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专题

邓如冰: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4-09-25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晨欢

关于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邓如冰(中文学院院长)

一、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更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镇。日前,我校党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本国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中文学院长期承担我校本科生文学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利用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健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陶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味,十分必要,同时也是落实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工程” 的重要力量。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在当代大学生中“立起来”,更要在汉语国际传播中“走出去”。利用全校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平台,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传播,培养了解中国、喜爱中国的国际友人,同样也是中文学院教师应尽之责任。

二、改革原则

1.充分重视。我们要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

2.认真发掘。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仔细理清“24字方针”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来源,了解其发展脉络。如《周易》的“阴阳变易、天地和合”,儒家的“中庸、和合”,道家的“无为、不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命题都值得深入思考。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和作品鉴赏,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精髓,发掘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在当代文化现象中的传承与延展,进而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力、认同感与自信心,这是我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重要使命。

3.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我们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也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出发,从传统到当下,着重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功效。

三、改革措施

1.改革现有课程

目前,中文学院教师目前正在开设的课程,除了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课程之外,尚有《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古代)》、《文化创意》、《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专题》、《论语释读》、《书法艺术》、《汉字与汉字文化》等9门课程。学院将在上述原则基础上,对这些已有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凝练内容、改革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增开新设课程

中文学院还将分模块、分专题地推出系列新课,逐步健全完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课程体系。例如:国学模块(《国学初步》、《三字经与国学》),鉴赏模块(《论语品读》、《诗歌艺术与写作》、《唐诗与中国传统文化》、《宋词与中国艺术精神》),专题模块(《中华武侠文化专题》、《中国古典美学专题》),传播模块(《中华文化在韩国》、《日本的中国文化研究》)等。

3.举办文化活动

在第一课堂之外,加大二三课堂的潜移默化力度,通过专家讲座、文化实践活动等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可以继续深化完善现有的系列活动,(“惠忠庵读书夜活动”、“惠文书院系列讲座”、“中华诵经典作品诵读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还可以因地制宜增设新颖的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

总之,中文学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增开,既可令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服务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是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