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特稿] 外语文学多维研究创新团队:教研结合 团结奋进求发展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06日 编辑:

教学科研相结合,团结奋进求发展

——专访外国语言文学多维研究创新团队

记者 毛彧

教学与科研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的生命力。在全国高校都将科研放在异常突出位置的今天,我校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只有9个人,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AHCI论文 2篇, CSSCI /A类期刊2篇,CSSCI / B类期刊5篇,CSSCI / C类期刊8篇,国际会议论文4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3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团队组织了20多次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他们在创新中得到提升,在科研中寻找快乐。他们,便是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多维研究创新团队。

外国语言文学多维研究学术创新团队于20105月成立。近两年来,团队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组织学习、研讨团队的建设,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与团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6人分别在韩国、英国、德国、台湾、上海举行的“中国-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国际学术会”、 “生态传记”国际学术会议、“传记文学:私人和公共空间”“中德跨文化交际国际会议”“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世界俄语大会”等重要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宣读论文或主持会议,获得诸多好评。近日,记者对该团队负责人吴军教授进行了专访。

为响应学校号召,体现学院特色,同时为申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出一份力,外语学院吴军教授与8名来自本院不同语系的科研骨干教师组建了这个团队。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着——面对挑战,冷静思索;面对赞扬,低调从容。

赞扬不断,低调从容更奋进

为更好的丰富科研内容,团队多次派成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以开阔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层次。“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水平近年提升较快,在某些领域处在学科前沿。对外交流时,我们的一些观点每每引起学者的兴趣与关注,得到同行的肯定与赞扬。”团队成员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与同行学者就相关论题进行深入探讨,受到与会学者和会议主办方的高度重视和赞许。面对类似赞扬,吴军教授和团队成员将其化为动力,加倍努力进行科研创新。正是这种低调从容的务实态度,团队实现了一次次突破,获得了一项项成果,取得了一个个成就。

坎坷在前,冷静思索求解决

在科研工作中,大家也遇到了一些考验。外语学院的教师课时较多,科类繁杂,因此科研时间十分紧张。此外,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的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以英语专业为主,小语种的论文发表相对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教授带领大家不断提升科研效率,努力提高论文质量。在鼓励老师们走出去的同时,团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切磋,特别是针对如何提高论文质量与层次进行具体指导。终于,大家凭借不懈的努力,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扩大了贸大的学术影响力。

教授表示,在未来阶段,团队将继续深化学术交流、强化学养培育,催化科研成果,为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成功尽绵薄之力。此外,团队将着力探索共同合作的可能性,加强各专业科研骨干教师之间的横向联系,力争形成合力,打造团队集体标志性成果。同时,教授也希望通过团队的创立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学术骨干,进而助推学院和学校的学术发展。

心怀感恩 为校争光不辱使命

在采访过程中,吴军教授一再表示,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外语学院和科研处等单位的大力扶持,使外国语言文学多维研究创新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重视,大家深为感动,深受鼓舞。他们的科研热情与科研潜力也由此被激发挖掘出来,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不少老师以前也从事科研工作,但大多将其视为知识分子的本份或者作为评聘职称的需要,创新团队的建立改变了大家的思维模式。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也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声誉息息相关,而学校搭建这样一个既有精神鼓励也有资金支持的科研平台,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教授如是说。

如今,外国语言文学多维研究创新团队已共同走过近两年的风风雨雨,他们深知任重而道远。相信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他们,必将更好的结合教学与科研,团结一致,为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