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人物] 灵光一现,爆发在坚韧之间

发布时间: 2010年12月10日 编辑:

灵光一现,爆发在坚韧之间

——访我校2010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团队队长于淼

记者 魏晓璇

2010年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一支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队伍从众多团队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分别是来自金融学院的于淼、来自保险学院的吴羽乔和周霁颖。近日,记者采访到了队长于淼,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他们耀眼光环背后的辛勤汗水。

我校2010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团队队长于淼

说起对数学建模兴趣的起源,于淼说最初是因为高等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时不时会提到数学建模。那些专业术语点燃了他的好奇心,他感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趣。所以从大一起,他便开始关注数学建模。

2010年,在大学生理论学术中心,于淼与同样热爱建模的吴羽乔、周霁颖一拍即合,组成了建模小组。作为三人中唯一的大三学生,他常常独自在图书馆学习数值分析或统计学方面的内容,或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给自己“充电”。

第一次看到“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题目,他们断定这个题目需要大量的数学系知识,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而相比之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的题目限制性相对较小。两相权衡,他们选择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于淼介绍说,数学建模大赛一般会有两个题目,一道题数学性很强,难度较大且开放性较小,但如果与标准答案的思路一致,那么就很可能获奖;另一道题限制性较弱,没有十分严格的标准,但需要自己搜集所有准确的数据,并独立设计一套数值化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独立得出结果。

刚着手做“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这个题目时,三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世博网站的点击率,旅游的人数,词汇的搜索量,以及上海在世博会期间的发展状况这些角度。然而这些数据十分分散,不易于整理归类。于是他们转而选择了一个有些冒险的方案——上海世博会对于股市的影响。

尽管比赛时间有三天,但实际上他们必须在两天内把任务完成,用余下的一天撰写论文,因此时间非常紧迫。“比赛期间,我们在外面连续通宵工作三天:定题目、查阅资料、整理数据、建立模型、画规划表格、计算结果……”最后一天,他们回到学校,进行一系列的论文校正、摘要编写和最终成果的装订。短短72小时,成为考验他们每个人爆发力的关键时刻,所有的知识储备,所有的灵感火花,都在此刻得以爆发。

回忆起比赛时的点点滴滴,于淼感触良多。“我们的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我们进行了培训。”于淼感动地说。“在最后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陪我们一起熬夜。”他表示,两位大四的学姐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灵感上,没有她们,独自走过这紧张而忙碌的72小时都会难上加难。

数学建模吸引于淼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参赛者沿着自己的思路一直走下去,就能在自己设定的假设的基础上自圆其说,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在比赛中,于淼和吴羽乔、周霁颖一直保留着各自的奇思妙想。通过三人合力、多渠道寻求最优解,他们最终赢得了比赛。

“数学建模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困难,它与数学竞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于淼微笑着说。在他看来,建模大赛更像是商业案例比赛。这类比赛需要参赛者用自己的思想来回答问题,得到合理的结论,而并非是做出一道我们认为的数学题。而建模的特点就在于,参赛者要用数学语言来解释问题。建模所用到的知识基本在大三下学期都能学到。于淼提醒参赛者:“建模最后的成果是由数学系的教授来评分。他们想要的是数量化的分析,而不是你丰富的专业知识。如果论文是由专业公式,专业术语堆砌而成的,那么这篇论文便送错了地方。”

采访最后,于淼总结说,实力和灵感对于参赛都十分重要。数学建模考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坚韧与认真,更是智慧的闪光。将耐力与爆发力同时融为一体,谁到可能成为舞台上的强者。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