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2011暑期实践] 亲历支教,见证北川力量

发布时间: 2012年02月24日 编辑:

亲历支教,见证北川力量

——人文学社2011年暑期北川社会实践

记者:杨白雪玉

2011719日,人文学社2010级的李靓、王天逸、覃祯艺、谢思思、程忞姝、陈然、肖萌、马千里和陈澄一行10人跟随“中国心”志愿团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为他们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做最后的准备。

“中国心”志愿团的志愿者不仅来自国内的各所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而且汇集了美、韩等国家的海外留学生。他们千里迢迢来到经历过生死劫难的北川,信心满满地走进设施简陋的小学,开始了他们难忘的支教生活。

环境愈艰,友情愈坚

汶川地震后的第三年,北川安昌小镇已基本完成重建,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和乐。然而,当志愿者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支教地点——安昌二小,看到的却是一派荒草丛生的景象。

安昌二小校舍陈旧破烂,女生宿舍条件稍好,男生则住在由教室临时改装成的30人一间的宿舍里。所有床铺都由三合板拼成,睡觉时一翻身,床板就会咔咔作响。而且,学校的伙食也仅够果腹。学校里没有专门的烧水壶,只能用做饭的大锅烧水,所以导致洗澡水中也漂着一层油。有的志愿者无法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便要求退出,但是人文学社的10名志愿者全部坚持下来,勇敢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志愿者中有20人组成了一个后勤服务组,人文学社的覃祯艺就在后勤服务组工作。据他介绍,后勤服务组负责全校所有志愿者和学生的伙食,所以他们每天清早就要蹬着三轮车去镇上买菜,回来后还要负责切菜,分饭,洗碗。洗碗的工作既繁重又枯燥,于是志愿者们发明出一种苦中作乐的“洗碗文化”,一边洗碗一边讲笑话趣事或唱歌解闷。“洗碗文化”也使这群来自大江南北,异国他乡的志愿者迅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覃祯艺说,直到现在他还和一些同行的志愿者保持着联系,每次打电话聊到当初买菜洗碗的情形时还能会心地开怀大笑。

既是支教,也是受教

722日,支教活动正式开始。负责教学的程忞姝不只与学生们同堂上课,同桌吃饭,还与孩子们同居一间大通铺。在她与学生们的朝夕相处中,北川孩子的坚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里的孩子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可怜,他们非常坚强。有个孩子曾在聊天时非常自豪地给我讲述地震发生时他是如何指挥家人逃难,使他们全家成为整栋楼里唯一幸存的家庭。还有孩子告诉我,512日地震发生的当晚,他们在余震不断中避难时并没有觉得害怕,相反,他们非常镇定甚至感到有点兴奋。汶川地震使这群孩子的内心变得十分强大,令人敬佩。”程忞姝说到这里时泪水不自觉地染湿了眼眶。

程忞姝在这次支教活动主要负责教授《论语》。开课之前,她做了精心的准备,自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她的课。可是,事实却让她大大失望,第一节课就有学生开始睡觉。原来,北川的学生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有较好的语文基础,他们甚至不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所以对她讲的文言知识感到枯燥乏味。于是,她便求助于最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根据历史老师的成功经验,她又重新编写了教学计划,不再讲授枯燥的文言文应试知识,而是给学生们讲成语故事、中国十大孝子故事和古代爱情故事等。这一转变立即让学生对她的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程忞姝总结说:“学生们不喜欢上课,一定要从老师自身找问题。”

缅怀逝者,敬佩生者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中国心”志愿团不仅组织了支教、家访活动,而且组织200多名志愿者一同前去参观了北川地震遗址。

一路上,志愿者们像平时出行游玩一般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对地震遗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然而,当大家走入遗址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缄默了。有的人被地震遗留的残垣断壁所震撼,有的人被周围肃穆寂静的气氛所感染,志愿者们凝视着脚边清亮的流水,心中悲悯满溢。置身于荒芜废墟中,目睹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志愿者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随后,志愿团全体志愿者自发在遇难者纪念广场为汶川地震中的逝世者举行了默哀。

灾难远去,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覃祯艺告诉记者,北川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他十分感动。每天下午天色渐暗时,北川的男女老少就会聚集到镇上的广场或者村里的空地上,伴乐而舞,品茶聊天,忘却琐碎烦恼,享受小城生活的安逸。北川人用内心的明媚阳光驱除了灾难投下的阴影。

十天时间匆匆而过,志愿者们也将载着北川却留给他们的满满一行囊回忆踏上归途。在北川这个灾后重生的小城,志愿者们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学会了乐观坚强、敢于担当,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含义。北川之行,正像覃祯艺说的“不仅仅是支教”,更是感悟之行,收获之行,成长之行。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