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特稿] 令人动容的美好——思修课微记录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24日 编辑:

红天体育馆里,签到处熙熙攘攘。微记录展映的这天来得这样快,仿佛思修课上欣赏13级同学们的微电影视频还是昨天的事情。微记录,顾名思义是短小的记录,但我更愿意把它诠释成:从细微处入手,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为我们常忽视的角落点一盏弱灯。“中国精神·人文关怀”的主题让人很容易想到从平凡处挖掘温情与伟大,于是题材里有了清真食堂的拉面大叔与微笑大妈,有了校园里的环卫工人和宿管阿姨,有了默默为孤独者患儿付出的青年,有了看似普通却收养了十几个弃婴的夫妇……这些题材不仅仅出现在参与展映的八部影片里,而是存在于每一个思修微记录小组的取材方向中。故而凭题材出彩并不容易,拍出新意与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为什么这八部影片做到了呢,我想是因为细致。他们的细致,在于从一个个拍摄对象中分出层次,有详有略;在于精心设计每一处场景、每一个问题;在于从一个关怀者而不是拍摄者、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美、挖掘爱。

微记录,令人动容的不正是从细微里展示出的美好吗?

——杨雅捷 中文学院2014

从来没有想过一门课程的考核会以微纪录拍摄为标准,也从来没想过会与不曾接触过的人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但起初的迷茫与胆怯,都在团队的携手奋进中烟消云散。享受着队员们的头脑风暴,享受着过程的有条不紊,享受着温馨友爱的团队氛围。在“当代大学生之人文关怀”的主题下,我们共同探访南锣鼓巷,感受时代变迁下它对于古文化情怀的坚守。当然,人文关怀不仅限于对“历史大趋势”的沉思,它还是对身边人、对弱势群体的歌颂与关爱。

观赏着一部部扣人心弦的微纪录,泪水不只一次地想要夺眶而出。感动延续,关怀不息。通过思修课微纪录,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向全社会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而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也会铭记这片曾经的风景,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

——李芳 公共管理学院2014

在这冬夜,八部优秀微纪录作品终于在红天体育场内盛大呈现,带着我们数周的切磋琢磨。回望这一段漫长却又短暂的路,从只会按快门到对摄影机的运用自如,从刚下载剪影软件到成品的出炉,点点滴滴都掺杂了我们每个人的真情演绎。无论是《创时代》中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坚持的同学,还是《感召》中默默工作快乐奉献的拉面大叔微笑大妈,都是今晚这个舞台的主角,也同样是校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在生活巨幕的背后,为舞者的盛装出席做准备,而爱就是贯穿整个程序的主线。本次微纪录的主题“人文关怀”已然完完全全地融入生活,大到苍穹小到尘埃,一分一毫都能折射出丝丝爱意。而在我们拍摄微纪录的过程中,通过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角色的近距离了解后,我们也开始挖掘出更深层的感动。所以,借此我想说,那些前往观看我舞蹈的人们,或是携手前行,或是擦肩而过,谢谢你们,让我的生命完整。

——张凌雯 外语学院2014

刚刚开学的时候,看见自己的课表,我注意到了这门名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我虽然早已做好了结束了十几年应试教育之后再次必修政治课的准备,但是面对着这门名字很长的课,我依然觉得提不起兴趣。

曾经有考到外校的学长学姐告诉我他们在思修课上,老师如何用乏味的语调讲述着离我们现实生活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政治理论,以及他们为了准备思修考试,如何一遍又一遍背诵着书上用笔涂了一次又一次的重点。

我曾经也很反感这样无聊的讲述方式,并准备好在贸大上一个学期与别的学校无异的思修课,但是一个学期将近,从这门之前让我预感无聊至极的课上,我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微记录,这样一个赋予我们极高自主性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大学自主学习的特点,我们把枯燥的油印文字化成了镜头里一个个现实中鲜活的人,用我们想要的镜头,讲述我们想讲的故事。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样一个看上去高深的论题,让我们通过和现实的结合把他变成了一个几分钟的镜头语言。国子监、大望路、熟悉的校园,这些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的地方,让我们用影像记录下来,描绘成一段鲜活的陈述。和组里其他的组员一起深入实地拍摄,让我们锻炼了团队精神,彼此之间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尤其是组长,在繁重的课业时间外,但其所有的组织活动,可能有的时候我们的表现不是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组长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做好善后工作,认识这样一群同学,我想必然也是这个过程中不可被遗忘的重点。

行胜于言,当我们真正走到社会中去,通过实践来认识这个世界,通过行动来体味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枯燥乏味的语言也都自然地被记忆在心里,学习一门政治课,用这样一种不同的形式,着实让我受益良多,大学第一步,我们在读万卷书之余开始了行万里路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日后的路,虽然很长,但这次经历使我对今后的征途满怀期许!

——梁岩 公共管理学院2014

我们小组的思修主题是“那些生活在祖国心脏的飘儿”,这是针对从全国各地不同省份来到北京奋斗的外乡人的采访。我们在街上找了很多人,有些行色匆匆的人拒绝了我们,继续赶路;有些人则很热心地停了下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操着一口带有“家乡特色”的普通话,向我们诉说着他们在北京的感受——有喜悦,有拼搏,有无奈,有泪水。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对自己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些理想或许无法同我们心中的鸿鹄大志相提并论,但是这却是支撑他们在异乡,在冰冷的“水泥森林”之中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很多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人这一生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或许,对于大多数的“飘儿”来说,就是为自己的理想吧,不然,他们又怎会舍得家乡温暖的小窝而来到这陌生的地方呢?

——梁景嘉 国际关系学院2014

一样的思修课,一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却因为一部微记录,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看着荧幕上的点滴记录,我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在生活中传播的温暖。创业者的坚持、平凡人们的热情、志愿者们的爱心,都是“中国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最好体现。这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拼凑出了我们最精彩的青春!

短短的一个学期,我们获得了极大的成长。感谢贸大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式,让我们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解。在拍摄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懂得了如何为这个社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只想说,作为大学生,我们会继续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王璐 国际关系学院2014

拍摄这个短短的微记录,我们可能会付出这个记录时间的一两百倍时间,微记录的每个环节我们都需要亲自过手,不过好在我们是一个团队,许许多多的繁杂的事情大家可以分工一起完成,所以“团队”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三个臭皮匠真的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意见不一的地方,不过在组长的协调下我们都能很好地协调问题。

再谈谈在此次微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收获吧,我们拍摄的主题是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漠视问题,主要选取了鲁迅纪念馆这个外景拍摄场地。在我们高中课本中出现的鲁迅先生严肃又带点距人于千里之外的冷酷。但在鲁迅纪念馆中我看到的却又是一个和蔼中又带点小调皮的鲁迅先生,我们总是把他与他的作品高置在神坛之上,其实我们应该多抱平常心去看待他这个人,这个带着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却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的人。

——徐可 国际关系学院2014

为期两个多月的微记录制作工作在今晚的展示之后完美地划上了句号,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这个任务的意义所在。从更加实际地角度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彰显我们的人文关怀。

关于主题的讨论,跟拍,熬夜制作……这一切,无疑让我们紧紧靠在了一起,我们不再是形式上的团队,更是心灵上的组合。尽管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如后期制作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但经过深入学习及不断调整,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微记录的结果超出预期,每一个挑战都是前进的契机,我们正是沿着这布满荆棘的路上走来,在挑战中成长!

在展示大会上放映的微记录,带给我很多感悟。清真食堂的拉面师傅,微笑大妈;虹远的宿管阿姨;学习陶艺的自闭症患者……以及将目光投向他们的微记录制作小组,他们让我重新认识了容易被这个世界忽视同时也是应该被关注的那一面。去发现并展现,这是彰显当代大学生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部分。

——闫懿之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4

最初定下“别样北漂”的主题后,我们来到贸大西门外的杭州小笼包店,深入了解这对从浙江“北漂”来的中年夫妇的生活。不同于年轻北漂,他们没有光鲜的梦想,但那忙碌而简单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凡中有执著的力量。

两个月下来,我们多次去店里取景,和店主交流。每个人的尽心尽力,让这个七人小团队爆发出无限能量。我们为拍到满意的镜头欢呼;在虹远楼道里熬夜挑选剪辑镜头,精确到每一秒;组内唯一的男生刷夜剪辑视频,毫无怨言。原本互不相识的七个人,在贸大的茫茫人海中相遇,共同为拍好一部微记录而努力。我们见证了彼此的努力与付出,走进社会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收获了友谊,挥洒了青春。美好回忆定将永存。

虽然我们的作品没有跻身八强,但我们从这次展映中也收获颇多。他们各自独特的视角,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像星星一样的孤独症儿童,一出生便遭遗弃的婴孩,他们如今快乐幸福的生活,触碰到了我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还有贸大里那群默默无闻、奉献自我的人,又让我们把眼光投向这群平凡可爱的人。在亲身参与中收获独特的感受,在作品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感谢思修微记录,给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舞台。

——董佳慧 外语学院2014

点滴关怀,爱满惠园,本次微记录主要记录生活中平凡的人的点滴,以及其中折射出贸大人的爱与美。告别了紧张而充实的高中,也许我们的大学生活缺乏目标、失去方向,但是他们,给了我们激励,让我们看向前方。无论是清洁工,微笑的残食台阿姨,还是拉面的大爷,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也许不能回家过年,也许起早贪黑,但他们始终面带微笑,心系学生。

清真食堂的苏师傅,十一年来守着自己的一方灶台,“乐呵呵”地捧出自己的一碗碗热腾腾的拉面。他说:“我的快乐是对同学们的感召,我对他们笑,他们也一定会将这种快乐传递下去。”正如微记录《感召》所说,平凡是另一种伟大。工作不分贵贱,而在于认同;价值不在于身价,而在于奉献。平凡的生活,点滴的感动,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坚守与奉献。让我们为他们致敬,致敬平凡中的伟大。

——王林越 信息学院2014

最开始听说思修课要拍微记录,一开始我感觉很诧异,也很困惑: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拍摄与视频剪辑,对此也没有一丝了解,究竟要怎样才能完成这项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的任务。但拍完了一部可以令自己满意的微记录之后,我发现这份经历却充满了意义,在拍摄的过程中,表达中国精神的同时我自己对于它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感谢提出这个新颖想法并将之付诸实际的老师们,原本我想象的思修课本应该是特别死板并且特别无聊的,但是这次拍摄活动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我看到了原来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中国精神”其实就在我的身边,并且是那么的生动,甚至有时是那么的精彩。我不再仅仅坐在教室最后排一边玩手机一边似听非听什么“中国精神”,而是走出了教室,走入了社会,走近了“中国精神”,仿佛与它对话,与它交流。这次活动,这种体验令我受益匪浅。

——曹一川 保险学院2014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