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贸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中文网:(高一琼)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日期:2023-11-27   编辑:崔钥怡

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来源:中文网 2023-1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现阶段,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据较大比重,要抓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契机,提升乡村中小学生乃至乡村居民的科学素养,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多部委统筹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教育部党组围绕“组团式”帮扶总体要求,做出详细部署。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快速响应、谋划布局,充分发挥部门特长,以教育力量带动乡村教育振兴;发挥统筹优势,协调各方主体、整合各类资源;发挥人才优势,遴选优秀人员精准对接;发挥业务优势,对乡村孩子综合素养科学监测、精准校正;发挥“四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全员全程参与帮扶,开启了乡村科学教育的新局面,对于深入推进“组团式”帮扶具有很强启示意义。

要丰富资源,汇集星辰大海

优质资源做好科学教育的基础。教育部监管司协调中国科技馆、甘肃省科技馆,将“科普大篷车”开进乡村小学,给全校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实验课。五年级的刘博兴奋地说“那个会翻跟头、会跳舞的机器人征服了我,‘马德堡半球’‘液氮冻生菜’这些小游戏也让我记忆深刻。自己就像一只小蜜蜂,到处在汲取科学的花蜜”。资源重在集成、活用。

下一步,要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多资源高效整合、多对象有机衔接、多形式融合发展的“大科学教育”格局,以“组团式”汇聚合力,释放潜能。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以企业捐资、挂牌、冠名等形式,把乡村学校的科教场所、设施设备“配起来”;联动大中小学校丰富资源,畅通协同参与渠道,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请进来”;发挥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图书馆等资源集群优势,打造面向乡村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的品牌项目、专项行动,把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科教资源包等“送进来”;推动研究机构与企业、工厂加强合作,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把科普产品“产出来”、把实践基地“建起来”。

要改进教学,点亮志趣灯塔

学校在科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周建安教授,带领“智造家”科学帮扶团队,从线上的“卷毛老师的科学课堂”到线下的“三点半课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变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方便普及的科学小实验。

接下来,要以培育科学素养为主线,通过“组团式”帮扶“把脉”课程与教改,加强高质量教学供给,引领乡村学校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要通过课堂和现场实践,不断汇集完善一批走在前沿、特色鲜明的科学课程,带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升级,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手实践,在玩中学,在互动中学,拉近科学与生活经验的距离,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科学兴趣与创新意识。

要培养教师,升级引擎动力

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组团式”帮扶以来,教育部监管司实施“399领雁计划”跟岗培训计划、教学研修“启智计划”。甘肃永靖县、会宁县、靖远县选拔30名校长和90名教师,分赴上海、江苏、浙江进行90天的培训;北师大学高精尖中心设计26个主题,利用“智慧教研平台”智能诊课36节,校正三县骨干教师教学薄弱点,精准推送研修资源,补弱强优;北师大附小“送教上门”,对三县42名教师线上线下开展联合主题研训76次,一对一指导提升教学能力。

未来,要把乡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组团式”帮扶,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促进城乡要素交换,人才双向流动。要进一步完善东西部校际互联,结对指导,开展“定单式”培训、“分享式”研修,以帮带建,以扶带强,拓宽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提升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要强化面对面、手拉手、脑对脑诊断示范,培养一支“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能为乡村孩子播撒科学种子的本土教师队伍。

要利用技术,跨越山河险阻

教育数字化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消除资源鸿沟。教育部监管司聚力完善“科学教育资源”,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缝链接,以菜单自选方式供全国中小学和学生自主选择。

接下来,要持续拓展资源、完善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通乡村科学教育“最后一公里”。鼓励各地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交流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教学场景和形式,构建云课堂、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实现对乡村科学教育全过程的优化和提升;以数字化技术拓宽乡村青少年的视野,以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享受与城市一样的科学教育内容、方法和成果。

要完善机制,涵养初心情怀

乡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是保障。教育部监管司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重点帮扶指导。

下一步,要实施校际对口帮扶,通过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带动提升区域内乡村学校科学教育水平。要打造试点改革高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遴选一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在科教场所建设、校内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社会资源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科学教育实施的创新高地,建设一批科学教育精品课程、编著一批科学教育精品力作、培养一批科学教育名师、树立一批科学教育活动品牌、创建一批科学教育优质基地。

要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工作意见为总领,乘势而上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总领性文件。

面向未来,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教育“组团式”帮扶蓄势聚力,勇于破题、善于解题,持续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和新方法,为乡村青少年点亮科学的梦想,不断开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高一琼


附原文链接:

   《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http://news.china.com.cn/2023-11/26/content_116840024.shtml


关闭

中文网:(高一琼)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日期:2023-11-27   编辑:崔钥怡

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来源:中文网 2023-1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现阶段,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据较大比重,要抓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契机,提升乡村中小学生乃至乡村居民的科学素养,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多部委统筹开展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教育部党组围绕“组团式”帮扶总体要求,做出详细部署。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快速响应、谋划布局,充分发挥部门特长,以教育力量带动乡村教育振兴;发挥统筹优势,协调各方主体、整合各类资源;发挥人才优势,遴选优秀人员精准对接;发挥业务优势,对乡村孩子综合素养科学监测、精准校正;发挥“四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全员全程参与帮扶,开启了乡村科学教育的新局面,对于深入推进“组团式”帮扶具有很强启示意义。

要丰富资源,汇集星辰大海

优质资源做好科学教育的基础。教育部监管司协调中国科技馆、甘肃省科技馆,将“科普大篷车”开进乡村小学,给全校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实验课。五年级的刘博兴奋地说“那个会翻跟头、会跳舞的机器人征服了我,‘马德堡半球’‘液氮冻生菜’这些小游戏也让我记忆深刻。自己就像一只小蜜蜂,到处在汲取科学的花蜜”。资源重在集成、活用。

下一步,要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多资源高效整合、多对象有机衔接、多形式融合发展的“大科学教育”格局,以“组团式”汇聚合力,释放潜能。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以企业捐资、挂牌、冠名等形式,把乡村学校的科教场所、设施设备“配起来”;联动大中小学校丰富资源,畅通协同参与渠道,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请进来”;发挥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图书馆等资源集群优势,打造面向乡村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的品牌项目、专项行动,把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科教资源包等“送进来”;推动研究机构与企业、工厂加强合作,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把科普产品“产出来”、把实践基地“建起来”。

要改进教学,点亮志趣灯塔

学校在科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周建安教授,带领“智造家”科学帮扶团队,从线上的“卷毛老师的科学课堂”到线下的“三点半课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变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方便普及的科学小实验。

接下来,要以培育科学素养为主线,通过“组团式”帮扶“把脉”课程与教改,加强高质量教学供给,引领乡村学校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要通过课堂和现场实践,不断汇集完善一批走在前沿、特色鲜明的科学课程,带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升级,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手实践,在玩中学,在互动中学,拉近科学与生活经验的距离,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科学兴趣与创新意识。

要培养教师,升级引擎动力

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组团式”帮扶以来,教育部监管司实施“399领雁计划”跟岗培训计划、教学研修“启智计划”。甘肃永靖县、会宁县、靖远县选拔30名校长和90名教师,分赴上海、江苏、浙江进行90天的培训;北师大学高精尖中心设计26个主题,利用“智慧教研平台”智能诊课36节,校正三县骨干教师教学薄弱点,精准推送研修资源,补弱强优;北师大附小“送教上门”,对三县42名教师线上线下开展联合主题研训76次,一对一指导提升教学能力。

未来,要把乡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组团式”帮扶,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促进城乡要素交换,人才双向流动。要进一步完善东西部校际互联,结对指导,开展“定单式”培训、“分享式”研修,以帮带建,以扶带强,拓宽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提升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要强化面对面、手拉手、脑对脑诊断示范,培养一支“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能为乡村孩子播撒科学种子的本土教师队伍。

要利用技术,跨越山河险阻

教育数字化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消除资源鸿沟。教育部监管司聚力完善“科学教育资源”,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无缝链接,以菜单自选方式供全国中小学和学生自主选择。

接下来,要持续拓展资源、完善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通乡村科学教育“最后一公里”。鼓励各地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交流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教学场景和形式,构建云课堂、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实现对乡村科学教育全过程的优化和提升;以数字化技术拓宽乡村青少年的视野,以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享受与城市一样的科学教育内容、方法和成果。

要完善机制,涵养初心情怀

乡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是保障。教育部监管司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重点帮扶指导。

下一步,要实施校际对口帮扶,通过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带动提升区域内乡村学校科学教育水平。要打造试点改革高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遴选一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在科教场所建设、校内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社会资源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科学教育实施的创新高地,建设一批科学教育精品课程、编著一批科学教育精品力作、培养一批科学教育名师、树立一批科学教育活动品牌、创建一批科学教育优质基地。

要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工作意见为总领,乘势而上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总领性文件。

面向未来,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教育“组团式”帮扶蓄势聚力,勇于破题、善于解题,持续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和新方法,为乡村青少年点亮科学的梦想,不断开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高一琼


附原文链接:

   《马上评:不断开辟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http://news.china.com.cn/2023-11/26/content_116840024.s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