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国内合作办公室 供稿)国内合作办公室于2019年11月成立,其前身是校区建设办公室。成立以来,国内合作办公室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克服疫情影响,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向高质量发展;以强化合作育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聚焦学校大事,圆满完成70周年校庆工作;强化规范性办学,完成非学历教育管办分离与整改,推进异地研究院规范性建设;解决民生难题,协助解决教工子女入托,推动大中小一体化发展。
教育脱贫攻坚写下奋进之笔。学校自2013年开始承担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专项扶贫任务。多年来,学校将“精准”作为核心要求,强化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经过努力,2019年4月,助力勐腊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学校设立有教育扶贫委员会、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赴一线;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选派9名干部、16名教师和48名研究生开展挂职支教;为当地3所学校建设远程直播智慧教室;为勐腊县引进帮扶资金、购买农产品;培训西双版纳州党政干部、勐腊县乡村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700余人;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37门“微专业”课程;为1800余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举办培训;捐赠图书9.7万册;合作成立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老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在勐腊县脱贫摘帽后,坚持“四个不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2022年,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和人才振兴战略,与河北易县中学、山西兴县友兰中学建立县中托管帮扶关系。
对口支援工作迈上新台阶。学校持续推进与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海南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的对口援建工作。共选派10名干部、1名学科带头人、53名教师、2名博士生开展挂职支教活动;接收8名干部、22名教师和127名本科生来校进修、学习;录取定向博士生;通过“慕课西行”形式提供36门优势课程;成立中国(新疆)边境贸易研究中心、海南省公司治理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拓展国内合作渠道,东西南北战略布局全面擘画。学校先后与山东省、山西省、云南省等79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及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创建良好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先后成立成都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贵州分院等,与青岛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共同形成了覆盖“东南西北”的办学布局,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规范非学历教育办学活动。成立非学历教育领导小组,完成“管办分离”与非学历教育整改。2022年,学校站位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社会需求,在严格做好非学历教育整改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自招、自办、自管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60项,培训人次达12000人。学校优势特色延伸至社会,满足企业员工、社会普通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聚焦民生工程,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建设。2019年,学校与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国资中心惠新里贸大幼儿园。2020年10月,新的幼儿园(普惠制幼儿园)正式开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持续推进与附中、附小的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