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我校发布《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31日 编辑: lhh

《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研究报告》发布  彰显中非关系新理念新发展 

校新闻网讯(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供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大陆,中非建立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对双方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大意义与深刻影响。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举行。这将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自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祖马总统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论坛峰会形成每三年一次召开的固定机制,中非合作拥有了全新的交流协商平台,中非合作进入新时期。中国和非洲如何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朝着更高水平的合作新路径迈进?中国将如何谱写“一带一路”对接非洲发展的新乐章?中非共同发展的新征程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非政治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分析人士也发出一些质疑的“噪音”,如担心中国在非洲搞所谓“新殖民主义”,掠夺非洲石油等战略资源,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加重非洲债务负担,使非洲大陆沦为中国的“原材料角落”等。针对国内外对中非关系的关切与疑问,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与商务部、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研究机构中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就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中的重大理论发展、重要举措和最佳案例进行研究,并于8月31日正式发布《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研究报告》(简称《报告》)。该《报告》的立足点与一般的政策白皮书、发展规划和工作总结不同,旨在通过国际普遍接受的学术语言和分析范式,全面、独立呈现中非发展合作在近年来的新理念、新发展和新实践,同时还吸收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得到广泛认同。 

中文《报告》与英文《执行摘要》 

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新”在何处?

《报告》的主编、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武雅斌院长介绍说,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关系出现了很多新亮点,不仅包含诸多理论创新点,还在中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一系列领域的政策措施上取得了突破。首先,理论创新主要包括: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的新理念,实现中非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倡议,以及“中国梦”与“非洲梦”的相互对接、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新思路。这些关于中非发展合作的战略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充实中非互利合作的新内涵,推动中国和非洲新型战略关系的新发展。

其次,在政策创新方面,经济上,中国对非援助与中非经贸、金融等领域合作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法律上,中国与非洲多国进行了法律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安全上,中国在协助非洲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提供支持,在合作打击海盗、国际维和、警务、军事和司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化与社会方面,中非文化交流实现了从单纯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的转变;区域一体化建设方面,中国与非洲在交通、电力、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展开广泛合作,中方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与西共体、东共体、南共体等次区域一体化机构的合作,带动非洲一体化发展,实现共赢。此外,除中央政府层面等合作外,中国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铸就中非务实合作关系的新亮点。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对《报告》表示赞赏,他指出,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亟待对中非合作发展的历史和成绩进行总结,对未来中非合作前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展望。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与国内外优秀的智库学者一道,通过撰写《报告》,从学术的角度较为客观、系统地对中非发展合作的新进程进行了分析、梳理和研究。《报告》中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将大大助益于新时期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促进对中非发展合作领域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对《报告》表示赞赏 

《报告》阐释新时期中非新型“南南合作”关系实质

针对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论等一些关于中非合作的固有偏见,《报告》直击新时期中非关系的本质,以事实和数据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和回应,得到中外专家们的广泛认同。武雅斌院长认为,基于贸易比较优势前提的相互需求,与依靠坚船利炮与不平等条约的“殖民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中非发展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同属发展中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对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水平方面有着一致的诉求,对有效延长全球价值链的长度、丰富其层次,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同时,非洲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对中国缓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拓宽对外投资渠道等亦有积极作用。武雅斌院长一语中的:“中非合作中,中国不是要获取非洲国家或人民的利益,而是通过一种创造性的对非合作政策,与非洲国家和人民共同开发这块大陆,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中国对非洲提升国家力量与国际影响力的渴望感同身受,中国援非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非洲国家暂时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其提升经济发展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中国援非最根本的特征,也是中非之间新型“南南关系”的底层逻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龚炯教授亦强调,《报告》对中非经贸关系一路走来的历程做了一次全面总结。中非发展合作是中国与广大非洲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发展、政治平等、国际尊严和文明复兴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国际形势突变、全球化遭到空前挑战的今天,非洲在中国外交政策、对外经贸政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非洲市场对中国企业大面积走出国门、转向跨国经营显得尤其重要。 

编写团队赴非洲进行实地调研 

《报告》为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提供“路线图”和“工具箱”

该《报告》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务实、致用。《报告》的第二部分“中非发展合作专题研究”和第三部分“中非发展合作案例研究”,分别对减贫、农业、经贸、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健康、自贸区、教育等近年来中非发展合作的重点领域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分析阐释和经验总结,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不掩饰、不回避,这无疑对步入全新阶段的中非发展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以中非减贫合作为例,《报告》认为,在“减贫”的概念上,中外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国际社会上减贫通常是各种发展干预措施的目标,而中国语境中,减贫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报告》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主导的中国减贫经验对于弱政府的非洲国家适应性不强,中非减贫合作必须进一步结合非洲的发展实际,才能满足非洲综合性减贫战略的需求。

在中非农业合作专题中,《报告》通过对中非农业合作相关参与部门和研究人员的访谈,认识到中非农业合作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着项目规模小且分散,缺乏综合战略规划指导等不足,并从当地参与、需求导向、项目可持续性、语言文化障碍及国际舆论压力等方面找到合作的短板与提升的起点。

作为《报告》的评议专家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海森教授谈到,非洲是全球实现 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大陆,农业和减贫合作一直都是中非合作的优先领域。《报告》把脉非洲农业发展和减贫的需求、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非合作的愿景和重点,必将进一步推动中非合作成为新时期 “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农业和减贫合作的成功经验也将作为“南南合作”的新知识,能够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受益,从而开拓全球发展合作的新格局。

 

编写和评议《报告》的部分专家 

 

《报告》广受关注,新型智库为中非发展合作建言献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作为背靠一流大学的新型智库,与国内外优秀的智库、学者一起,组成了一流的编写团队,亲赴非洲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和访谈、案例。编委会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报告》的编撰。

该《报告》得到了中国商务部的大力支持,钱克明副部长亲自为报告作序,政研室、西亚非洲司、外贸司、前援外司等为《报告》提供了翔实的政策和资料补充及业务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有关部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和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商务部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环境署、东盟环保合作中心、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均在报告的编写和多轮研讨评议中,从各自的战略高度、学术标准和国际视野出发,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非关系经过探索发展阶段,现已全面开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与非洲加强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和未来所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在即,《新时期中非发展合作报告》一书已由中国商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报告》不仅对过去中非合作的成果做了梳理和总结,更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了中非发展合作的未来前景,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独特的学术影响力。


附:全球价值链研究院简介

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成立于 2016 年 7 月,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以及京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支持下组建的开放型研究平台。2016 年 11 月,全球价值链研究院获得首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智库项目资助。2017 年 12 月,全球价值链研究院获得国家外专局“111”计划资助,成为国家引智基地的重点建设单位。

网址:http://rigvc.uibe.edu.cn/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