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光明日报》:(吕红霞)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16日 编辑: 刘璇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3-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育人铸魂,加强教育引导,将北京冬奥会遗产持续用好,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现代社会,人生的青少年期主要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是进行集中、系统和持续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主要集中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和核心知识获取三个方面。如果学校仅仅注重知识教育,尤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只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有用的人,这样的人缺乏理想信念,只有学理知识;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好用,有学者将其称为得了“空心病”的人。“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起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的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重视校园阵地建设,警惕因价值观教育缺失导致的教育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形成长效培育机制,提升培育合力。

课堂讲坛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用好思政课主阵地,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课堂教育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主阵地之外,学校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育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各级各类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优建强“大思政”教师队伍。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的思想和灵魂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学识,还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教师队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解决好信心问题,教师队伍的信心既来自对“四个自信”的笃定,还来自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重视、鼓励和支持。要让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让各级各类名师、负责同志带头重育人,积极踊跃去讲思政课,提升壮大教师队伍,推出主题鲜明、声势浩大的“大思政课”,进一步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应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之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行为的外化,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只有“能近取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手段至关重要。在实践养成方面,大中小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课堂讲坛之外的社会实践教育(即二、三课堂),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等方面做实做细做好,与课堂教育相互补充。

(作者:吕红霞,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