今天是
学习资料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雪

2011-08-31 陈馗 点击:[]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雪

朴实无华亦精彩

——记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

张雪,女,19571月出生,1983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先后当选北京市第八次、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曾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初识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谦虚亲和的女同志,会是首都一所大学的党委书记。然而她的睿智、魄力,善于谋划大局、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以及在学校师生和校领导班子中的威望,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她顽强坚韧、忘我奉献,身患癌症期间,饱受治疗艰辛,却用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与疾病抗争,创造了在高负荷、不间断工作下战胜病魔的奇迹。

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和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八年来,张雪与校长配合默契,尊重、坦诚、包容、补台,充分发挥党委作用,保障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她的带领下,中国音乐学院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小学校做出了基层党建创新的大文章”;首都师范大学近三年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学校历史上17项新突破,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2010年获得“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

200312月,张雪开始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当时学院群众对于党员的“满意率”不足50%。她上任之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她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走访100余人次,很快摸清了学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她重点抓校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实际,陆续制定了6项制度,明确提出要把领导班子建成一个“团结、和谐、创新、廉洁、奋进”的领导集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院领导班子在团结协作、改进作风方面得到了切实加强,班子的领导威信逐步得到了提高;她注重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把一批愿意干事、能干事,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同志选任到了领导岗位上,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她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为人师表,服务师生从我做起”的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显著提升了党支部和党员的积极性。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测评中,群众对党员的满意率达到96.7%,《光明日报》以“‘满意率’为什么回归”为题对此作了专门报道。市委教育工委以“从中国音乐学院的发展变化看高校党建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为题,总结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对中国音乐学院的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三年里,学校发生了显著变化,办学层次显著提升,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党委的凝聚力大大加强。

她从中国音乐学院调任时,许多教师、干部、老同志联名写信,要求市委把她留下;在宣布离任大会上,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深情的掌声经久不息。

2006年,张雪开始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党建,全面提升了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她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完善了对干部、党员和师生进行分层次、有重点、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党委还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了理论宣讲团,针对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院(系)作辅导报告;在她的倡导下,学校50岁以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兼任1-2年时间的辅导员,以此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张雪的推动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思路、有办法、有特色,成效明显。

她大力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探索实践干部初始提名权,加大了竞争性、差额性选拔干部力度;建立了滚动筛选的后备干部库;她既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又注重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她探索创新干部考核工作,把履行岗位职责与年度计划、完成目标一同考核,将注重实绩的导向和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她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实现途径和工作机制。一方面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紧密围绕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两个重点,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系列配套文件,出台14项人才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她更注重在管协调、管服务上下功夫,为高层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搭建成长平台。近三年,学校连续实现了“千人计划”人才引进和自主独立培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零的突破”。

她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亲自走访19个教学单位,与149位基层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和党员教师座谈讨论。她召开教师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制定出台了有关文件,组织实施了教师党支部提升计划等七项工程。

她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营造良好氛围,为党员和群众事业发展搭建平台,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她推动各个院系建立了基层党校,构建起校、院系两级党校分层、分级的全面教育培训体系。除此之外,党委每两年组织一次党外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思想教育系列活动,吸收了一批青年教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

她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创先争优活动。着眼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提出了以“六个结合”为中心的学校创先争优工作落实方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注重分类指导,对教师、学生、离退休党员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张雪以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她以解决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整体工作思路,准确提炼出学校发展六大传统优势、十项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八个办学理念以及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党的建设等方面的21项任期目标。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音乐学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学校发展的大事。特别是在“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代化音乐厅和综合图书馆建设”中,她精心组织策划,协调各方关系,在关键环节上亲自做工作,主动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终于使学院顺利获得博士单位资格和博士点,顺利建成音乐厅和综合图书馆,极大地优化了学校的软硬件环境。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棘手问题,她从学校的大局出发,把握政策,以理服人,化解矛盾。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她的带领下,首都师范大学党委组织全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共谋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和定位、确立了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营造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面对问题,她不畏难、不退缩,敢于碰硬,勇于破解。她和校领导班子深入全校各院系、单位调研,梳理出制约学校发展的13个急需破解的难题。她带领课题组,赴京外10余所院校调研,制定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多数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少数作为长期任务也已得到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当时,良乡新校区建设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张雪带领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她亲自出面,坦诚地与各方面沟通协调。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最终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使双方重新建立起了理解和信任,学校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良乡校区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她带领党委常委十余次进行专题讨论,多次深入良乡校区召开现场工作会,提出了签订《任务责任书》的工作机制,经过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齐心努力,2010年本科新生终于按计划顺利入驻良乡新校区……

针对院系管理模式创新这一问题,张雪亲自牵头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广泛调查与研讨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系)的新模式,充分调动了院(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学科与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张雪以整顿机关、后勤作风为重要抓手,着力改善学校发展软环境。在动员大会上,她分析了学校机关、后勤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明确了改进机关、后勤工作作风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机制,在全校上下开展了整顿作风、树立形象、服务师生的系列活动,下大力气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任和支持。

以师生为本,张雪带领校领导班子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师生员工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针对教职工反映强烈的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问题,她和有关同志一起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使附中拓展了办学空间、附小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张雪认真落实大学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亲自部署安排,每年都主持召开多次全校性的学生就业工作会、部门协调会、就业工作推进会、专题研讨会等。她亲自联系区县和有关就业单位,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形成了全员关注就业、全面推进就业的良好局面。2011年,学校入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一心服务师生员工

担任党委书记的八年多时间里,张雪的肩上一直有一个无形而艰巨的担子。左肩是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重任,右肩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幸福。她说“只有把师生放在心里,真情为他们解难题,真心为他们办实事,真诚和他们交朋友,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师生在她的心里,不管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教师;不管是离退休老同志,还是在校学生;不管是否熟识,还是未曾谋面......他们都是张雪关心牵挂、愿意付出的人。

中国音乐学院是一个艺术家的集聚地。就是这样一位书记,真心诚意与艺术家交朋友,谈知心话。一位教师因为研究生导师聘任问题,一纸诉状将学校告到法院。张雪三次与其谈心,最终感动了这位教师。她带着真诚与理解去倾听,记不清曾经多少次和老师们谈话至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出租车回家……她宽容执着,当教授间因为误解出现矛盾时,她没有因为他们在气头上的愤怒和漠视而生气,一次次上门做工作直至矛盾化解;她求真务实,说到做到,记录师生员工意见建议的本子有几摞之多,食堂伙食、师生供暖及家住校外老教授的午休室等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落实......

她以真心换取真情,以行动赢得信任。随着相处和了解的深入,初到中国音乐学院时老师们怀疑的目光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由衷地赞誉与敬佩;老师们紧闭的心门慢慢地向她敞开了,温柔坚韧的她像粘合剂一般,把大家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

在三年的时间里,张雪和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位她曾帮助过的老师深情地说“一千人从我身边走过,我能清楚地听出你的脚步声,因为你是我真正的朋友,你的脚步走在我的心里。”她的办公室正对着教工宿舍,那盏总是亮到深夜的灯不知温暖了多少人,也让老师们心疼,看到日渐疲惫和憔悴的她。有一位青年教师感慨地说“你用美丽温润了全校和师生,这种美丽让人刻骨铭心。”张雪把老师们的理解、信任视为宝贵的财富。虽然付出很多,但她觉得值!因为她心中还有一个至高的责任,那就是为党凝聚力量和人心!

2006年底,张雪回到首师大担任党委书记时,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要完成80多个处级干部的调整、交流和竞聘。张雪在牢牢把握政策的基础上,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既统筹大局又兼顾个体,既对学校事业发展负责又对干部的成长负责。期间,她凭借扎实深入的思想工作,与所在院系、部处的主要负责同志,与调整干部本人进行了上百人次的谈话,每天都是下半夜回家。通过真诚的沟通,心灵的交流,干部的情绪理顺了,复杂的矛盾化解了,不仅把合适的干部选任到了合适的岗位上,而且用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张雪是高层次人才的好朋友、贴心人。一位学术带头人要调离学校,她先后七次与他倾心交谈,做挽留工作,并帮助他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使他最终留在了学校。一位美籍知名校友在国内其他著名高校伸出“橄榄枝”时,是她感人肺腑的诚挚邀请,使其决定选择回到首师大工作,成为学校引进“千人计划”人才的新成员。得知一位知名教授孩子转学遇到问题时,她主动承担起协调工作。

张雪注重听取老同志的意见,每年学期初、学期末,都坚持向他们汇报工作;她懂得老同志们希望继续为学校贡献力量的心情,积极发挥“关工委”、“老教协”的作用,组织开展了“老少携手,共建和谐”双向帮扶活动,还选聘了一定数量离退休干部担任学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和辅导员;专门倡导建立了专项基金,用于资助离退休老同志出版学术著作、举办学术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为。

张雪还是很多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人士的诤友、挚友。当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当他们有诉求和意见建议时,她都尽全力解决。一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原创的文化创意科研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缺少资金支持。她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为其争取到了创业扶持基金。她的推动下,学校建立了多种制度,逐步构建了大统战的工作格局。

张雪关心每一位师生员工,带着感情、理解和责任去做方方面面的思想工作。一位青年教师与他人发生冲突,矛盾不断升级,引发不稳定事件。她先后五次到其家中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使这一棘手矛盾得到解决。

在她的倡导和主持下,学校建成了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近三年,学校累积落实50项“实事工程”,完成率100%,受到师生员工的好评。

2008年的汶川地震第二天,她就号召、组织动员全校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带头捐款一万元。为了帮助灾区的孩子早日重返校园,首师大全力以赴支持灾区学校的恢复重建工作。在她的组织协调下,学校派出音乐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高考辅导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分赴两所中学援建。她三次奔赴北川中学,在那里建立了“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实验区基地”,形成了援建的长效机制。200891,北川中学举行震后第一个新学期开学典礼。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张雪作为被邀请的唯一一所高校嘉宾出席了典礼,做出了“首都师大将与北川中学风雨同舟,心手相连,直到永远!”的承诺。

身患重病坚持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张雪多次主持党委常委会研究工作到深夜。有一天,会议结束时已经凌晨两点。为了准备第二天上午的工作,她又在办公室忙到了凌晨五点多。这就是张雪平凡而普通的一天。因为这样的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对她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多年来,为了工作,张雪常常忙碌到深夜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为了工作,她牺牲了无数的周末和假期;为了工作,她胳膊粉碎性骨折,打了17根钢钉,挂着吊带直接回到学校;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她的身体严重透支,2009年底,张雪被查出身患癌症,医生建议她立即住院,当时正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的关键时期,她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仍默默工作在岗位上,直到20103月份才住院治疗。

化疗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承受18次化疗的身体被侵蚀痛苦,张雪却是那么的乐观淡定,用坚强的意志与癌症做着抗争。随着化疗的深入,身体反应越来越大、延续时间越来越长,几乎不能吃东西,呕吐伴随着每天的生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从椅子上站起……经历着这么多的痛苦折磨,她传递给大家的却依然是乐观、微笑。

疗程过半后,在药物和劳累的双重影响下,她的白血球降到了2000以下,这是一个比正常最低值4000还低一倍的数值,已经超越了化疗所能允许的最底线了。医生警告她必须休息,同事们恳请她休息,但是她却依靠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间断工作。

渐渐地,药物副作用越来越大了,她的双腿双脚变得浮肿、麻木,走路都成了问题,但是她的身影却从未在校园中和办公楼里消失过。她费力地上着去主楼的台阶,一步一停。这就是化疗中的张雪!

化疗期间,恰逢学校平房规划改造的关键时期。拖着虚弱的身体,她奔走于市政府、市规委等部门之间,成功申请到了平房区改造项目,规划建成3万平方米的公租房。

可是没有想到,她还需要做二次手术。术前18次的化疗,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如今十天内要进行两个手术,她的身体怎能承受?她却很淡定。病房里,她依旧安静地看文件、看书。准备二次手术期间,也正是党建迎评工作最紧张、新学年又即将到来的时候。她瞒着家人,带着第一次手术仍未拆线的伤口,从医院回到学校连续三天主持召开了新学期务虚会,与会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全然不知……

就这样,十天之内历经两次手术、两次全身麻醉,连续进行了七个多小时的手术,血色素已降到4以下,七天卧床、七天日夜不断的点滴……七天后,她出院了;三天后,就投入到了工作中,而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三个月!

张雪的病情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当她走在校园的时候,师生们总是会关切地说:“雪书记,我扶着您走吧!” 80多岁的高龄的老教师执意赶来医院,只为见上她几分钟,嘱咐几句贴心话;中国音乐学院的老教授委托远在台湾的学生捎来了药物;有的老师带来了亲手包的饺子;北川中学的同学们知道她生病后,寄来了几十封问候信,把最纯洁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他们心中的“张妈妈”……

张雪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