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成就] 英语学院:大力改革 学院面貌焕然一新


发布时间: 2010年03月24日 00:00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黄立异)英语学院自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积极创新,大力改革,在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英语学院分党委书记张翠萍接受了记者采访。

党建工作一直是学院工作的重点之一。张翠萍书记表示,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致力于发展新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积极建设学院支部。学院党员人数从2006年底的86人,增加到如今的117人,支部也从6个增加到7个。学院在制度建设、民主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修订了《英语学院党总支工作制度》、《英语学院“三重一大”实施细则》、《英语学院领导岗位职责说明》、《英语学院会议制度与议事规则》等各种规章制度,注重理论中心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沟通和信息通报,促进院务公开,各项措施和活动都取得了很大成效。每年的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分党委会根据各支部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以此推动支部建设。张书记说:“在去年‘七一表彰’大会上,英语学院获得了包括‘优秀党总支’在内的六个奖项,这是史无前例的,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几年来,学院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壮大师资队伍,通过“外引、内培”的手段,极大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开发和优秀人才的利用。首先,学院人才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早在2005年,英院专职教师人数仅为80人左右,而今已上升至116人。其次,人才的学历结构也不断优化,现学院博士化率已由曾经不到10%达到现在的50%。再者,学术带头人和教授数量也一直稳定增长。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学院支持、激励教师多进行国际交流活动,学院近90%以上的老师有海外学习、进修、研究或工作的经历。除了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学校交流培训等项目派出外,学院还自筹资金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2009年派出9名教师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培训商务英语,今年还会继续选派教师。学院非常注重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结合国家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强力建设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四支队伍。同时,学院还积极举办国际交流会议,邀请知名学者进行演讲,开办学术讲座,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能力提升平台。在学科建设上,学院实现了本科阶段,由单一的英语专业到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和英语传媒三个专业的转变。其中,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是全国首家获国家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翻译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口译和同传,是欧盟口译司在中国的独家合作单位,而英语传媒同样是极具有竞争性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学院的本科留学生数量,由曾经的零,发展到今日110余人,得到了质的突破。在研究生方面,学院在2009年成功申报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了口译和笔译两个专业的培养资格。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准备博士点申报准备工作。

在教学科研方面,学院创新思维,努力进取。2006年至今,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1部、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和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取得了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以及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荣誉。在科研方面,学院迈上了新台阶,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项中欧联合项目、3项横向合作课题,出版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专著20多部,教材、译著和辞书100多部,并有近100篇论文相继发表于A&HCISSCICSSCI核心期刊,对于基础教学任务繁重和底子薄的英语学院来说,这确实是质的飞跃。

英语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并积极尝试创新模式。一直以来,英语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并兼具经济学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此学院近年来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进行联系,开展交流活动,取得显著成果,中美联合培养模式正在论证中。为向全体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语言氛围,学院在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全面的努力,以在学习资料方面的投入尤为突出。五年来,学院馆藏的中英文图书由不过千册增至万余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选择。学院先后建立了商务英语实验室、同传教室和国际会议同声传译报告厅。与此同时,学院每年组织举办英文戏剧节、英文歌曲大赛以及英文朗诵、演讲、谈判大赛等多项活动。“社区英语中心”是学院创办的英语志愿服务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锻炼的机会,并在奥运期间取得各项殊荣。学院还积极与中国日报社、环球时报、外文局、传神翻译公司等合作并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下一步,学院将积极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和各种科研活动,以更好地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最后,张书记把英语学院五年来的工作概括为“焕然一新”。张书记说:“5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困难和不足,学院将会继续努力!”

(本文首发于校报2010年3月20日总第635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05-2009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