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赵鸿燕教授、李志永副教授在首届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会议作专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21日 编辑:

首届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会议

赵鸿燕教授、李志永副教授作专题发言

校新闻网讯(国际关系学院供稿)410日,公共外交“北京论坛”(2016)暨首届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论坛由北外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办,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多家单位支持和协办。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艾平、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等出席论坛并致辞。会上,北外与中国人民大学、海南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建立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以加强公共外交的全国学术联合,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来自全国40多家高校、政府、智库和民间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受邀参会。我校国际关系学院赵鸿燕教授、李志永副教授应邀参加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论坛包括七个主题讨论环节,分别为“公共外交的国际政治学理”、“公共外交的传播学学理”、“公共外交的文化社会学学理”、“政府公共外交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支持”、“地方公共外交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公共外交的机遇与挑战”。国际政治学理主题讨论中,学者们阐释了公共外交的运作手段及特点,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分享了联合国与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和公共外交的政治功能。传播学理主题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若干新观点,如外交主体多元化以及传媒交流的个体化使得外交的主动权自动下放到客体,希望从国际传播领域构建一个短时间相对有效的公共外交模型。文化社会学主题讨论中,学者们介绍了公共外交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妇女外交的文化视角和实践、体验学习和公共外交以及文化的公共拓展和外交界定。政府公共外交主题讨论中,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指出公共外交应早日从“加”阶段步入“融”阶段,学者们以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的战略构建、国外智库的政府公共外交研究等发言回应了业界诉求。地方公共外交主题讨论中,业界和学界就如何解说好我国的方针政策、地方智库如何服务城市公共外交、侨乡与公共外交等分享了案例和观点。企业国际化主题讨论中,学者与一些企业管理者探讨了企业国际化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公共外交的中国路径、企业国际化的安全。社会组织主题讨论中,业界嘉宾们分享了民间交流会、慈善组织、海外团体的若干公共外交实践,强调了公共外交领域草根组织的重要性。

赵鸿燕教授作了题为《面对面交流: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的战略构建》的专题发言,提出:新媒体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尤其注重个人层面的互动。新媒体公共外交要体现出真正意义的“网络化”,网络的节点是人;新媒体公共外交不能也不会取代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虚拟空间和真实世界的传播内核是一致的,需要建立“人对人”的关系纽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新媒体时代,天下不只是一国之天下,而是网络化结构中全球之天下,而民心也不只是一国之民心,而是全球之民心。公共外交是一种非国家强制力,“打动人心”是为了获取对我们外交政策、政治制度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做“最打动人心的公共外交”,把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价值观传遍世界、感染世界。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