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在灯火明灭间悄悄走远,又是一年毕业季匆匆来临。惠园里的阳光和雨露滋养了成长的小鸟,如今他们羽翼丰满,即将展翅飞向更加广阔的天际。这个夏天,我们不说再见,就让画面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怀着期待与感动共同拥抱灿烂的明天。祝愿每一个从惠园走出的贸大人都能坚守梦想、不忘初心,努力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党委宣传部与招生就业处联合推出“2019年优秀毕业生专访”专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李义举:潜心学术,不问西东
记者 杜蓓
李义举,金融学院2016级金融学(货币政策方向)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在校期间负责和参与研究项目课题3个,共发表5篇CSSCI核心期刊,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2018年11月论文《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应》入选中国金融学年会宣讲。因为发表论文的篇数达到毕业要求,提前一年获得博士生毕业资格,即将前往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善于宏观研究,撰写论文,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能够使用Matlab编写基础程序,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这是李义举在简历中的自我评价。在贸大求学三年,他坚持不懈,心无旁骛,以沉静之心做研究,成就了简历上这一份自信从容。
兀自求索,以坚持描绘宏图
对李义举而言,选择读博深造不曾伴随辗转反侧的纠结,而更像是一种顺理成章。“读研时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当时临近毕业没有怎么为工作准备,于是就决定读博了。”谈及读博的选择,他淡淡地说道。于是至此三年,李义举专注学术研究,心无杂念,不问西东。
博一一年,李义举没有成功发表一篇论文。伴随着一次次被拒绝的压力,他时常一篇论文反复修改数十遍,并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有时压力太大就去操场上跑步,买一瓶冰水,想着着急也无济于事,于是就平静下来了。这便是读博最大的困难。”李义举谈道。当没有一篇论文顺利发表,而新的论文又毫无思路时,压力随之而来。这时很多人会产生质疑,会心念放弃。“这是一段必然的过程,努力坚持下去就好了。但是太多同学在这期间选择放弃,真的很可惜。”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李义举也从未质疑自己的选择。他心无杂念,潜心学术,一步一步坚持了下去。
正是得益于前期丰厚的积淀,在博二下学期李义举迎来了发表论文的井喷式时期。仅博二一年,他就成功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专注写论文的时期总是紧张忙碌的,合理规划时间就显得极为重要。李义举会提前制定每一天的目标,并竭尽全力去完成,每日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会激励着他不断前行。直到现在,当描述自己最完美的一天时,他仍会这样说:“最完美的一天就是完成当日目标的一天。”
心无旁骛,走过学术空窗期;厚积薄发,坚持每日向前行。李义举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走得义无反顾又脚踏实地。他从没有感到自己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也没有认为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在他看来,最纠结的选择就是论文的选题,最完美的论文就是还未写就的下一篇。回顾这三年,李义举未觉艰难困苦,反道一切顺利。
贸大相伴,以交流成就自我
“在贸大三年,我在专业上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这得益于贸大优秀的老师以及丰富的学术资源。贸大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我进步的沃土,我在性格方面也因师门的优秀风气比入学之初更为沉稳。”谈及在贸大读博三年的变化,李义举这样总结。在贸大读博期间,他担任六次本科生及研究生助教,与老师、同学定期进行学术研讨,这些经历让李义举在学术研究方面获益匪浅。
博士期间担任一次助教就可以达到学校的要求,李义举却担任了六次。他坦言,助教的工作可以将大块的时间分隔开,使他不至于终日沉溺在论文的写作中,算得上忙里偷闲。不过,担任助教的经历也让他得以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学生以及看待问题的不同思路。“在担任助教期间,我遇见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他们提出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启发。在查阅资料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也得到了提高。”
做助教之外,李义举还十分重视与老师、同学进行学术研讨。博士时期学院会定期举办师门讨论班,以促进博士生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思维的碰撞。师门班的讨论不仅为李义举的学术研究带来启发,还有效缓解了压力,同时定期汇报项目进程也对他进行了及时的督促。回顾学术研究的历程,他总结道:“博士期间对于文献的大量阅读是创新的基础,自己制定的计划与师门讨论班的定期举行都督促我打好研究的基础。”
无论是担任助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是定期交流进行学术思维的碰撞,李义举在自我求索之余,以交流的方式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三年读博,他兀自探求,以坚持到底的决心一路前行;身处贸大,他积极交流,以开放互助的精神成就自我。面对困难,李义举一贯冷静沉着,坚守最初的选择,心无杂念,坚持到底,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他的眼中没有辉煌的过去,只有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