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和谐惠园美 社团十载情——社团文化节十年献礼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2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记者 黄薇 姚建宇 王珂冰)和谐校园,花样年华。朝气蓬勃的贸大学子在惠园里一天天成长成熟。这里走出的莘莘学子,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载体——学生社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团活动作为贸大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影响并渗透到了每位贸大学子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对参与者综合知识的扩充,还是对组织者领导协调能力的锻炼,社团文化在贸大校园文化建设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对于贸大的学生社团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属于社团人自己的节日,在今年度过了它在贸大的第十个生日。新闻网记者跟随着社团文化节的足迹,一步步走进社团文化节,揭开贸大社团活动的面纱,探寻社团活动中的苦辣酸甜,体味优秀社团的成长历程,感受新兴社团的青春活力。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团,向大家展示他们的心路历程。

今年贸大的天空,因社团文化节而变得更加可爱起来。

社团文化节十周岁了

相信大家不会忘记416那天,身着不同颜色衣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社团的同学们在惠园进行接力跑的壮观场景;相信大家不会忘记那天,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亲手揭开代表社团文化节的展板;相信大家不会忘记525那天,贸大人相聚视听中心,共同见证校党委副书记陈建香和社团联合会主席李菁切开社团文化节生日蛋糕的动人情景;相信大家更不会忘记那一个月与社团精彩活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一晃眼,十年已经过去。社团文化节已经陪伴惠园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并不长,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仅是一条涓涓细流;十年也并不短,可以使一颗随风飘落的树种变成一株参天大树。在这十年的春夏更替中,社团文化节作为贸大每年一届的盛大庆典,作为全校所有社团发展历程的最佳见证,已经在贸大人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馨香。

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精品活动,社团文化节是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全校性社团活动。社团文化节旨在服务于同学,为各学生社团提供展现风采的舞台,为学生与学生社团间架起长久交流的桥梁,在学生中倡导校园文明建设。社团文化节的举办,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各个学生社团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凝聚精神,让惠园学子在文明的惠园中感受浓厚的惠园之情;另一方面,以社团文化节为契机,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社团的风采展现给首都其他高校,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高校社团文化不断向着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今年,以“微笑点燃青春,执手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于416拉开序幕,引来了贸大师生的广泛关注。通过"十年辉煌回顾,青春执手同行"、“第十届社团文化节精品活动周”和“年度风云社团评选及颁奖系列活动”三个篇章,为贸大师生展示了社团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从416525,在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社团文化节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交流舞台,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社联,从稚气走向成熟

精彩的社团文化节背后,是一个个脑袋拼凑出来的智慧,是一双双手书写下来的执着,是一滴滴汗水串接起来的辛劳,是一个个微笑勾勒出来的喜悦。他们,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祝福着。

社团联合会,曾是校学生会社团部,后于2002年从校学生会分离出来而成立,负责向学生社团传达团委思想,统一和管理我校学生社团,协调社团之间的关系,统领社团合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社团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五年来,社联就像一个孩子,在惠园悄然成长。

社联在刚成立时,内部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只有主席团和干事。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主席团—部长—干事的组织结构。主席团下设有办公室、活动策划部、宣传部三个部门,负责审批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安排并协助社团活动,策划并举办社团文化节。然而在社联刚成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社团负责人因不适应社联的管理,不配合社联的工作。曾经在社联成立之初,相关人员就社联的问题做了问卷调查。许多人都认为,社联只是向学生社团下发指示,根本没有必要存在。而如今,社团负责人几乎都达成了共识——有事先找社联。大家从忽视社联的存在价值到肯定社联,承认社联,并最终信任了社联。

2006年的秋天,社联还推出了属于他们的报纸——社团简报,以记录社联工作的点点滴滴,让大家了解每个月的社团活动,使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贴近社团,关注社团,支持社团。社联通过这样一系列方式,让社团人感受到了社联对他们的关注,感受到了社联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新闻网记者在采访社团联合会主席李菁时,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当被要求用简短的话语概括社联工作时,她提出了三个词——努力,踏实,负责。“十载风雨,社团文化节一边成长,一边走向成功。这是社团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而社团联合会所需要做的则是为学生社团建立与外界沟通的平台,使社团文化向成熟、多元化、多空间的方向发展。”她说到,社团联合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达到目标之前还需要努力,优化内部结构,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据悉,十年里,我校学生社团从零零星星的松散组织,如今这个组织已经发展为五大类、共计62个、领域遍布学术、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每年,社团联合会将在这62个学生社团中通过社团负责人述职报告、公众投票、工作量化考核等方式挑选出十个“十佳社团”。在今年的社团文化节闭幕式上,爱心社、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计算机与网络协会、舞蹈团、绿色协会、合唱团、人文学社、英语协会、羽毛球协会及校报记者团凭借他们的实力和在学生之间的受欢迎程度得到了这份特殊的荣誉。新闻网记者就爱心社、舞蹈团、地理协会、大学生DIY俱乐部进行了专访。

作为连续几年被评为“十佳社团”的爱心社与舞蹈团,他们在校园里默默地工作着,为蓬勃发展我校的公益事业、为陶冶我校学生的艺术情操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上帝的使者——爱心社

是谁,在新生入学时发放贴心的慰问信和学校地图,让新生倍感家的温暖?

是谁,多次组织募捐和义卖活动,号召人们关注公益事业,切实帮助需要关怀的人们?

是谁,将需要爱心的群体和我们UIBE全校师生的公益心之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志愿者”的机会?

她,就是爱心社!

作为经贸大学最优秀学生社团之一的爱心社,成立于2000年。爱心社始终以“弘扬爱心,奉献社会”为宗旨,密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不仅制作爱心课表,电池收购箱,为贸大师生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更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和UIBE的无数志愿者之间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

七年的共同努力,一届届爱心天使们将爱播洒惠园。当爱的火炬传递到了06年,07年,爱心社在“感动惠园”活动中被评选为“感动团体”,也成为唯一一个蝉联此奖项的团体。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所有贸大学子那颗感恩的心,离不开所有爱心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这份厚重的奖励不单单是给与爱心社,更是给与所有充满爱心的贸大人。

爱心社社长徐晓飞欣然接受了新闻网记者的采访。当谈到爱心社开展的主要活动时,徐晓飞娓娓道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爱心社已经与五个志愿者基地建立了密切的长期活动关系。

“从2001年起,爱心社就开始了在新运的志愿活动。每周四的下午,那个小院子因为志愿者的到来而充满笑声,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庞因为这些大朋友而变得生动。”晓飞说:“他们是一群简单的孩子,也许永远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同情,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我们能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和谐与平等。”

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位于通州区,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孤独症儿童早期训练与教育的机构。校爱心社从2005起,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爱心社已组织五十多次活动,将数百名贸大学子带进了他们安静的小世界。

“那些孩子一生都需要人照顾,需要人保护,也许一生都只能看一片小小的蓝天,一生都无法打开那扇紧闭的门,但是他们小小的心里,一定体会到了爱心的力量!”晓飞用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徐晓飞为记者描述了一个普通志愿者真实的感受。2006年万圣节,爱心社的志愿者为西城人工耳蜗康复中心的孩子们过了一个特别的集体生日,志愿者和孩子们做游戏,为他们表演节目。她说:“戴上人工耳蜗的孩子是再也听不到自然的声音了,他们听到的只是特定的电波。但是当孩子紧紧抓住你的手时,你顿时明白了什么叫爱。”是的,也许他们遭遇不幸,但是他们的心是快乐的。晓飞说:“我们坚信,有来自我们的关怀和温暖,什么都无法阻挡他们一颗渴望感知这个世界的心。”

或许正是这不计回报的爱心的付出,才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爱心社始终关注着边缘人群,20061126,爱心社组织大型衣物募捐以及“认捐一支笔,圆孩子一个小小的心愿”文具募捐活动,为兴华民工小学的孩子带去了贸大人的关爱。

随后,爱心社正式开展了与民工小学的长期交流活动,在支教的过程中组织志愿者为民工小学的孩子带去知识,力求在寓教于乐的交流中为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们的微笑始终的天真无邪的,我们做的就是为孩子们打开视野,为孩子们放飞希望。”晓飞如说。

爱心社的活动不仅仅在关怀孩子的身上,他们的情也牵动着老人。志愿者会在每周五如期前往北京东直门敬老院,给老人带去经典的老歌,教他们简单的英语,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徐晓飞笑着说,和老人们在一起,志愿者既在给予温暖,也在被他们温暖。

所有的酸甜苦辣,爱心社人和志愿者们共同品尝。即便奔波劳累,有时甚至要用去四小时颠簸在路途,但你看不出任何爱心使者们的抱怨神色。那份付出的喜悦,回报社会的满足,已经远远胜过了疲惫。在活动结束时,志愿者的眼中都有些不舍与留恋。

“只要有我在,世界不孤独!”是的,因为他们坚定着理念,执着于奉献;因为他们搭建越来越广泛的平台,将爱心之花洒遍整片惠园。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帮老师擦黑板的身影,听到了更多感人的奉献故事,经历了更多的感恩活动,表达出更多藏于心头的感激……

舞动的精灵——舞蹈团

是谁,年年在新年晚会上展现精湛的舞姿?

是谁,在本科评建晚会上承担了将近四分之一的节目任务?

是谁,不论寒暑仍然坚持排练?

她,就是舞蹈团。

作为经贸大学传统社团之一的校舞蹈团成立于1992年。在这些年中,舞蹈团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已经发展为拥有民舞部和健美操部的大型社团。舞蹈团也是为数不多的每年都荣获校“十佳社团”光荣称号的社团之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那美妙的舞姿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汗水与辛酸?为了一个动作的整齐与美感而排练数遍,这种艰辛与韧劲常人又怎能坚持?

带着几分敬佩,新闻网记者走访了舞蹈团。舞蹈团的副团长王茜欣然接受了采访。当谈到舞蹈团这一年的活动时,她为我们讲述了舞蹈团台上台下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第一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正值我校本科评建的关键时期。舞蹈团立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心系惠园”本科评建文艺晚会上来。为保证节目质量,我们选取前一年度的成舞进行精心打磨,每周二、四晚730-1100以及周日早800-1200我们都会在看台排练厅和虹远地下排练厅两个场地同时进行严格的训练。”她顿了顿,继续说“由于训练强度过大,以至于很多团员为了防止胃疼,都是在不吃晚饭的情况下积极训练,待半夜回到宿舍后再随便找点东西填饱肚子……”

在那场晚会上,舞蹈团倾力推出的傣族舞《碧波孔雀》、阿拉伯舞《香槟》、佤族舞《佤寨篝火》赢得了评建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将贸大学子的蓬勃朝气、多才多艺的特点展现在评建专家面前。

“虽然一场文艺晚会、几个舞蹈节目也许不能改变评建的结果,但能为学校的评建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所有的团员都感到非常的开心。”

带着这份热爱与激情,舞蹈团的团员们再接再厉,续写辉煌。在“走向未来”2007年元旦晚会上,舞蹈团又推出了清新纯净的彝族舞《五彩云霞》和火爆热烈的《西班牙之火》,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成为那场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学期一开学,我团就立即着手筹备15周年专场演出。中国歌舞团的师和聂老师每周二、四晚上和周日上午都来帮我们排练。”

舞蹈团第二学期的准备活动可以用“高效率、高强度”来形容。在短短的半个学期内,完成四个新舞蹈的整个编排、训练过程,这项工作即使在专业的演出团体来看也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校舞蹈团做到了。

在那场15周年专场演出上,舞蹈团秉承一贯的宗旨:只跳高品味的舞蹈,来突出演绎舞蹈的精髓。将倾情打造的6个其传统舞蹈和4个新创舞蹈完美演绎:精湛的舞姿,动人的旋律,完美的配合与整体效果……深深的打动了观众的心。

“为了跟时间赛跑,我们在原有训练时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每周一、三、五、日晚730-1030和每周六下午400-700在虹远楼地下排练厅的训练,几乎所有的团员都很难能够赶得上在大汗淋漓的训练结束之后冲个澡……”谈到这的时候,王茜的眼中有排练时的辛苦,但更多的是演出成功时的满足。

或许,那正是舞蹈团全体团员的内心写照。

舞蹈团不仅专心为学校的各种晚会进行排演,还积极参加校外的一些比赛,以此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20054月,在首届北京市大学生文艺汇演舞蹈组的比赛上,校舞蹈团的《苗夜》和《圣火》在春日的阳光下绽放出了醉人馨香,分别荣获第一第二名,圆满凯旋。

“还记得上学期去中国农大演出《碧波孔雀》,得到了农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虽然比较辛苦,但能为两所学校之间的交流进一份力,真的很高兴。”

“因为热爱,所以心甘情愿的付出。”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奉献,贸大学子才能欣赏这完美的视觉盛宴。“只跳高品味的舞蹈,来突出演绎舞蹈的精髓。”是呀,因为他们追求完美,注重创新,才能不断成功攀登一个有一个的高峰,为贸大学子津津乐道。

在贸大的社团中,有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新面孔,新事物,但是却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充满新意的校园活动。他们就是不久前成立的、活跃在惠园这个大家庭的新兴社团——地理协会、大学生DIY俱乐部。

地藏经纬,理统九州——地理协会

地理协会是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地理学会的支持下,在对外经贸大学校团委的关心下,于200611月正式成立。地理协会以“拓展家园视野、丰富人文内涵”为宗旨,通过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外出实践、提供出行参考等一系列活动和服务,丰富和普及大家的文化地理和旅游地理知识,提高户外自主生活能力。

据地理协会创始人段振兴介绍,在20059月进入贸大学习之初,成立地理协会的想法就形成了。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当年的新社团申请时间,地理协会不得不推迟一年成立。在这一年以来,经历了很多波折很多困难,有几个同学甚至有了放弃做社团的念头。最后的时候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终于又凝聚在一起,渡过了难关。同时在这期间,地理协会在校内已经取得了资深地理教授赵苏老师以及人文院徐凯峰老师的支持,而且还取得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乃至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大力支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于20061016再次提交成立申请书,并于1123完成申请答辩。至此,地理协会正式成立,成为了北京高校中第一家地理协会。

生活上,地理协会全心全意为同学着想,为方便同学的出行,数理校园周围环境,编制生活地图。在上学期寒假的时候,地理协会特意整理出了学校至北京各大车站最优路线规划推荐,并贴心地送到了每个寝室。同时,地理协会还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家乡风土人情的平台,使在异乡求学的贸大学子感受家乡的温暖。

学术上,地理协会精益求精。协会至今已举办了多次讲座,带同学们领略了老北京的前世今生,也膜拜了神圣的藏传佛教,既有与中国地理协会合作展开的会员交流体验活动,也有野外生存讲座,帮助同学们成为专业的背包客。地理协会还创办的自己的会刊,定期报道社团户外活动和户外考察成果。

在刚结束的社团文化节十周年颁奖晚会上,为表彰地理协会在成立的短短一年里做出的成绩,特别授予其“最佳新兴社团”荣誉称号,鼓励地理协会继续发展和壮大。“Just beyond your imagination”是协会的口号,也表现了地理协会要做北京高校地理类协会“执牛耳者”的决心和信心。

让生活在自己的手中绚烂——大学生DIY俱乐部

你一定还记得,社团文化节上老北京艺人手中翻飞的剪纸、活灵活现的糖人吧……

你一定还记得,陶吧行里双手与散发这新鲜泥巴香气的陶土的亲密接触吧……

你一定还记得,六一节时在雪白的T恤上涂鸦出的少年故事吧……

这些都是大学生DIY协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大学生DIY俱乐部的发起人中有电脑DIY的爱好者,也有手工制品DIY的爱好者。大家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到了一起,共同面对如何发展自己的爱好的问题。正是因为通过多次的交流,几个发起人认识到当前关于DIY存在的种种误解及其自身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团队合作的必要,才有了创办社团的原始考虑。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大学生DIY俱乐部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几个发起人决定正式向学校团委申请成立首个DIY类社团。1123,大学生DIY协会顺利经过申请答辩,正式成立。

大学生DIY俱乐部旨在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实现同学们的社会价值,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使相同的兴趣爱好者聚到一起,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同时它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少的资源去发现美,发挥创造力,变废为宝,培养起美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IY俱乐部希望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能够使同学们逐渐认清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并且DIY俱乐部还将请到专业老师和资深专家,为同学们对各种制作原料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提供指导。“DIY”所代表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将给大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力量,激励同学们不断迈向人生的新境界。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学生DIY俱乐部已经组织了数次大型活动,内容既包括陶艺、布艺、制蜡、手绘T恤等动手活动,也有和人文学社合作的“双手迎奥运”中国传统民族特色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展示,受到了贸大同学的广泛好评。不但是女生喜欢做手工,更多的男生也踊跃参与其中,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大学生DIY俱乐部在答辩申请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因为梦想,我诞生;因为希望,我坚持;因为激情,我迎风飞翔;我的远方,我用自己的双脚前进;我的天空,我用自己的双手撑起;我拥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所以trust me and tell meYou can do it by yourself!”他们在DIY的领域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DIY的精神在惠园扎根。

在社团人不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的时候,校领导也对此表示出高度的重视。他们作为学生社团的坚强后盾,指引着,支持着。

来自校方的温暖

在社团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来自校领导的支持与信任为社团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校各级领导对社团活动的大力支持,为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不论是在场地、资金赞助方面,还是在给予社团思想指导方面,校方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帮助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为我校社团与外界搭建沟通的桥梁。

我校学生社团之所以能一步步地发展成如今的规模,与国家、学校各级领导组织的扶植和帮助是密不可分的。在位于新世纪初叶的当今时代,学生社团的发展前景空前良好,贸大清新、自由、生气勃勃的学生文化环境为社团的壮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氛围。同时,来自各级领导特别是校团委组织的关怀,像阳光和雨露一般,一刻不停地滋养着贸大的社团人。可以说,贸大社团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优良品质和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相结合,才使得贸大学生社团迎来了当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璀璨风景。

十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社团文化节今天的成功,实现了每一个为社团文化节默默付出的人的梦想。今年的社团文化节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上了一个台阶,为同学们献上了一份精神文化的饕餮大餐。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地享受,深深地品味社团文化为和谐校园增加的亮色,为我们生活学习带来的美好!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