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藏日报》 2023-05-29)
赵崔莉 杨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其中,第三个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总结治国理政经验,不断深化对统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探索出了一条与西方模式截然不同、“两个文明比翼齐飞”的发展道路。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学思践悟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立足西藏发展实际,不断谱写“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
一、领悟“两个文明”相协调的深刻内涵
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治国有常、以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始终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量齐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钱袋”和“脑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提高西藏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雪域儿女。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讴歌党和祖国、讴歌伟大时代、讴歌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加强“美丽西藏·可爱家乡”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根本方法是坚持系统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共同作用的实践结果。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忽视内部任何一方的作用,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发展有赖于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协调配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统筹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总体安排
进入新时代,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不同的新路子,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对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新篇章作出了进一步安排,发出新的动员令,明确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与公平、保护传统与促进文明进步的关系,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不断开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是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面对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增多,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上下功夫,扎实走出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西藏新路子。
三、谱写“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的实践路径
推动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要站在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高度上,努力把中华文明传承好、守护好、弘扬好,并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深入挖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加快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已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创造了伟大事业,也孕育了伟大精神。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践行“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不断满足时代发展新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全面落实新时代“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工作方针,加大西藏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文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挖掘好、传承好、宣传好西藏的风土人情,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打造一批新“爆款”“网红”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究历史、感知文化、增强体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首要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巩固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广泛开展“六反对六提倡”活动,在雪域高原形成坚定的主流价值、清朗的社会风气。
“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推动“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确保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针在西藏落实落地落细落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附:原文链接
https://m.xizangribao.com/zh/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00885.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