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贸大这十年:外语学院砥砺共奋进 携手谱华章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21日 编辑: liyuqing

校新闻网讯(外语学院供稿)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创建于1951年,与贸大同庚,是我国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现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优异成绩。本学科是创校时的两大奠基学科之一,也是我校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外语学院现拥有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韩)语、俄语、西班牙语、越南语、葡萄牙语、波斯语、希腊语等12个外语语种,覆盖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十年来,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学科内涵,积极开展以商务翻译实践与研究为代表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中译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守正创新,抢抓机遇,学科、专业建设获得新突破  

近十年来,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学院全面推进外语专业改造提升与实践,坚持以教学质量树立专业品牌,以优秀人才强化专业实力,以复合型、国际化为特色塑造专业形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使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协作沟通能力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多语种专业改造提升与实践”成功获选全国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12年起,外语学院在应用经济学学科下开设“商务外语”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商务外语与跨文化商务沟通方向培养了一批复合型高端人才;2018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2年,阿朝越波党支部获批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9-2021年,阿拉伯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意大利语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韩)语、法语、越南语等3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实现了学院现有的12个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或国家级、北京市一流专业的高水平发展格局。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外语学院于2014、2015年增设了波斯语、希腊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专业,新专业建设发展顺利,育人效果好,学生就业质量高。以办学历史最短的希腊语专业为例,首届(2020)毕业生10人中,有2人进入外交部,3人进入中国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4人国内外提升学历,人才培养质量得到高度认可。   

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果  

雄厚的学科底蕴化为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经过历代贸大外语人的砥砺耕耘,外语学院以商务外语与翻译为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精心打造出了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商务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鲜明的外语学科语种专业群体系。  

学院与国际贸易等优势学科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创“英语+小语种(法语、西班牙语、日语3种语言中的一种)+经贸”的培养模式,在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领域做出了重要探索,构建了一套先进的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机制,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依托“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平台,创办“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经管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俄语三语实验班),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中、英、俄三个语种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本科项目,积极探索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  

   

   

外语学院在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机制与模式,近60%的学生取得国际贸易、金融学、法律、会计等专业的双学位或辅修证书,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屡获最高奖。  

   

   

近十年来,外语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专业精、勇担当的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一百余名毕业生被外交部、商务部、安全部等国家部委录用,涌现出“淡定哥”孙世伟、战地记者余鹏、党和国家领导人翻译赵谦慧、刘琦、张韬等众多优秀青年校友,他们活跃在外交、外贸领域和国际组织的舞台,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智慧,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引育结合,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人,外籍专家16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几乎均具有半年以上的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博士化率由十年前的43.6%提高到77.8%,位居全国前列。近十年来,6人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含副主任委员2人),多人次获得北京市师德榜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除新建的波斯语、希腊语之外,所有专业均是本语种全国教学研究会和文学研究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单位,各专业均有教师担任相关学术团体的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等职务,3名教师获选国务院特贴专家。   

强化多语种优势,发挥科研与智库功能,取得高水平成果  

全面强化多语种办学优势,重点加强非通用语种建设,12种外国语言的开设使我校步入全国开设语种较多的高校之一,在财经类、综合性大学中更是名列前茅。学院于2001年以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眼光,创建了国内首个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框架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所。2017年,学院协同学校共建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由学院引导、参与的12个教育部备案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  

   

   

近十年来,积极围绕“一带一路”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在区域国别问题研究领域取得了喜人成果,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外语教学与研究对象覆盖世界五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12个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服务国家与地方建设的高水平智库平台为我国区域政策制定、外贸、外交事业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智库支持;8项研究报告获得副总理级、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为国家和北京市整体战略的规划和推进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挥翻译与翻译研究优势,组建翻译志愿者队伍  

积极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立足专业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抓手,厚植师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长期向中央国家机关、各级政府提供高端翻译服务,向各类高级别峰会提供志愿服务,为增进中外文明对话、民心相通贡献力量,外语学院已经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大型外事、外贸活动以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  

   

   

广大教师咨政研究服务国家决策,积极参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贡献智慧,打造了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的“贸大品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社区值守,59名学生在17名教师带领下,配合深圳市翻译协会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13个语种的义务在线翻译,三十余名同学参与了北京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外语志愿者服务,成为我校一张靓丽名片。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