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特稿】村口有丹霞 贸大学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暑期社会实践实录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5日 编辑:

村口有丹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学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暑期社会实践实录

  

8月2日至8月7日,顶着酷暑骄阳,沿着颠簸山路,一批贸大学子从全国各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主题为 “一带一路对原生回族的社会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周时间里,“思路筑梦”实践队上山下田、走村入户,深入宁夏腹地,不仅充分了解了乡镇的现状,同时以自己的青春与学识为当地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之所以选择在宁夏固原展开社会实践,队长刘梦瑷说,“仅从地图上看,就能发现固原在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南连陇南汉中,北接银川平原,向东与关中大地隔山相望,西连整个河西走廊,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正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自2002年被撤销固原地区而改为地级市——固原市后,固原市就列入了“西部重点开发城市”。

“但是,固原在撤地设市的几次大的战略机遇中依然没能发展起来。我们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正是固原长期引以为傲的地理位置。而为了研究在深化一带一路和三农建设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村和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在前期做了相当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最终,我们选择了以宁夏固原为切口,想要通过暑期实践来帮助固原找到一个在经济圈中实现自我定位的机会,充分发挥实践的意义,更好地落实和进一步确认实践内容。

民营企业带头搞

向丰农业发展集团是位于宁夏西吉的一家民营的大型农业发展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5家,以循环农业、肉牛产业、马铃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有机肥加工、农业咨询服务为辅助产业。

近年来,向丰集团以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新型农业产业革命。企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走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逐渐形成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以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并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丝路筑梦”实践小组决定选择以该企业为标本,试以一窥固原市当前的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小队首先实地考察了将台向丰农资农机市场。该市场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为当地农民提供农资农机销售的农产品“一站式”服务,示范带动当地马铃薯和肉牛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小队成员看到,该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卫生和设施条件良好。市场管理员向队员们讲述了马铃薯生产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参观了冷库和一系列生产设备。为了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整个企业的“一站式”全过程,市场管理员还很热情地邀请成员们参观1800亩的试验田。试验田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总体机械化程度较高,仅小部分农田因地势高需人工劳作。管理员解释道,他们先在试验田进行育种实验,从中挑选出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的优质品种,再推广给农民进行大范围种植。与此同时,小组成员采访到的销售商户也均对市场给予了肯定。此外,小组成员还在负责人谢经理的引导下参观厂房设备。谢经理介绍到,“我们使用大型冷藏储存室储存从农民处收购的蔬菜水果以及集团基地生产的产品。当前还有不少在建厂房,建成后将用于农户个人储存农产品,以实现‘一户一间储藏室’的目标。”小组成员积极与谢经理交流,交流中了解到,建设厂房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两部分——政府投资和补助占三成左右,集团投资占约七成。可以看出,政府对企业较大的扶持力度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向丰集团的案例,一定程度上透视了西吉县的产业升级和转型,而自主性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恰恰应是该县乃至固原市富民强县的源头性、根本性、长效性举措。“抓住基地、品牌、市场、企业的关键环节,延长产业链,提高融合度,达成‘内生动力,外部助力’两个保障,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并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形成‘能人带领致富,党建引领发展’的新格局。”企业管理层的李经理向实践团队介绍向丰集团当下发展战略时说道。


脱贫致富成效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诚然,采用了农业科技的西吉县无疑在农业上有卓著进步,并主要体现在经济与生态两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方面,由于试验田先行育种,种植的多优良品种,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提高、病虫害减少。农作物品质的提高,让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同时,在生态方面,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土地盐碱化;种植畜牧饲料能够保护天然草场,防止过度放牧及土地荒漠化;一些植物可以防沙治沙,抑制沙漠南侵。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对西吉县当地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当地人民幸福感。

同时,西坪村的扶贫攻坚计划和三农建设成果显著。在医疗方面,政府补助力度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且报销率高,村民就医不再捉襟见肘;村中医疗卫生条件良好;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也有所增强。在生活方面,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户购置生活用品方便,家用电器和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带来了较多的便利和娱乐。在文化教育方面,西坪村村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村民受教育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越来越小。这一切,也无疑应归功于政府与村民的共同努力。

但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依然能看到存在的问题。比如,医疗保险尚未做到全面覆盖;老年村民中存在重症病例,身体健康状况依然堪忧;囿于发展前景,村中的青年劳动力通过高考、外出务工等途径大量流失,不仅造成村庄收入流失,土地承包与人口变动不相适应,也导致部分老人和孩童无人照养。在西坪村已在攻坚扶贫和三农建设的道路上踏下坚实步伐的当下和未来,也许只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显著的成效才能更好促成整体上的优良社会发展氛围,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在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西吉县已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扶持、当地对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选择是分不开的。其实,“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补助仍远远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安排农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参与学习科学育种、采用先进的种植方式是更加可持续的扶贫形式。“政策扶持+科技先行”,西吉县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周边及广大农村在今后的脱贫攻坚战中,也可以借鉴西吉县这一模式,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产业初试水

火石寨,是镶嵌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大西北垄断性旅游资源——丹霞地貌著称,整体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回族风情相互交织构景,如同仙境。火石寨是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景区。在2018年4月13日,更是入围了“神奇西北100景”。

“丝路筑梦”团队决定通过了解这个宁夏代表性的旅游景区近年来的建设与改变,来调研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到火石寨景区,在感叹了一番美景之后,队员们根据计划分别采访了景区入口的车辆管理人员、宁夏本地的游客以及售票处咨询台的工作人员。

队员们了解到,火石寨景区每日客流量在三百人左右,景区内有配套的观光车设施。一位来自银川的游客反映,景区的优美和观光车的便利增强了景区吸引力,但也指出服务管理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

就景区的宣传力度问题,实践队伍向售票处咨询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了解到,由于火石寨的管理企业与水洞沟为同一家,所以在宣传方面两个景区是通过共同宣传来提高知名度的。与此同时,还了解到,为了保护火石寨的生态环境,国家与管理企业联手禁止开发,在景区内除自然风光外也只有两个体验项目,而这同时也限制了宣传热点。

经过此番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总结了火石寨景区存在的问题:该景区宣传力度不足,全国内知名度远低于省内,缺乏热点话题;交通设施建设不到位,没有通往景区的市政交通或者企业自己设置的班车,往返不便;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景区内开发建设不够完善。

参观结束后,团队在共同分析讨论后认为,以上问题其实都与固原市市内的发展程度不高有关,如果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交通网,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希望。队员们相信,拥有如此怡人的景区,固原一定能让旅游业发展成为未来的吸金产业之一。

据悉,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动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我校今年开展以“寻迹丝路,再踏征程”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9日至今,由2225人次组成的256支实践队伍陆续奔赴实践地开展活动,实践地点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和欧、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大实践主题 “寻迹丝路”、“再踏征途”、“知行计划”使得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充分丰富化、多样化,各支团队在各自选择的主题领域的积极探索,也是团队成员自身心智成长的催化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次实践活动中,乡村作为热门主题之一,体现了贸大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学风建设成果。其中,“寻迹丝路”大主题下的支主题“关注‘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更是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核心词,鼓励贸大青年深入学习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关注“三农”问题,从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二十个字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展开实践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实施方案及成效等材料。贸大学子也身体力行:该主题队伍数已高达58支,彰显出贸大学子心系乡村发展的大局观、责任感;当前收到的该主题报告已累计80份,证实着贸大学子热心实践、勇于探索的赤诚之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的默默付出的人们继续打造着其热爱的乡村口上的缕缕丹霞;贸大学子也继续在路上、在实践、在体悟、在思考、在成长,把社会实践作为一堂生动的党课和国情民情认知课,将社会实践报告写在祖国大地上。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