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颜色
梁文静
有人说,婴儿第一次对世界产生印象,是从看见颜色开始。
斑斓的颜色,铸造成缤纷灿烂的世界。这些色彩令人产生无穷的回忆和情感,汇成独特温柔的色识,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个个印象。
于是我们与颜色谱写的故事,就此展开。
当春雨洗刷尽暮冬孤独的枝桠,霁绿已经悄然染上树梢,树梢的倒影在湖面泛起涟漪,整个惠园都被葱茏的绿意包围。学生们踏着春色进入教室,新的一天从新知识的学习中开始。图书馆已经座无虚席,宁远博学空闲的教室被自习的学生占据,在虹远的楼道里,也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外语朗读声。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句话在惠园学子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青年应当是这副模样,以青春作底色,绘上奋斗的色彩,与时代相辉映,与祖国共奋进。
中国印象,是翠青掺杂,描绘虹膜般的色彩。我们的眼睛看见新绿、月露和延绵不绝的青春,那些染在生命深处的奋斗和拼搏,初露锋芒时,便夺得千峰翠色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碧蓝的苍穹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伫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五光十色的店铺填满楼间的缝隙,街道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回顾这四十年来的风雨历程,我们见证了蓄势待发的雄安新区、活力四射的粤港澳大湾区、经历过17级台风也安然无恙的港珠澳大桥,中国发展的速度令全世界叹为观止。与改革开放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从不惧怕走到何方,因为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湛蓝的天空。
中国印象,是靛蓝脱茧,渲染成斑斓与盛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在万里长空俯视祖国大好山河,入目尽是美景。
我见过新年时节每家每户的红灯笼,明晃晃的焰火映在对联、窗花、福字上,孩子老人穿着红色的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我见过忠义英勇的红色脸谱,听过抑扬顿挫的戏腔;我见过端庄磅礴的宫殿,雕栏玉砌和室内物件皆为展品,从彩陶到瓷器,从唐宋绘画到明清织绣,从红墙碧瓦到朱漆大门,一定能看见绛红色的展品。红色早已流进了中国人的血脉里,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灵魂。
中国印象,是朱砂倾齑,勾勒出天幕的轮廓。红色是平安,是喜庆,也是祥瑞,它以勇敢、顽强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有很多种印象,有些在书里,有些在网上,有些口口相传,但最真实的中国印象来自自身的感受,如婴儿需亲眼看见斑斓的色彩,才感受到世界的缤纷灿烂,人们需看见这幅绘满了不同色彩的中国画卷,才能体会到中国之精彩纷呈。
如果说世界上本无色识,有了欣赏,便有了颜色。我则说,世界上本无印象,有了见证,便有了坚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