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

贸大这十年:中文学院十年奋进,书写新时代中文教育答卷

校新闻网讯(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供稿)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如何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人,是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不懈求索的问题。                  

2012年以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力支持学校开放型经济学科群建设,用优异的成绩书写了新时代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对接国家战略,谋划学科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致力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持续深耕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领域,积极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把握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学院立足学校发展大局,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在新文科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中文学科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2012年,学院仅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十年来,学院紧跟时代需求,稳扎稳打,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实现阶梯式发展,先后获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学院不断夯实现有本科专业和留学生本科专业建设,完善“中文+其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理论+实践”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和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别获评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近年来,学院成立“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北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和“中文写作中心”,举办“中文前沿”国际论坛,努力推动中文学科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目前,学院商务汉语教学和研究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在北京话研究、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等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学院教师教学科研劲头十足,研发出版近20种优秀的经贸汉语教材,涵盖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各个层次;近三年获得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4篇。一批教师在教学、科研阵地取得非凡建树,刘云教授的专著《早期北京话语法演变专题研究》在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夯实党建根基,强化政治引领  

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毫无疑问正是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火车头”;奋勇争先的党员教师队伍,成为书写中文教育答卷的“领头雁”。  

2021年11月,经学校党委批准,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这在学院党的建设中是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党委对学院党委十年来引领学院取得各项成绩的肯定。  

   

2012年以来,学院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学院各项事业的政治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院生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学院党委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优化党支部设置,党组织规模和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十年来共计发展200余名师生入党,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数量均从2012年的1个增至2022年的3个。  

学院持续开展“创先争优”工作,打造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至今,原学院党总支、原教工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多次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本科生党支部获评教育部第二批“双创”项目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于2022年通过教育部验收,是学校唯一获此荣誉的学生党支部。学院形成的党建带团建、党员先锋岗、微党课大赛等卓有成效的做法,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十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党员模范典型,无论是在教书育人本职工作,还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中,彰显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担当。  

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培养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012年以来,学院大力加强人才工作,编制人才规划,引进10余名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优秀应届博士生,把好教师引进“政治关”。十年来,学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通过桃李惠园专项计划、教师集中学习和新老教师“结对子”等活动,有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四个相统一”,努力锻造满足“四有”好老师标准的一流师资。  

   

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学院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大力加强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每位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院创建惠文书院,推出面向学生的前沿学术讲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生导师制”,2022年《通识教育背景下书院制改革创新》项目获批北京市级教学改革创新一般建设项目;培育辅导员工作室,开展中华诵、人文知识竞赛、传统文化节等精品活动,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实现又红又专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自2018年起还承担了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管理培养。学院从零开始摸索,着重加强思想引领,铸牢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涵盖课程体系、课外体系、管理体系、教师体系、学工体系等内容的完整的培养系统。  

近年来,学生对学院和学科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归属感越来越强,一批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位列全校前10%;一批学生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在“挑战杯”、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佳绩。  

十年来,学院培养了600余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得益于中文学科的滋养,他们中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突出的能力和长足的发展潜力,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发展大局,服务社会需求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是学院的立身之本。  

自建院以来,学院承担了全校中国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全校留学生汉语教育,建设一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目前开设中国文学与文化等3门主干课程和22门选修课,开设32学分的本研留学生汉语课程。此外,学院建立了系统化的传承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活动体系,包括中华经典作品诵读写大赛、中华诗词大会、人文知识竞赛等;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来华留学生群体。  

   

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学院建设汉语水平考试考点,面向本校及周边高校来华留学生提供汉语水平考试等社会服务;建设普通话测试中心,面向全校中外学生提供普通话测试、培训,并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组织师生面向偏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院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建设,近年来持续选派教师赴海外担任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学院还选派百余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语合中心汉语志愿者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马拉维、斯里兰卡等 20 多个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  

   

此外,学院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北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商务汉语教学研究中心为阵地,大力推动中文学科的国际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增强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中文答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