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三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 正文

第三届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青年教师访谈] 裴建锁:胸中永怀强国梦 满腔热情勤钻研

发布时间: 2013年05月08日 编辑:

   

裴建锁:胸中永怀强国梦  满腔热情勤钻研

记者 崔艳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五篇论文被SSCI收录,其中包括一篇国际A类发表;署名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经济学奖项;2006年,他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曾由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呈交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作为其访美参考资料;他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引起商务部、WTO关注讨论……他不是一位银须白发的老前辈,而是一位青年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裴建锁。

路长道远  研究需潜心静气勿功利

和众多老师一样,裴建锁当前的工作由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个主要方面组成。面对研究成果与荣誉,他保持着清醒与谦逊:“学术成果被认同有很大的偶然性,我是幸运的,同事们也有很多非常好的观点尚未被广泛认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对于学术研究,他更赞成潜心忘我,而非急功近利。“我国国情决定国内经贸类研究人员多、竞争压力大。较大的压力就容易造成对“短、平、快”成果的追求。但其实真正深入的经贸研究十分耗时,有时甚至要坐很多年的冷板凳。”

他自己做的“增加值贸易研究”便是一例。之前的出口额与进口额统计都是单纯计算总值,但实际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出口产品的原料与零部件都是进口的,这种情况下计算出口商品的国内“增加值”对中国具有更直接的政策含义。他中科院的导师陈锡康教授从1999年开始关注这个课题,2006年他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被胡锦涛主席访美时引用,引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高度重视,2012年引起WTO-OECD等国际范围内的关注与讨论,前后十几载光阴过隙。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致使每一件商品背后的全球化生产成分日益增加,这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实例。在今天他们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的背后,是多年不懈的潜心研究和点点滴滴的不断完善。

责任重大 教学要双向学习重沟通

裴建锁是学者,也是教师。在贸大,他讲授国际经济学(双语)、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国际经贸前沿专题等课程。如果说研究是一个人的求索,教学就是一群人的研究。裴建锁很喜欢在课堂上提出近期关注、研究的一些新鲜的东西,并结合商务部借调期间对大量一手资料的研究心得,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例融会贯通。裴建锁赞赏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教师与学生是双向启发的关系。学生们的很多想法也能激发老师的研究思路,在国外这样的例子非常普遍。”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裴建锁非常注重课程讲解的深入浅出。校内BBS网站上,一位语言专业的学生表示:“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被他讲得很有趣,上他的课不太能感觉到自己其实是经济学‘外行人’。”他时常发挥教师本色,鼓励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若有兴趣就多了解些经贸知识。他说:“很多经济学大师最初都不是学经济出身,他们成为大师凭的就是兴趣和钻研。”

“海归”裴建锁归国后发现,在国内,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数学基础,但是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固守其成,局限在考试拿高分;国外很多大学生数学都相对较一般,但是常常会抓住某些兴趣点深入钻研取得成果。因为毕竟经济学不等同于数学,数学只是助力经济学更具科学性的工具。故而很多同学们眼中的经贸“水课”都是以后研究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学习不仅仅是背诵理论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从而知晓各种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特别的,他认为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研究方面,“个人觉得教师实在责任重大”。

学术上,他沉心静气,严谨研究;教学上,他投入忘我,真诚沟通。裴建锁胸中常怀强国梦,渴望用研究和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尽一己之力。青年教授裴建锁必将带着他的热情活力与踏实严谨,继续在贸大的满园书香中钻研不止,探索不息。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