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贸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矫克华 李梅)高校美育涵濡大学生文心

日期:2023-11-13   编辑:雪竹

高校美育涵濡大学生文心
作者:矫克华 李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09日第7版)

高校美育更要为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大学生文化精神生活,激起情绪体验、培养崇高道德情操、提升思想觉悟,激励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努力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高校美育教学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以美育人的重要价值。高校美育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艺术美等审美形态的感性形象体验达成助力大学生形成美好人格的目标。

美育包括了整个的人生观教育

美育并不仅仅是教育工具,美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蔡元培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之说。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然而,当下高校美育教学中形成了“单纯从美学角度谈美育”的纯美学学术研究范式。因此,在现代性理论视域下,审美教育要真正得以创新,必须突破“观念论美学”的局限,不断加强美育的现代教学体制建设,创新性发展大学生的审美思维。高校美育教学绝非几堂音乐、戏剧、电影、美术等审美课程能够完成的,高校美育教学课程只是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掌握了艺术美学的形式和规律,高校美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高校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来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而对于高校美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属性、功能等方面的开拓,要着重探讨论述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中国美育传统、美育境界和美育模型。特别是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古今中外审美案例赏析,帮助大学生导向个体美好心灵的养成,抵达文心涵濡的目标。

大学生追求高尚情操、美好心灵与完美人格的理想境界,是长久的永恒的,高校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学会创造美。高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要重视培育大学生对科学之美、人文之美、实践之美和创造之美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鉴赏力、表现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审美教育更加具有通达性,成为一种育人自觉和常态。

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每个学生都天生拥有爱美心灵,美育从来不是艺术教育本身,而是包括了整个人生观教育。高校美育教学承担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它可以通过启真扬善,陶冶心灵,来强化德育效应。通过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智育发展,是以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高校美育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育是全面提升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创新路径,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美育是通过感性形象体验而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过程,也就是以感性形象体验的方式向大学生美好心灵之养成这一目标进发的过程。高校美育是大学生养成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高校美育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艺术美等审美形态的感性形象体验,陶养大学生美好人格。因此,高校美育教学要把学生的主体意识修养作为培养重点,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

高校美育更要为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高校大学生文化精神生活,激起情绪体验、培养崇高道德情操、提升思想觉悟,激励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努力创造出一切美好的事物。

让大学生爱上中国美、创造中国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深厚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华文明之美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还能帮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美育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具备美好人格、拥有家国情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高校美育教学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优秀人才要求的同时,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源,在开放、融合中转化和传承是其鲜明的标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美育教学更要坚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更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让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美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使命,把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落脚到培育时代新人上来,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美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带动大学生养成崇德向善的美德,使大学生向善、向美、向未来。

中国美育传统是数千年来中华多民族生存境遇及其共同价值体系长期孕育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绵长久远的生命力。中国美育传统是由以美兴人、以美化人、以美立人、以美和天四种境界组成,目标在于文心涵濡。高校美育教学要尊重教育的规律、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之精髓有欣赏、感悟和理解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思想之激荡和灵魂之震撼。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和“如何审美”等高校美育教学所应解决的基本问题,可以通过开设理论与鉴赏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使高校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了解美,在鉴赏时感受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高校美育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拥有的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美,爱上中国美,进而创造中国美,向世界传递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还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高校美育教学中积极创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格调更加高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美育要与时俱进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美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应强调重视美育规律、美育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高校美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理论支撑。

高校美育教学,应该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充分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使教学活动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进行。同时,高校美育教学还要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人文艺术通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扎根生活、了解生活、了解艺术,在社会服务和美育实践过程中得到心智锻炼,提升美育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美育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美育教学应该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全过程培养,让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科学知识、思想理论等方方面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高校美育教学要丰富完善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学体系,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大学美育建设,必须理解、贯彻顶层设计,积极增加教学资源、创新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思想,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创新。

高校美育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并在新时代美育工作中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高校美育的创新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高校美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和现实任务。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完善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并强调高校要探索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高校美育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承担起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做好顶层设计,奋力谱写以美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矫克华系该校教授)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app.jyb.cn/zgjybapp/szb_wap/detail.html?id=1699491656192_631141&newsPaper=%E4%B8%AD%E5%9B%BD%E6%95%99%E8%82%B2%E6%8A%A5


关闭

《中国教育报》:(矫克华 李梅)高校美育涵濡大学生文心

日期:2023-11-13   编辑:雪竹

高校美育涵濡大学生文心
作者:矫克华 李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09日第7版)

高校美育更要为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大学生文化精神生活,激起情绪体验、培养崇高道德情操、提升思想觉悟,激励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努力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高校美育教学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以美育人的重要价值。高校美育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艺术美等审美形态的感性形象体验达成助力大学生形成美好人格的目标。

美育包括了整个的人生观教育

美育并不仅仅是教育工具,美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蔡元培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之说。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然而,当下高校美育教学中形成了“单纯从美学角度谈美育”的纯美学学术研究范式。因此,在现代性理论视域下,审美教育要真正得以创新,必须突破“观念论美学”的局限,不断加强美育的现代教学体制建设,创新性发展大学生的审美思维。高校美育教学绝非几堂音乐、戏剧、电影、美术等审美课程能够完成的,高校美育教学课程只是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掌握了艺术美学的形式和规律,高校美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高校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来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而对于高校美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属性、功能等方面的开拓,要着重探讨论述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中国美育传统、美育境界和美育模型。特别是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古今中外审美案例赏析,帮助大学生导向个体美好心灵的养成,抵达文心涵濡的目标。

大学生追求高尚情操、美好心灵与完美人格的理想境界,是长久的永恒的,高校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学会创造美。高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要重视培育大学生对科学之美、人文之美、实践之美和创造之美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艺术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鉴赏力、表现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审美教育更加具有通达性,成为一种育人自觉和常态。

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每个学生都天生拥有爱美心灵,美育从来不是艺术教育本身,而是包括了整个人生观教育。高校美育教学承担着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它可以通过启真扬善,陶冶心灵,来强化德育效应。通过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智育发展,是以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高校美育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育是全面提升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创新路径,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美育是通过感性形象体验而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过程,也就是以感性形象体验的方式向大学生美好心灵之养成这一目标进发的过程。高校美育是大学生养成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高校美育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和艺术美等审美形态的感性形象体验,陶养大学生美好人格。因此,高校美育教学要把学生的主体意识修养作为培养重点,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

高校美育更要为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高校大学生文化精神生活,激起情绪体验、培养崇高道德情操、提升思想觉悟,激励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努力创造出一切美好的事物。

让大学生爱上中国美、创造中国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深厚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华文明之美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还能帮助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美育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具备美好人格、拥有家国情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高校美育教学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优秀人才要求的同时,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源,在开放、融合中转化和传承是其鲜明的标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美育教学更要坚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更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让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美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使命,把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落脚到培育时代新人上来,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美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带动大学生养成崇德向善的美德,使大学生向善、向美、向未来。

中国美育传统是数千年来中华多民族生存境遇及其共同价值体系长期孕育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绵长久远的生命力。中国美育传统是由以美兴人、以美化人、以美立人、以美和天四种境界组成,目标在于文心涵濡。高校美育教学要尊重教育的规律、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之精髓有欣赏、感悟和理解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思想之激荡和灵魂之震撼。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和“如何审美”等高校美育教学所应解决的基本问题,可以通过开设理论与鉴赏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使高校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了解美,在鉴赏时感受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逐步提升审美能力。

高校美育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拥有的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美,爱上中国美,进而创造中国美,向世界传递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还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高校美育教学中积极创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格调更加高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美育要与时俱进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美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应强调重视美育规律、美育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高校美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理论支撑。

高校美育教学,应该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充分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使教学活动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进行。同时,高校美育教学还要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了解人文艺术通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扎根生活、了解生活、了解艺术,在社会服务和美育实践过程中得到心智锻炼,提升美育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美育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美育教学应该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全过程培养,让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科学知识、思想理论等方方面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高校美育教学要丰富完善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学体系,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大学美育建设,必须理解、贯彻顶层设计,积极增加教学资源、创新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思想,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高校美育教学创新。

高校美育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并在新时代美育工作中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高校美育的创新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高校美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和现实任务。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完善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并强调高校要探索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高校美育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凸显民族性和时代性,承担起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做好顶层设计,奋力谱写以美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矫克华系该校教授)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app.jyb.cn/zgjybapp/szb_wap/detail.html?id=1699491656192_631141&newsPaper=%E4%B8%AD%E5%9B%BD%E6%95%99%E8%82%B2%E6%8A%A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