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金融新闻网:(丁志杰)理论与现实的互动——我国金融开放的逻辑与轨迹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17日 编辑: 中国金融新闻网

丁志杰:理论与现实的互动——我国金融开放的逻辑与轨迹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4-15)

金时读书会2019第一期今天下午在金融时报社举办。本期读书会指定的阅读书目是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的新书《数学规划与经济分析》,读书会的主题是“用数学规划思维看经济体系”。

本期读书会由金融时报社和中国金融出版社共同举办,由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赵学锋主持,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蒋万进分别致辞。读书会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上海吸引子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磊出席并做主题演讲。以下为丁志杰主题演讲文字实录,视频回放请关注中国金融新闻网官方微博观看。

A41C

尊敬的邢社长、蒋社长、赵总,今天非常荣幸参加原人民银行行长现任博鳌论坛的副理事长周小川新书的读书会,因为我有幸是在1月份的时候也参加了这本书的新书发布会,可能是比一般的读者要早一点接触到这本书,应该说在1月份过后我们学校就放假了,在整个假期我大概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两遍,而且不仅我自己读,我是领着我的学生读。我这上面有我的读书笔记,我的学生都有读书笔记,因为我没带他们来,他们是通过报名来的,他们也在现场,读后感受非常深。

202AD

所以我今天把这题目定为读后感。大家都知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家对经济学产生了很多的质疑和批评,其中最著名的英国女王就说,你们没有预测到危机。就是说我们要站在经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确实应该有所反思,就是说经济学理论和现实距离上拉远了。我在高校工作,科研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经常和我的同事自责说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越来越不是经济,而是经济学本身,这确实是一个让我们很困惑的事情。一方面就是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实我们还很难抽象出一般性和共识性的规律。第二个方面我们在读外国引进的教材、著作、论文的时候,感觉离我们很远。但是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一本书体现了小川行长在近40年对经济学的系统的思考以及对参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的一个结晶。

过去感觉理论和现实是两张皮,在这本书里,这两个方面是完美的结合,这个结合我的理解能够运用中国经济的现实来阐释和发展已有的理论。第二个就植根于中国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这就使得这本书的理论不显得枯燥,然后使得现实也更鲜活,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这一点来看我觉得无论是对我们做经济研究工作,还是对经济学的学习者、以及我们的实际工作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它体现了一种应用价值。

我作为一个后辈我不敢对这本书作过多的点评,但起码我感觉有三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理论的凝练。其实邢社长和蒋社长也讲了,经济主体行为都可以用数学规划中的最优化来进行分析,这实际上既是这本书的起点,也是整个书的分析框架的结构。我觉得他这么讲或者把这本书取名《数学规划》,因为规划这个词,最初有人说规划是不是有计划的嫌疑,实际上这更体现了量化的概念。过去我们知道为什么说在马克思韦伯的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讲为什么资本主义是在西方不是在东方,包括万历十五年也说,大家总结说中国人、东方人缺少数目制管理,什么都是大概、大约、大致、左右,我们左和右还是分的很清楚。所以这本书其实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在这儿。

其实这书里面的理论凝练也非常多,特别是我们知道从70年代以来全球化开始兴起,特别是过去的计划经济在转轨问题,一种争论就是怎么来改革,一种认为要一步到位或者是激进式改革、休克疗法,还有一种渐进式的改革。过去我们理解,为什么叫渐进式改革,你一步改革很难,难的是什么?你不具备所有的条件,你只能在已有的技术上改。但通过读这本书特别是大家看到周小川先生用博弈论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的时候,我觉得讲的非常到位。他里面就举到了一个例子比如说爬山,爬山就是说我们能够看到山顶,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看到目标。但是我们不是直着上去的,而且我们在山脚下的时候,如果你以前没走过,你要是探索着走,你也不知道路径是一个什么样的路径,这个我觉得其实是非常深刻。包括我后来就想到,我最近打车的时候也遇到这问题,比如说我从对外经贸大学到我们金融时报社,看着距离上显示10公里,但实际上等我打开真正导航的时候是16公里,原因在于说它显示那个距离是直线距离,这个大家是知道的。如果我们真的想一步到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东西是无法摆脱,所以这个来看对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就是这本书的理论创新,就是说中国的伟大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应该说给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科作为科学带来了一份贡献,但是这一方面我们这几年在探索,而且很多探索是零的工作,就是说我们做的是为将来不为零。所以我想小川行长这本书做了很多的突破。比如说这里面注解他用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精彩,他说外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我们过去讲外汇为什么是生产要素呢?后来一想,外汇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种,或者说可替代的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发展中国家我们如果看实践中是同质的,最后你发现不是同质的,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在中国有城乡的差异,所以就觉得把外汇要看成一种生产要素,如果一个国家外汇储备足够大的话,就可以有效地来缓解这种稀缺性。这就是我们也得理解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外向型发展包括外汇储备积累以及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有序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起着重要作用。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篇文章,我就是举个例子,就是外贸对GDP的贡献,这篇文章里讲到,有说法就是质疑中国2009年2011年贡献率是负的。这个和我们的常识理解不一样,小川行长有一件话点的很好,他说,用进出口的衡量,就是外贸的贡献的话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假设出口和进口是同时的,进口你也生产,出口是别人也能生产,尤其是进口的,你也能生产,如果不是同质的,可能它的作用要比我们用进出口这样一个来衡量贡献率大得多,确实我觉得不仅对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我们在植根中国的实践,总结出对世界特别是是对发展中国家有益的一般规律,在这本书是有体现的。所以我觉得反映了小川先生的严谨和高度。

第三就是这本书的跨学科的借鉴,跨学科的借鉴特别刚才邢社长也讲了,这本书很多读者线上反应有一点晦涩、难懂。其实这本书就是把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在目前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的,没有人达到的高度。你要把这本书读懂既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对现实有基本的了解。还有一点最核心的,这里面有一些跨学科的成分,比如说这里面提到热力学、工程学、还有电学。其实在最后仔细想呢,因为我本身也是跨学科,因为我本科学的是地震。好像小川行长学的是自动化。在我们对外经贸大学边上有一个化工大学,我觉得为什么有意义呢?实际上无论是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以及跨专业的领域,实际上都给你带来很多一些新的启迪和思考。包括他这里面提到锅炉理论,大家可能看到了。他讲到前馈调节,就是我们有时滞,但是你能不能前馈调节呢?我觉得这一些很有意义,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这本书我很难做很多的点评,我觉得里面确实是字斟句酌,因为那天新书发布会结束后正好有机会和周行长一起共进午餐,他也谈到这本书很多的特点。

但是我今天选了一个副标题就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逻辑与轨迹,这是我马上演讲的第二部分。

2DBF0

丁志杰副校长受聘为金时读书会“领读者”

这本书关于金融开放这一块提的相对少一些,少一些我想可能有他的考虑,就是说中国的金融开放正在进行时,特别是在十九大以后,全方位的这种开放格局过程中,金融开放还有很多没有定论,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涉猎的不多。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小川行长在金融业从他去中国银行开始算起也有二十七八年的时间,应该说他是中国过去将近20年的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央行的掌舵人,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操盘手。

比如说我给大家说几个时间点大家就知道,中国是在1996年正式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恰恰是小川行长当时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他的任期是1995年到1998年。第二大家知道中国是2003年推出QFII,也就是当时的资本市场开放,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制度。实际上小川行长是在2000年到2002年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而且我特意看到一个资料就是2002年6月份的时候周小川当时是证监会主席,出席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时候就正式谈到了QFII,并对此表示肯定,随后国内政策开始研讨以及制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货币可兑换的启动,第二就是说我们中国向资本市场间接的开放。在接下来大家知道2002年以后小川先生一直就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2006年我们知道中国推出了QDII制度等等。

我想说这一些其实在金融开放领域,其实应该说过去上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这种工作就我现在,我看这本书,特别是这书中提到的关于渐进式改革、机制设计原理包括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等等我来谈我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点就是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金融开放,我们知道中国的金融开放实际上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步的,你比如说就金融业的开放而言,1979年的时候中国允许日本的一家银行,叫日本输出银行,相当于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了。1982年的时候允许香港南亚(音)商业银行在内地开分行,1984年珠海南通银行(音),我很久没有看这一段历史,我觉得南通银行是不是江苏的南通,不是,是讲开放向南这样一个概念,但是这一家银行现在已经变成了摩根斯坦利国际银行的一部分,更名了。1985年我们成立了厦门国际银行,所以大家看到在当时的整个开放是几乎是同步的。就这金融开放大家知道除了金融业的开放大家比较关注以外,还有一个跨境资本的流动,或者说资本账户的开放,其实我们应该说很早开始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探索,1979年的时候大家知道中外合资企业法就颁布了,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独资法等等合作经营。1991年的时候在我们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A股大家知道大A股,还有同时1991年的时候B股也创立了,1992年的时候比如说开始试点国内的企业到海外上市一系列。你会看到我们开放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但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开放是有它的目标或者目的的,就是说我们当时所有人的都是短缺,短缺的话特别是外汇短缺。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数据,现在的数据我觉得已经很实了,但是我印象里应该是周行长讲过一句话,说我们90年代以前那些外汇储备数据都是假的,确实是。就我们的数据其实当时我们在1994年以前我们的外汇储备都是两位数,由几千万到了几十亿美元,后来我做了一个数据发现这个数据有很大的水分,水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在我们银行系统里面的外汇都当成国家的外汇了,实际上其实已经是把别人的美元都用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实际上无论是金融业的开放,还是资本账户的开放探索它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就是利用外资来解决我们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资本、第二个解决我们外汇缺口这一块。所以大家知道过去讲发展中国家是双缺口,外汇缺口很多时候你挣不来外汇,你实时面临着这样一个危机。

2BD70

这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阶段,包括在这期间我们很多也会观察到,最初我们的金融业开放大家都会想到一点,我们利用金融开放,后来大家提到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当时就早期而言我们的金融业开放应该说和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关系是不大的。不大的话大家知道那时候外资银行基本上都捆住了手脚,既有业务限制只能进行外汇业务。也就是说你可以去境外外汇弄进来在国内贷款这是鼓励的,人民币业务几乎是不能开展,还有地域限制、客户限制等等一系列。所以我们那时候最初说想通过外资银行引入竞争来改善国内的银行体系,我觉得这个效果在前期确实没有,而且也不是本意想这么做。但是更多考虑到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说我们当时整个的金融体系是改革开放是刚刚尝试着搞金融,所以小平同志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讲到了说我们这一些人都不懂金融,但是我们可以去学,可以向外国人去学。所以我们当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适度的谨慎也是必要的。这是第一点我们会看到的。

第二点我想说就是中国的金融的开放,应该说是稳妥渐进的。这种稳妥和渐进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再提更多的事情,但有几个事情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来说2009年我们开始人民币国际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开始去做。这样一个事情到现在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声音。我曾经记得在金融时报有一次来专家座谈会我谈到了,我记得是2015年,我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可能会出现反复,确实我们看到各项指标开始往回走,我总的一个观点是什么?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怎么做我们是可以商榷的。特别就是说有一种批评认为什么呢?我们的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是牺牲了一定的成本,这成本就是让外国投资者拿到高收益的人民币资产,而我们置换成低收益的外汇负债。但是我们要想从博弈的角度来说,你要想做一个事情,你必须要让所有的参与者他都会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角度,他必须是有利益。所以我想前期人民币国际化一定程度的让利或者套利的机制来把人民币让世界所熟悉,这是它的起点。

如果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看到未来可能还会去做一些调整。这稳妥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说大家会看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这一些文件里面,实际上对金融开放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比如说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时实际上里面就提到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当时提了加快。就是2015年10月份就是两年以后,就是十三五规划的时候,这一种提法发生了一个改变,这种改变在什么呢?就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说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前面是加快实现,后来改成有序实现,这实际上也应该说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东西有一些新的认识,实际上,我们可以向别人学,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很多东西你没有做的话所有的东西对你都是全新的。

我最近一次演讲也用了这一个例子我觉得挺适合,这是假设,我说有一个朋友,从他上大学开始就当伴郎,他经历的婚礼非常多,大家说他自己的结婚一定是非常有序,没想到等到他当新郎的时候一样的慌张,这就是我们有时候作为旁观者和亲历者我们观察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为什么我们要渐进式改革,就是你在过程中你才会发觉你原来最初的设想是不一致的,可能需要一些重新的启动。

这一块其实我们也看到了一点,包括最近大家也知道提出了金融业的开放步伐是在加快的,那加快也有不同的声音,也就是我想说的第三点。

第三点其实中国具备的加快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条件和实力。怎么来理解这一点呢?其实大家知道过去我们走的路如果说按照当时的环境来看我觉得很多都是合理的。但是当时是合理,短期是合理长期并不一定要合理,所以在这本书里面小川先生也提到博弈,就是你怎么让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它既考虑短期也要考虑长期,就别你短期是对的,长期留下很多后遗症,这是非常难机制的设计。那如果我们要观察你会发觉你比如说我们观察一个事实,就是说中国的B股市场,在当时来说它代表的开放度要远远比QFII大得多,但是现在可以看到它就成了孤岛性了。这就很多人评价就是如何兼顾长期和短期。那就是说现在中国走到今天,我们已经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种新格局,特别是我们在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里面其实都提到了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一种新格局实际上来说应该说和过去中国经济40年的这种发展使得我们的承受能力变大了是有关联的。

你比如说我们现在无论是在股权还是在业务范围,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力度,好像大于很多人想象的迈出一大步。但是这个要放在十多年前呢?就是15年前,就中国的银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刚才蒋社长也讲到了,就是姜董事长那本书,那时候我们银行处于事实上的破产状态,实际上恰恰那时候我们知道中国想通过引进海外的战略投资者,实际上对我们银行来说,经营整个理念发生了巨大的一个改变。这个改变来说实际上过去如果说90年代或者是站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那时候正好做博士论文,其实我们那时候很难想象中国的银行能够进入全球前10的。我们知道最初日本银行加上3家美国银行,我们当时是不可能想象到。所以大家看到通过这样一个建设以后我们的实力变强了,承受能力变强了。 

第二个方面我们其实过去的开放应该说在新的时代它已经不适合了,那不适合体现什么方面呢?就过去大家会看到,中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弱,我们的资本市场或者金融体系的建设刚刚起步,那这时候很难承受这种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大家想到更多的办法我又要开放又要获得利益。第二个我们又要防风险,要把这两者结合,所以小川行长在这本书里也讲到了,所以有时候要有目标,当然这目标不是单一的是多元,那你怎么来进行这样一个权衡。比如说大家知道我们从资本流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过去一直是宽进严出,进来容易出去难。你比如说最初QFII制度里面,QFII进来你有一个投资期,最低投资期限,那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规定使得外国人就觉得,说我将来出去你要管,包括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在形势不稳定的时候我们加强了流出的管制,这就导致风险溢价的上升,这就导致未来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我可能要求更高的风险报酬,所以大家会看到在那时期我们的过去利用外资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按照我算了一个数大概在10%左右。这样一个10%合不合理呢?是高了,包括我们在海外发债过去几年规模也是很大,但是你要想就是我们起码避免了它对国内市场和经济冲击,我宁愿可以多付一点成本,大概是这样。

但是如果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一个规模下,我们这成本可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那难以承受怎么办?我们就要调整,在适合现在这样的环境应该去做的事情。就是说过去进来放的宽、出去严出甚至管制,那可能导致的风险溢价使我们成本上升。未来我们有没有可能改变呢?我在流入方面实行管理,我在流出方面是放的松一些,假设流出自由,就是说未来没有这一种不确定性,起码的政策不确定性减少了。但是在流入的时候,大家知道中国的资产还是对于全球的投资者来说,受追捧的原因是它和发达国家,它现有的资产池里面的资产有一个很大的互补性。因为我们要采取这样一个管理模式,我们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可能给我们带来正的溢价,而不具有风险溢价,可能带来正的收益,这就可能有效的降低我们利用外国资金的成本。

最近应该说在去年以前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形势都是有担忧的,我本人也是如此。但是我看到3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中国的国际收支有关数据,我一下有信心了,基本上过去小川行长警告的明斯基时刻可能到来,我觉得这个风险解除了,这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中国的对外收益开始变成正的,中国是一个债权国。我们海外资产是大于负债,但是我们过去长期是负的收入,在2016年到2018年我们显著的变成了正的,这实际上应该和过去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是有极大的关系,这样的话使得新的形势我们采取一个新的。而且这也是和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个必然的要求。当然如果说承受能力的提高其实我们也可以看一些数据,但是知道外资银行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家了,但是我们的资产规模上好像在过去近21世纪以后占2个百分点下降到现在1.3左右,它的规模很小,包括我们知道在经过去年的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开放,目前外资所占的比例其实也是在2点多,无论是在债券市场的规模还是在股市的规模2点多,所以我觉得未来无论是外国资本外国机构的介入都会显著的发挥对中国金融体系竞争的格局改变,打破过去的这种叫垄断加分割的这样一个金融格局。这个我觉得可能是大家为什么和国内外如此关注,以及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金融管理当局的领导人和决策者在近期不断呼吁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所有未来前景是美好的,但是过去在人民银行以及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多年努力的结果是分不开的,使得中国的金融开放有可能站在一个新的平台和高度上甚至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所以我最后说一点,就是说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对实际的这种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经济学来说尤其是如此,所以大家会看到我刚才讲的实际上和理论也是不一致的。因为大家知道90年代有一本书非常有名,这个书的作者叫麦金农,也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的,就是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控制,那本书最核心的结论是什么?金融开放应该是最后一步,就是你把你所有的东西理顺了以后你这时候才能去,要不然你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但是我刚才讲的中国金融开放的实践来看,实际上我们在所有的东西不具备的时候,我们根据我们的现实情况,也就是说理论上所讲的数学规划约束条件,然后来寻找一条可行的往前走的道路。

 好,我向大家汇报就是这么多内容。由于我的学术浅薄很难很深入地全面理解周行长这本书的精髓和要义,仅仅作为我第一步读这本书的初步感受吧,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谢谢。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g2e2sdXRnpSry7C0q2ubQ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