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新闻快讯

我校“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03日 编辑: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校新闻网讯(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供稿)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11月29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科研楼校董会议室举行。副校长王强、学科办主任仇鸿伟、中文学院院长邓如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慧林、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傅光明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臧棣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庆澍、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副研究员作为专家与会,另有来自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及我校英语学院、外语学院及中文学院师生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强副校长首先对“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我校作为国际化、外向型大学,始终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建设“双一流”大学、打造开放型经济学科群的同时,努力推动中文学科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心的成立,有利于组织团队对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增强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学科办仇鸿伟主任表示,中心的成立是学校学科建设组成的重要部分。他追溯了中国文化传播漫长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是跨学科课题,符合国家战略,必将大有可为。揭牌仪式由中文学院院长邓如冰教授主持。

33311

多位专家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慧林的演讲题目为《翻译与传播的一个悖论:传教士的神学为什么会成为汉学》。他认为所谓“传教士神学”是中国文化塑造出来的,事实上从利玛窦到理雅各,他们在西方神学中并没有影响,但他们对中国经典的西译却影响深远,成为了西方汉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传教士的翻译是“双向阐释”,他们既汉译了《圣经》又将中国经典传播至西方,其间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很值得关注;同时,传教士在翻译过程中也在逐渐被中国文化影响。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张西平教授的演讲论题为《海外汉学研究模式探究》。他梳理了现在海外汉学研究的三种方法:其一为从中国本土学术立场出发的国学研究方法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勘正相关研究的内容;其二为基于西方汉学史自身传统的学术史研究方法,主要追溯各国各家的研究特点与汉学发展脉络,关注汉学在各国发展的历史;其三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主要关注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汉学是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展开学术研究的。他认为不能仅仅从一般方法论上来讨论汉学,而要把汉学看作是“世界文学”的产物,采取“跨文化互动研究模式”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傅光明研究员以《莎士比亚的汉译与启示》为题发言,作为莎翁剧作新译者的他从《哈姆雷特》中一句最为著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的翻译出发,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台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作者自身在彼情彼景下的生命思考,以此说明翻译要回归作者的语境,还原文本本来的意义,同时也要有包容多元的翻译与阐释的开放态度。北京大学中文系臧棣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汉语的运气或麻烦:当代诗的翻译机制》,他以自己的诗歌的翻译和传播为例,指出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受制于特殊的文化兴趣和想象,同时也依赖翻译者非常微妙的文化判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孟庆澍教授为大家带来《骆驼祥子在美国》的主题发言,他回溯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在美国传播的情况,详细地梳理了美国文学界对《骆驼祥子》的看法,指出美国人在接受文学作品的时候更喜欢母语者为英国的文本的事实,并分析了此现象的原因。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是聪明,聪明,第三个聪明的——试论鲁迅的翻译语言》,他通过对鲁译和其他译本的比较分析指出,鲁迅的翻译语言更为贴切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他采用了陌生化的方式有意识拒绝汉语的惯用语汇,且并不避讳“签名”式的个人风格。

1F0A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邓如冰的发言题目是《“重返世界”:“新时期”初期的中国作家在IWP》,她指出,IWP跟中国作家之间以及中国作家和港澳台作家、海外华人作家之间形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文学场域,折射出中国作家在“新时期”初期重返世界舞台时的诸多复杂内涵。

1CCA2

中文学院教授胡少卿主持了学术研讨会,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9348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