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后中美贸易将走向何方?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9-12-06)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美贸易谈判仍在继续,谈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在特朗普表示他不排除协议签署推迟到美国总统大选后的可能之后,这是中国再次安慰被特朗普吓坏了的投资者。不过北京同时强调,只有美国削减关税,才能签署协议。华盛顿早些时候表示,美国不急于与中国达成协议。
而将对中国商品实行新一轮关税的12月15日已经为期不远。几个星期以来人们一直期待美中两国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的问世。其内容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自然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为了达成协议至少不应出现任何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或者增加现有关税,或者继续征收新的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直接回答是否会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的问题。但是,特朗普指出,12月15日“可能会发生某些事情。”
华盛顿也不否认谈判正在进行中。美国财长斯蒂芬·姆努钦周四对记者说,双方副首席谈判代表保持密切联系。但是姆努钦强调,美国没有规定达成协议的严格期限。按照姆努钦的说法,这正是特朗普所说的协议可能在美国总统大选后签署的意思。美国财长指出,对于美国而言,重要的是不仅要达成协议,而且要达成“正确”的协议。因此,没有必要在时间上设限。
然而,12月15日日趋逼近,这让两国观察家和投资者都感到不安。美国计划于12月15日对16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5%的关税。根据佩珀斯通集团(Pepperstone Group Ltd.)的分析结果,若果真如此,S&P500指数将立即下降2%。佩珀斯通集团警告说,人民币、韩元、甚至澳元的价格都会下跌。关税涵盖各种消费产品。特朗普一再表示,即使征收关税,也不会影响美国人过圣诞节,因为所有零售商已经提前在仓库里堆满了中国产品。
但是,一旦加征新的关税可能会破坏双方谈判人员所做的一切。首先,中国一再强调,只有美国按比例降低关税,才有可能签署协议。贸易紧张局势的任何升级都会使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变小。现在距12月15日已经为期不远,在此期间贸易谈判不可能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情况可能还会变得更糟。
王志民所长说:“若是原定于在智利举行的APEC会议如期进行,或许此时已早已顺利达成协议。而且特朗普及其团队一贯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来达成目的,经常在签署协议前夕突然增加条件。所以说其中存在的变数太多,充满不确定性。目前距离15日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我想出现利好变数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还有可能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因为双方在政治领域已经形成了对峙状态。”
王志民专家进一步解释说,一切都将取决于双方准备相互让步的程度。
他说:“大家能否都做出让步妥协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中美贸易谈判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在干涉中国方面的举动,使中方难以接受。同时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也让特朗普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美国通过的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的法案,不仅对中美谈判毫无益处,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近来美国在统治阶层似乎对遏制中国达成了共识,此次也只有极少数人反对通过干涉中国的两项法案,包括打压华为、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都是基于政治动机。所以我个人认为,近期中美双方的互信度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签署协议造成不利影响。本来第一阶段协议已经基本拟定,应该说达成的可能性极大。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很难判断最终是否能够签署协议。”
彭博社早些时候援引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到目前为止,如何为中国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提供担保,以及根据临时协议美国愿意降低多少关税,仍未解决。同时,中方正在采取迎合美国的措施。中国财政部周五表示,中国在某些情况下取消对美国猪肉和大豆进口的关税。中方表示,关税豁免将根据进口商的申请进行处理。目前对美国猪肉和大豆的关税为25%。
附:原文链接:http://sputniknews.cn/china/20191206103018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