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特稿:我校首部校园文化传承剧《远航》盛大上演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07日 编辑:

我校首部校园文化传承剧《远航盛大上演

校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玲2015年12月1日至3日,根据我校校史创作的首部校园文化传承剧《远航》盛大上演,能容纳近千人的图书馆报告厅连续三天座无虚席。12月3日,校党委王玲书记、陈建香副书记、文君副书记、赵忠秀副校长、杨长春副校长等校领导以及我校二百五十余位各界校友一同出席观看最后一场演出。几天来,师生朋友圈每天都会被《远航》的各种图文评论刷爆,校友们的微信群、QQ群里每天只有一个话题——“今天,去《远航》,约吗?”

来之不易的群像话剧

我校早在多年前就已提出要制作一部打造贸大独有文化品牌、展现贸大精神风貌、推进贸大育人工作的话剧作品,但一直缺少合适的载体和平台。几年过去,学校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一不变的是所有师生及校友对贸大的深深热爱。近三年,随着话剧这一舞台表演形式经由愈发成熟的市场运作广为社会大众所喜爱,各高校也纷纷推出了反映学校精神的原创话剧。拍一部我校精神传承剧的条件终于成熟,2014年4月,《远航》话剧正式立项,由我校团委牵头筹演。

相较于其他高校的传承剧,《远航》的一大特色在于,该剧塑造的并非个体榜样而是人物群像,这与过去60多年从我校走出去的校友们虽身处全球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却共同为中国经济建设奉献智慧、做出贡献的校情相契合。这一安排给话剧筹演带来了很大挑战:如此多元的校友经历素材能否梳理成剧情简练、主线明确、认可度高的剧本?什么样的演员才能符合饰演这些年龄跨度大、张力要求高的人物角色?是否有足够多的舞台表现形式满足半写实半虚构的剧情设计?

为了讨论出好的剧本,团委邀请到对校史校情有深刻理解的学校老领导及老校友、有舞台表演经验的年轻校友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了五次研讨会,听取意见、完善剧本。在丁激中老师的前期指导下,作为编剧的校友赵亮、刘江二十易其稿。

为了选好、练好演员,今年3月中旬的演员海选以80%的淘汰率留下了最初一批入选演员。形体、表达基本功不够,所有演员放弃暑假休息,参与集训。四位主演人均6000字、包含大量经贸专业术语和英文对白的台词强度太大,就起早记、贪黑背。场景演绎不到位,大家放弃9-11月的所有周末,一场场合,一幕幕对。话剧制片人、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主任杨克玲至今回忆起学生的刻苦排练仍然感动不已:“大雪天场地没暖气,大家愣是咬牙连排10个小时;一句两句台词的群演,没一个因为戏份少早走一分钟。”

为了增强舞台表现形式与剧情设计的契合度,所有演员服装、舞台道具全部仿旧设计、单件制作,用信件阅读的配图画外音串场,用60余年校史照片独立制作10余个幕前视频,用双场景表现同一时空下两组人物对话,用舞蹈表现人物梦境,用无伴奏合唱展示憧憬与梦想。

“传承贸大精神,发出贸大声音,树立贸大荣誉,传播贸大影响!”话剧总策划、校团委书记陶好飞提出的这二十四字深深刻在所有编创人员和演职人员的脑海里,当校友王轩专门为话剧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响彻校园,当热烈的掌声和阵阵的欢笑充满着图书馆报告厅时,所有人都知道,离着这一目标,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贸大精神的诠释解读

故事开始于1972年冬天,作为贸易代表团一员的曹教授结束了从加拿大进口粮食的公务回国后,在五七干校告诉李部长一个消息,他们魂牵梦绕的北京外贸学院,就要复校了。

1981年,丁振业、薛华斌以及从农村考来的张旭强新生报到,曹教授之女、支部书记曹英来到三人寝室通知他们参加例会。薛和张不约而同喜欢上了这个长相甜美、声音悦耳的姑娘。校园生活是美好的,为了适应外向型专业要求,大家拼命学习英语,为了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大家参与校内研讨和校外实践,友情、爱情在四人中交织穿插。

毕业后,薛华斌进入外经贸部,丁振业进入国有大型进出口贸易公司,张旭强则选择出国深造。作为张旭强女朋友的曹英在最后一刻选择了与之共同赴美深造。

张旭强在简陋的条件下和曹英发奋读书,成为了中国首位具备纽约职业资格的律师,在华尔街的律师事业风生水起,但处处感到因为国家的不强大带来的掣肘。他萌发了建立国内资本市场的想法,但归国后从最初的热血沸腾到被各种现实困境纠缠,张旭强暂时放弃理想,回母校贸大闭门研究学术。

一段时间后,丁振业从国有大型贸易公司辞职,与薛华斌一同劝张旭强出山,曹英摆出一堆研究论文,三人终于说服张旭强出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争一触即发。紧要关头,薛华斌和曹英临危受命,跟随李部长代表中国赴美进行谈判。2001年,中国入关,一锤定音。

“对在读学生而言,有共鸣的一定是情感戏,对校友而言,要共鸣还得加职业梦。”这是《远航》这部话剧能不能感染人最应该把握又最不好把握的分寸。60年经贸史,浓缩为四个青年的共同成长史,生动再现国家经济从百废待兴到扬帆远航的艰难历程,点滴重温校友们携手并进荣辱与共的峥嵘岁月,热切歌颂“求经世济民之学,成中华栋梁之才”的贸大之魂。一部话剧、一群演员、一个团队,面对所有人的等待,倾情诠释。

师生校友的动情评价

为了让学校师生、各地校友、社会各界朋友进一步了解话剧,贸大校友会发出《【回家】陪你再走一次来时的路》的召唤,“成长惠园”微信平台进行了《时间、选择和承诺》、《从北京外贸学院到对外经贸大学,我们丢失了什么?》、《校友:这是你们返航的船票》、《带着梦想与勇气》等多期宣传,配合各学院的转发,引起广泛反响。与话剧筹演同步进行的校友校情走访自2014年暑期开始,全校共56支寻访团队共计226人次对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70余位优秀校友进行了走访,其中精选的36篇优秀校友生涯访谈已经编辑成册,以《远航》为名于今年11月正式出版。

话剧还没上演,同学们就满怀期待。2014级金融学院林屹淞:“期待剧中演员的表演,期待时代洪流中贸大学子的追梦历程与赤子之心,更期待的是,能从前辈们的背影中,寻觅属于自己人生远航的答案。” 2014级国际商学院邱歆茹:“诚然我们现在的贸大很棒,但是我周围总有人评价她,贸大,太过浮躁。我不能同意这个观点,但我们确实需要些什么来明确我们的信仰。这部剧,是否能唤回贸大历史的记忆,将传承、将根展现给所有人呢?诚挚期待着。”

话剧演出结束,校领导、离退休教师、校友、同学们纷纷为话剧点赞。

校党委王玲书记:“这部话剧很好,好在与我们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形成,把我们对外经贸大学的发展和国家、和时代结合起来了。我觉得大家理解得很准确,剧本写得也不错,演员们吐字清晰,表现力强,能让那么多观众安静地听,都反映出我们的同学对学校历史与办学精神的深刻理解。”陈建香副书记:“《远航》在校园上演,呈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大人的特殊贡献,故事性很强,剧中人物都有贸大校友原型支撑,看了令人感动。”话剧监制文君副书记:“话剧着眼于贸大的办学历史,最闪亮的是改革开放30年,学校顺应这个潮流为国家培养人才,3个男主角在国家重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每个人看完这个剧,不仅为这3个人骄傲,更是为贸大骄傲。”赵忠秀副校长:“这部剧很让人感动,它真实反映了贸大精神,不仅应该演下去,还要一直演下去。”杨长春副校长:“一代代校友奋斗之后,在贸大的土壤里有很多精华的、特色的东西,这部话剧也是我们整个外经贸文化集中的描绘。”

1963届校友、英语学院退休教师李正中:“整部话剧非常精彩!特别是做到了尽可能还原历史:把经贸大学的发展史演绎得完整到位。” 2008届金融学院校友赵庆达:“这次能回到贸大看这部展现贸大历史的话剧,感觉有种回到家的亲切,它勾起了我对母校的所有情感。”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李采玥:“远航就像是一部贸大的青春纪念册,四位年轻人不仅见证了贸大的发展历史,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着。”2015级金融学院钟方园:“尽管入校才三个月,但这一部话剧仿佛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重新回到那个中国经济百废待兴、贸大刚刚启程的年代。这部话剧让我对贸大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清楚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作为一名贸大人,更是作为一名中国人。”

此次演出结束后,团委将搜集整理领导、老师、校友和同学们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再对话剧进行精修,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最终版的编排,打造成我校开展爱校爱国教育的常规剧目,每年在校内演出。未来还将走出校园在各高校巡演,传播学校扬帆远航精神,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剧,为学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多元的贡献。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