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UIBE院长视频访谈

人民网:2017招生系列访谈之专访英语学院分党委书记张翠萍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23日 编辑:

【编者按】近日,2017高考在即,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吸引更多考生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人民网再度合作,推出“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系列访谈”,邀请来自贸大12个本科学院的院长,进行主题访谈。通过对学院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详细解读,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贸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学院和专业。“招生系列访谈”将于近日陆续发布访谈视频,敬请关注。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系列访谈之英语学院

视频访谈网址:

http://vblog.people.com.cn/index/playvideo/contentid/91684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的党委书记张翠萍教授,张教授欢迎您。

首先您先简单地和网友打个招呼,并且自我介绍一下。

张翠萍:各位网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的分党委书记张翠萍,我本人是教授商务英语和经济学(英语)这样一个课程,研究也是这方面的。谢谢大家。

英语学院发展历程

主持人:张教授,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英语学院,是学校的奠基学院,学科历史非常悠久,这个学科在学校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学院整体的发展情况是一个怎样的情况?我想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

张翠萍:谢谢,您说得对,英语学院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但有自己英语专业的本硕博的学生,还肩负着全校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所以,对外经贸大学学生英语好,我们英语学院功不可没。学院现在整体状况非常好,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近几年,更是成绩斐然。比如学科建设,我们是2007年在全国首家获得教育部批准,举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现在全国已经有近300家院校举办该专业。商务翻译也是我们的传统特色专业。现在整个学院有110多名专职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博士化率已经达到65%,不包括几位在读博士。学院学生总数1000名左右,不算太多,有640多名本科生,320多名研究生,我们学院还有100名左右的留学生,到中国,到我们学院来学习英语,攻读本科和硕士学位,应该说是我们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

专业特色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的两大本科专业,一个是商务英语,一个是商务翻译。

张翠萍:实际上我们本科有三个专业,还有一个英语专业(财经新闻方向)。

主持人:我想让您再介绍一下我们现在的本科,包括研究生、博士都分别有哪些专业,以及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张翠萍:本科层面有三个专业,分别是: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财经新闻方向)。财经新闻方向是从十几年前开始招生,也是切合了国家对外宣传、走出去,以及外媒到中国来这样一个人才市场的需求。这三个专业各有特色,商务英语和商务翻译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一开始办学就是“英语+商务”这样一个特色。财经新闻方向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

在硕士层面,有两种硕士学位,一种是科学学位,即MA,我们有一级硕士授权点,下设两个专业,分别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商务英语和跨文化研究两个方向;另一个专业就是英语语言文学,下设是英语文学和美国研究两个方向。我们还有一种专业硕士学位,具体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2009年获得办学权,下面有两个大的专业,即口译专业和笔译专业,口译专业是我们的特色,下面有两个大方向,就是商务口译方向,还有国际会议同传这样一个口译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国际会议同传是与欧盟口译司进行合作,从2001年签订合作协议以来,现在已经有了16年的合作关系。这个绝对是国际化培养,非常高端,完全按照欧盟标准培养,如:按欧盟的标准选拔学生,入学和毕业都是欧盟的老师和我们的老师共同来考试,上课也是我校口译老师和欧盟的老师同台授课,每年这个方向的学生都去欧盟实习,现在就有一拨学生正在欧盟口译总司实习。这么高端的国际会议口译人才培养,全国应该也应该首屈一指!另外一个就是商务笔译专业,下设商务笔译和法律翻译两个方向,这也是我们的特色。在博士培养层面,目前是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下面,自设了商务外语二级博士点,有商务外语语言学、翻译学和跨文化研究三个方向。所以,从名称上也一目了然,就是英语+商务这种复合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课程设置

主持人:我也发现了,我们在专业设置上有一些跨界,并且很融合。我想问一下,在我们的课程设置方面,有没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课程。我想再听您讲一讲,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学院是怎么设置一些这样的跨界和融合的?

张翠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是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把课程设置成了几个模块。比如说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全国商务英语专业协作组组长单位,受教育部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我们学院制定了2017年马上就要发布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国家标准》。根据这个专业标准所要求的能力指标,我们把课程设置成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商务知识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等几个模块,每一项能力背后都有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来支撑。近几年,结合着咱们国家双创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里面还加进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学生最起码要修够两门这样的课才能毕业,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近两年,我们学生在各种创业大赛都获奖,是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学生还有休学一年创业的,比如本科生王梦商同学,他在校期间创立的“美匠网-3D打印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团队入选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

培养模式:国际交流项目

主持人:真是非常有特色。刚刚还听到您说到了一个点,我比较感兴趣。您说我们学院现在已经和一些欧盟的很高级别的单位在进行一些合作。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个英语专业和英语学院可能就在这种境外和国外的沟通会非常多,我们学院除了和欧盟的合作之外,还有哪些国际交流的项目?

张翠萍:非常感谢。欧盟这个项目确实是同传方面的制高点,学院还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合作,如:英国的利兹大学和华威大学,我们每年有学生赴华威大学攻读跨文化、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和利兹大学在翻译方面有合作,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高校合作,还有澳大利亚的蒙纳士大学、西澳大学等,我们都有合作。我们也正在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探讨合作,马上也要签定协议,这个大学非常优秀,在爱尔兰排名第二,在国际上排名也比较靠前。学生出国学习有很多途径,一个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还有学校的校际交流,以及我们学院合作的项目。还有一个我们经贸大学的亮点,就是从2012年开始举办的暑期国际学校,今年应该是第六年,每年7月份,学校请100名左右的全世界著名高校的教授来到贸大校园进行全英文授课,这确实是贸大学生的一大福利。学生必须修够两门暑期国际学校的课程才能毕业,而且免费,等于不出国就享受了国际课程,非常好。

主持人:除了暑期国际学校,比如我们有没有2+ 2本科的培养项目或者3+1,有很多学校推出国内国外联合培养的项目,我们学院有没有?

张翠萍:有,刚才我说的上面几个国外学校,都有合作项目。比如说,和华威大学的4+1项目,在我们学校上完本科,可以去华威读硕士,1+1项目,是研究生在我校读一年,到华威读一年,两年可以拿两个硕士学位。和其他国家高校,我们都有类似的模式。学生也可以出去一个学期交换,比如去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我们的学生可以享受当地学生的学费标准。学生还是很受益的。

师资队伍建设

主持人:非常好的培养模式,好的培养模式中流砥柱离不开的是师资的力量。我们了解到,现在当代有很多著名的翻译家张培基,一些蜚声海内外的英语名师都曾经在我们学院担任过讲师,教授过课程。现在我们学院的师资结构和师资力量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张翠萍:非常感谢。因为张培基教授确实一直是我们英语学院的骄傲。他是在二战胜利时远东军事法庭的翻译,早年曾留学美国。老先生今年已经96岁了,身体还不错,每年都要去看望他。实际上像您说的,曾经在我们这儿教书的有名的教授还有不少,比如著名的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长女张素我先生,前几年去世了,我去看她,她就说,是周总理建议她来贸大教书的,因为1951年学校建校,刚建立英语学科,宗旨就是为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培养外经外贸人才,需要在国外留学背景的老师。还有非常著名的像张冰姿教授,前几年去世了,曾经给周总理当过翻译。她在英国BBC还工作过好几年,经历非常丰富。张冰姿教授在我们学校60年代的教学改革,还有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广播、电视外贸英语方面,都是领军人物,像《出访英伦》、《温哥华来客》,都是她的作品。我们现在的师资队伍也非常强大。刚才我谈到我们有110多位专职教师,这几年外引内培,从海内外引智和内部培养,博士化率已经达到了65%以上,我们90%多的老师都有在国外学习拿学位、或者是进修、访学、甚至在国外使领馆工作的经历。最近就有一位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的老师马上要回来了。教师们教学科研非常努力,成果丰硕。我们学院现在有国家级的教学团队,还有北京市的优秀教学团队,我们好多老师还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荣誉,比如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还有好几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等;过去五六年,教学获得的奖项有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北京市级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还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科研方面,过去五年多,我算了一下,光我们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纵向的就有50多项,这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搞外语这种基础性的教育。科研是反哺教学的,这些科研成果对我们的教学、人才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总之,优秀的师资,一直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报考标准:兴趣为先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替一些考生们问您的。有这么好的师资,有这么好的课程培养体系,是不是对生源的要求会非常高啊?有很多考生可能会担心,会非常难考,是不是我需要外语很好,有很好的外语基础,我才能来报考这个专业?

张翠萍:我觉得,只要他喜欢英语,有这种潜质,我们也没有说在高考当中有特定的分数要求。当然,你英语好就更好了。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只要他喜欢,他就能学好。我们这儿每年也有西部学生,有的学生原来基础不好,但是在这儿发奋努力,能学得很好。只要学生够我们学校的,够北京的分数线,能够喜欢我们的专业,进来了,就是一个可造之材。

就业形势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考生听到这句话,心里一块大石头就落地了。还有一个可能考生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毕业之后的就业,就是出口怎么样?我们学院现在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样,请您介绍一下。

张翠萍:人才培养,我们还是非常自豪的。我统计了一下,比如说去年,就有37.5%左右的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深造,这也是我们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大成果。这些学生出去,一多半的都是去了世界名校,比如说英国的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美国的哈佛、宾大、哥伦比亚、杜克等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的大学,都很优秀的,证明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上竞争力都非常强。虽然在这儿学的是英语类的专业,但是,大部分学生出去以后,个别学习英语教育之外,大部分都又选择学金融、会计、管理、经济,证明他们在我们这里复合的好,“英语+商务”的特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除了出国留学,还有20%多的学生在国内考研,一般比较多的是在贸大,还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外等学校。实际上就业的本科每年也就30%左右的学生,就业还是非常好的。就业的学生当中,去年28%左右的都去了金融机构,30%左右的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像普华、德勤等等。剩下的学生,政府机关、企业,国内外的跨国公司,都有。

职业规划辅导

主持人:您刚刚说我们学生就业其实是因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复合,所以学生就业的渠道一下子就打开了,门路一下子打开了,好象广阔起来了,我们既有英语学习的强势,又有着其他专业的一些商务学习的背景。所以,可能进到很多的企业,您刚刚说的四大,甚至是在国际上,都会有很多的影响力。我们学院在做就业工作,我相信肯定是不用太愁,我们学生自然会找到很多的出口。我们学院在就业工作当中,有做过什么样的举措或者有哪些努力来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职业规划,形成更好的职业规划,找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张翠萍:就业工程也是一个大工程,学生将来的出路非常重要。一般学生一入校,比如一年级、二年级,就要指导他们做人生的职业规划,不能毕业前临时抱佛脚,我们会给学生一些引导。我们专门有一个职业发展中心,有老师辅导,说到这儿我们也特别自豪,我们的黄戈林老师是辅导员,专门负责这个中心,去年她获得了全国辅导员大赛二等奖,证明了她的实力。我们也请业界的专家来进行各种指导,比如,每年毕业季我们会请政府机关、跨国公司、国内企业,甚至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老总,来到我们这儿进行事先的模拟招聘,让学生锻炼这方面的能力。本科生还有班主任,也给他们进行各种学业各方面的指导。还有,研究生层面,除了我们在校内的指导老师,还给我们的不光是专业学位的,还有科学学位的,MAMTI的学生,都聘请了校外兼职指导教师,我们现在有70多人兼职导师,他们来自政府、企业、跨国公司,他们也都是业界精英,给我们的同学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方面的指导、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当然,我们也动员所有的老师,有好机会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学校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也有人才招聘会,各种就业指导。所以,我觉得是大家一起努力。

复合型专业:英语+商务+新闻

主持人:刚刚听您讲了这么多,对于我们的专业复合型是非常感兴趣的,现在社会市场需要越来越多这样复合型的人才,您还提到了一个专业叫财经新闻专业,我们想知道,在英语学院来学习财经新闻和我去到一个新闻类的专门的院校去学财经新闻,可能我英语好一点,也可以学得很不错,很专业。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思路,我不知道我们英语学院出于怎样的考虑?我们英语的财经新闻方向有怎样的优势?

张翠萍:我们这个专业也就是想结合我们学校和我们学院的优势,来打造。我觉得它和别的纯中文类的新闻学院还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专业的复合型就在于“英语+商务+新闻”,学语言的提一些经济类的商务类的问题可能不是那么专业,但光有新闻背景,英语不太好,对外交流采访也会有困难。我们这个国际财经新闻方向实验班,和国外的大学也在合作,如美国的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他们的新闻也是不错的,我们请他们的老师来给我们学生上课。还有,我们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每年请他们财经新闻主任,在美国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教授,来给我们的学生上课。我们现在有老师也在那儿访学。我们这方面的师资都是从一些名校引进,如清华、北大,既有英语的背景,又有新闻的背景,有的还具有专业的实践经验,做过记者。我们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复合型、国际化的新闻项目,小而精,每年就招一个班,20个人左右。我们前两天,中国日报社刚刚到我们这儿来,我们两个单位本来就有合作,我们的学生在那实习。下一步我们要密切合作,人才培养加入这些国家的新闻专业性机构,给学生一种实践的机会,也请他们的老师来上实践课程,会是一个强强联合。学生的英语能力、商务的背景,再加上新闻的专业素养,这就是他的优势。

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随着我们地球村的概念的推行,可能英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成为了我们出国,哪怕是出去玩,英语都很重要了。其实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就是现在的学生,我们可能越来越培养说英语说得很好的人,很高端的人才,可是往往这样的高端人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困惑是,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的过程当中,反而学习的能力还不如学英语的能力。我不知道我们英语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是有怎样的理念,能让我们的学生进行两条腿走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着非常好的英语的沟通能力。我们学院是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或者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教育学生呢?

张翠萍:这个问题特别好。我们学英语的,非常了解,就怕学了半天英语,外语还没学好,中文也忘了,结果成了四不象。我们教学当中,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特别强调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个跨,就是跨中西。所以,他对西方的这种文化语言要学习,对于中国的绝对不能忘,老师都有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比较或对比式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要有这种跨的概念,在实践活动当中,也注意这种中外文化的交流。我举一个例子,2015年习主席去英国访问的时候也提到,两个国家要共同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个剧作家逝世400周年。我们学校从2014年底,确切来说是2015年初,就开始启动我们和英国利兹大学的合作项目,就是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400年文化遗产。我们英语学院,莎剧是有传统的,我们学生曾获过大中国区莎剧表演冠军,当时李肇星部长都来我们这儿给学生颁奖。去年我们的这个合作,正好是我带队,我非常熟悉,我们的学生和英国利兹大学的学生合演,我们的学生演改编的莎剧《仲夏夜之梦》,他们演我们汤显祖的《南柯记》,一起演出。去年是先在利兹大学首演,刘晓明大使,就是我们驻英国大使,带领使馆的其他人员,专门到利兹大学去看首演。我们两个学校的学生又一起登上了爱丁堡国际艺穗节,这是全球最大的历史悠久的国际文化节,同学在那连演八天,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又到了北京和上海进行演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戏剧界的一些专家,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我们的学生今年就有一个本科毕业去利兹大学读研究生了。这样的项目,中西文化交流,两个学校的教授互动也非常多。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人才培养,一个是课程上,一个是实践活动当中,都非常注意这一点。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像我们英语学院还有一个学生,是学校十佳学生,大学毕业后在牛津读的硕士,大学阶段(本科时)就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道德经的文章。学生一定要横跨中西文化,才能够成为文化交流的大使。

主持人:其实我发现我们的英语,除了实用之外,更多的在交流层面上更能帮助到我们,更能推动社会发展,其实就是文化。所以必须具有这样的文化底蕴。您刚刚谈到的这样的合作,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跨国的国际交流的一个项目,更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一个成果。

张翠萍:中外大学生人文交流,这个戏剧合作项目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

网友提问环节

博士研究领域

主持人:本身就是已经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了。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到了最后的网友提问的环节,有网友想向张教授请教一下,他请教的这个问题说,英语我们都知道,可能它实用性很强,它更多的是技巧、技能方面的,是一种语言技巧。对于英语专业,还要设置博士,他想问的是,在博士阶段能获得什么,能学到一些什么东西?

张翠萍:博士阶段和本科、硕士还不一样,就是你要做好研究的思想准备。就像我们的中文,里面不分得很详细嘛,也有语言学,也有文学等等,实际上英语也是这样。你学习英语本身,研究它的语言学的东西、文学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企业走出去,遇到的一些文化当中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这些都是研究的对象。包括翻译这个方向,翻译作品背后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翻译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在理论、或者在实践层面,能有哪些突破,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领域。

最后,我想说,英语学院65年多的办学历史,为国家,甚至为国际社会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举几个例子,在国内,我们部长级的校友就走出来了十几位,比如博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他曾是驻美大使、原外交部副部长。还有在国际社会,不出国你不知道贸大的学生多么国际化。201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时,发现联合国高级译员竟然有五六个全是我们英语专业毕业的,有的做了好多年,甚至几十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秘书长林建海先生是我们学院的校友,78届的。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林超伦先生,也是我们的校友,我们国家领导人访英,包括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等,他都参与接待翻译。英语学院人才辈出,现在我们也感到任重道远,一定要不忘初心,做好人才培养,(让所有毕业生)能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非常有用的人才。

主持人:很感谢张教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英语学院的辉煌的一页又一页,又看到了那么多硕果,在国际社会都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发挥着巨大的能动性。欢迎大家能够积极地报考英语学院,也希望我们的英语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好。感谢今天张教授的分享。谢谢您。

张翠萍:谢谢。欢迎大家的加入。

附:视频观看链接

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522/c116076-29291436.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