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会计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 开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21日 编辑: 采访部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 开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新局面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22年2月18日)

近几年来,高等院校顺应高等教育趋势,响应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拓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开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新局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表示,目前,国际化会计人才越来越受社会青睐,对其培养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培养模式不断进阶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许多国际知名会计组织看好中国教育市场。”他表示,随着我国合作办学条件的放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组织机构纷纷成立。

陈德球告诉记者,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与国际知名会计组织联合,将职业教育融入学历教育,使学生在得到国内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国际执业资格认证及会计专业会员资格认证,这种联合办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是中国第一家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第三级专业认证(OBE专业认证)的国内会计学本科专业。该校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向外贸会计的国际化初创阶段(1982—1991年)。第二阶段是突出职业教育导向的国际化成长阶段(1992—2010年)。第三阶段是采取课程认证的国际化合作模式阶段(2011年至今)。

在陈德球看来,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开阔的国际商业视野,包括世界经济、行业观念、市场洞察、战略思维等方面。二是专业能力,包括掌握专业知识、建立决策模型、评估风险、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报告等。三是综合素质,包括合作沟通能力、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辅助决策和决策能力、创新精神等。

“目前,国内高校针对国际化会计人才主要采取的是突出职业教育导向的国际化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能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由国际知名会计组织出题的各类课程考试。对此,我校自2011年起采取了课程认证的国际化合作模式。” 陈德球说。

他以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为例,进一步向记者介绍,香港会计师公会在对国际商学院课程评审通过后,拥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会计)学士学位且符合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课程要求的毕业生,可直接申请香港会计师公会的专业资格课程(QP)。经过专业资格考试和工作经验,可申请成为香港注册会计师。香港会计师资格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影响力,与澳洲、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和南非等的特许会计师资格相互认可。

“这种国际化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按照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3个方面素质要求来培养学生。”他补充道。

创新拓展培养方向

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最新修订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和会计专业英语基础,具有会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熟悉国际会计惯例和相关法规,具备会计、审计、税务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实务操作能力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国际化会计人才将是未来我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期望学生毕业后经过五年的职业历练,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终身学习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能够较好地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优秀者能够成长为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中层管理干部。” 陈德球说。

他进一步表示,面对当前数字经济对会计工作的严峻挑战,学校拟在2023年增设智能会计培养方向,形成国际会计与智能会计双方向。在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开创契合“大智云移”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复合型专业培养模式。

“新文科建设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专业,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升级,这要求财经类高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纳入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改造,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新焕发专业生命力。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融合类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财经实务活动的能力,这是智能会计方向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陈德球说。

此外,他认为,国际化教育特色与传统、国际化的教育管理与教学战略、国际化的师资力量、国际化的课程体制与教材内容、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国际化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国际化商业道德培养等是保障未来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稳步实施的重要方面。

附原文链接:https://api.zgkjb.com/news/shareH5/137492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