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为何而战?如何战?
刘青
(来源:财新智库 2018-04-07 )
面对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冲突或者贸易战,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双方在为何而战,明白各方诉求而后才能决定如何战。
有几点事实是明确的。第一,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战,根本无助于解决美国的总体贸易失衡问题,也无助于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停滞问题。第二,美国升级与中国的贸易冲突,有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在于特朗普的个人政治利益,他需要对其竞选时的煽动性承诺有所表示,也需要为即将进行的中期选举拉票。长期目标在于国际政治竞争,其实质还是在于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遏制,与美国近年来的“重返亚太”战略其实一脉相承,只是这次以近乎赤裸裸的丛林法则的形式直接指向了对美国核心竞争力构成挑战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第三,中国是被迫应战、以战止战,且坚持了开放、理性、克制的原则,这是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负责任的态度。
既然从长期来看,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不可避免,那中国要做的判断就是,中国如何战?中国的策略存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关键在内部。无论有没有美国的贸易挑战,我们都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加快国内改革和开放,这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中国有两大重大优势。第一,在供给层面,我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二,在需求层面,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具前景的市场空间。这两点优势,对发展高科技产业、新经济至关重要,因为高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于产业链分工合作,同时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才能发挥规模优势。这也正是为何中国在新经济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的原因之一。
相应地,为充分挖掘我国这两大优势,我们需要坚定按照十八大、十九大规划推进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第一,我们需要迅速、实质性地提升契约执行力度、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市场制度质量。这是因为,一方面,越是高端的行业,涉及到的产业内、产业间分工越是细密、复杂,产业链越长,从而越是需要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公平、公正、有力的契约执行,是促进企业之间协作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越是高科技行业,越依赖于企业创新,而好的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创新者收获创新成果的前提。
第二,我们需要进一步打破地方市场分割,整合全国统一大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放宽民营企业准入,进一步全方位挖掘、壮大国内市场空间。
第三,继续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在开放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目前有利的国内政治局面,在长期为固化利益所阻碍的开放死角上取得突破,在一些不需要保护、甚至需要竞争刺激的领域,主动调整关税水平和外资准入管制。同时,我国应该坚持WTO多边贸易规则,在各种场合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全球化力量,反制美国的单边主义。
在中国应战策略的对外方面,我们要考虑两点。第一,继续明确坚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简明、开放、理性的姿态。媒体不应该一味炒作中国强硬的一面,也要全面地看到中国理性、合作的一面,看到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一面,看到中国希望谈判解决冲突的政治智慧。第二,大冲突之时正是探讨大事件、做成大交易的机会,如果最终坐上谈判桌,中国应该趁机争取解决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中国对美投资等重大问题。若能成,则不失为一史诗级的国际关系美谈。
关于中美贸易冲突,考虑到美国遏制中国的长期目标,还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思考。第一,要提防美国成功构筑美、欧、日的经济结盟。美国、欧盟、日本已政治与军事结盟,在东、西方势力大转换的背景下,三方进行经济结盟以应对中国竞争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当年同时进行的以美日为主要玩家的TPP、美欧TTIP、欧日EPA(经济伙伴协定)三大高水平贸易协定谈判,即已初露这种端倪,虽然最终破局。这三大经济体占中国出口市场份额近半,如果三者联合限制中国的产品与对外投资准入,将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而且中国不可能找到足够的替代市场。第二,要提防美国成功拉拢俄罗斯。特朗普政府一直希望接触俄罗斯,绝不是由于特朗普的个人好恶,背后更可能是中美俄三者背后的合纵连横,任意两者的联合都会对第三者形成巨大优势。在中国高调崛起的关口,美国更有可能尝试联合俄罗斯应对中国。第三,要提防特朗普从贸易调转枪口对准中国的核心政治利益,例如台湾问题、东海南海问题、西藏甚至香港问题等。特朗普政府的一大特征就是不顾形象冲撞国际规则,这些地方都是美国以较小国内成本来遏制中国的潜在切入点。
总之,中美贸易冲突会不断出现甚至加剧,但我更倾向认为,目前仍处于谈判的前奏阶段,除非双方政治合作完全破灭,贸易冲突不会失控到全面贸易战,因为对美国、对中国、对全世界都会短期代价太大,不是每个人都能或者愿意去承担这种代价。只要各方政治应对得当,充分发挥政治智慧,短期内可能会通过谈判,双方体面结束这种直接冲突。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出现贸易领域以外的巨大冲突,国际政治竞争从来不会充满温情,我们都需要睁大眼睛。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4月7日财新智库特约)
附:原文链接
http://database.caixin.com/2018-04-07/10123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