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 “双一流”建设大局 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校新闻网讯(人力资源处供稿)学校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处在学校党政班子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及职能部门大力配合下,立足学校发展特色,深刻学习领会上级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在传统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创建我校科学管理、运行高效、效益突出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经过七年的发展,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员的归属感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水平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竞争力优势明显;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高层次人才工作获得突破;多元用人体系效果凸显,考评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薪酬激励体系更加完善,教职工收入逐年稳定增长。这些成效的取得,为学校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及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公平公正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员工归属感
过去七年,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首先,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我校专门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等,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主任委员,全面负责人才工作统筹规划、政策研究、宏观管理,从学校决策层面上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其次,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议事规则,规范议事程序。重要人才引进、重点项目申报等工作,必须经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后报送材料;再次,健全党管人才督促落实机制。制定和颁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贯彻落实<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等重要文件。将师德教育纳入教职工各类培训,将师德考核纳入到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各类奖项选拔推荐、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等工作中,切实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过去七年,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具体管理措施都进入改革关键期、集中期、开拓探索期。上级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创新人力资源体制机制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我校认真学习领会上级部门一系列文件精神,对涉及教师师德建设、教师引进与培养、教师分类管理与聘任、教师考核和评价、职称晋升、党政教辅人员职业晋升通道、薪酬激励机制、人员流动和退出机制、外聘人员管理体制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进行了机制和体制方面的新一轮建设,对原有相关人力资源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自2010年至今共计新订或修订了25项相关制度,目前正在加紧修订《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岗位设置与考核办法》、《岗位薪酬发放办法》等文件,初步拟定《其他专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进一步加大我校人事制度建设力度。
加强人才统筹规划,构建长效引智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师资队伍竞争力
过去七年,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统筹规划,不断改进各类人才引进规则,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合理规划编制职数,通过创设大评委制等引才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布局,使各类人员队伍更加合理,同时也保障了“双一流”建设招才引智的发展空间。自2010年7月至今,学校共招聘引进各类编制内人员533人,其中教师321人、行政人员141人、辅导员31人、其他专技40人。此间共计退休379人,共计入站博士后124人,教职工净增154人。截至2017年8月底,我校共有在职职工1671人,其中专职教师科研人员912人,占比55%;行政管理人员401人,占比24%;辅导员59人,占比3%;其他专技106人,占比6%;工人94人,占比6%;博士后64人,占比4%;人才中心(待岗、内退)35人,占比2%。总体上,教职工平均年龄更加年轻,学历层次和教育背景更加优良,人力资源整体结构实现了良性更替。
过去七年,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统筹领导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2012年召开第三次人才强校会议,多次召开各层级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不断加强构建与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不断落实“人才特区”政策,加强对年薪制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将人才引进工作与我校学科发展特色及学校发展定位结合起来,避免因人才需求定位不准而造成的“大材小用”、“大才错用”等人才不适用现象。在人才招聘引进方面,我处对各学院师资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合生师比数据确定拟引进人才的学科方向和引进人数,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和预判性。在人才招聘引进过程中,由学院党委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并签署是否同意引进意见;由人力资源处对外单位调入的引进人才进行查档和政审,确保引进人才政治合格。自2010年7月至今,共引进16名正高级国内成熟学者或专家,包括引进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教授、国内审计领域研究专家陈汉文教授等多名学者。从海外知名高校招聘年薪制教师67名,外籍教师33人,外国专家47人。学校进一步加大师资国际化培养力度,要求评定高级职称必须有海外研修经历,2010年7月至今,152名教师或管理人员通过“访问学者”等各种项目去海外访学交流。通过以上措施,全校师资队伍中知名学者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优化培育发展体系,实施人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突破
过去七年,逐步破除了制约各类人才发展的各种障碍,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自2010年7月至今,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千人计划”1人,“政府特殊津贴”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4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2人(总人数39),北京市教学名师12人,“会计名家培养工程”2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共有136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282名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27名教师获得王林生奖教金;64名教师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称号。6名教职员工分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些奖项的获得和入选,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办学声誉。
过去七年,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注重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人才储备体系初步建立。学校出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拨付专项资金,加大奖励力度,设立“惠园特聘教授”、“惠园杰出学者”、“杰出青年学者培育计划”和“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等人才体系,对高层次人才培育对象给予全方位支持,帮助其快速成长。目前已有5名教师入选“惠园特聘教授”,6名教师入选“惠园杰出学者”,60名教师入选“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29名教师入选“杰出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通过以上人才培养储备计划,逐步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复合教育背景、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初步建立了以学科建设领军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梯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育储备体系。
建立多元用人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积极性
过去七年,不断坚持动态管理原则,注重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努力破除制约特殊人才发展晋升的桎梏。注重通过兼职用工、外聘用工方式吸纳高质量人才资源,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工作的灵活性。人才服务方面,学校建立常规协调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绿色通道,加强机关职能部门人才培养和引进事务的工作协同力度,简化程序,主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人力资源处设立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全面负责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服务流程;学院探索实施人才工作联络人制度,用人单位指定专人协助办理具体手续与后续跟踪,实行高层次人才“1对1”全程服务。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人才引进方面的协调机制,健全校院两级人才管理机制,提升具体用人学院在人才引进管理中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
过去七年,不断改进完善教职工考评体系和奖惩体系,考评体系更加灵活柔性。目前《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岗位设置与考核办法》已经多次讨论修改即将出台。学校将发挥评价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市场、第三方专业组织等其他评价主体的意见建议。在内部考评中,综合考虑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综合贡献因素。针对教师学科研究侧重不同,推进分类评价: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可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类人才强调社会评价。学校将坚持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制定考评指标体系,不断推进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员工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提升了全校人员幸福感
过去七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职工薪酬等各项福利待遇,提出并实现教职工收入逐年稳定增长的目标,为学校教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力资源处在符合上级劳资政策的框架内,经过认真学习调研,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整工资结构、加大绩效奖励力度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收入水平。从2010年至今,5次调整在岗教职工岗位酬金标准,教职工平均薪酬水平实现整体翻番,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校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薪酬制度,通过优化薪酬结构,增设“考勤绩效”、“双一流绩效”、“部门津贴(原扶贫款)”、“共享改革成果补贴”等措施,在实现稳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确保学校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教职员工。
作为一所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我校人力资源工作必须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锐意进取,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创新动力,积蓄后发优势,为我校“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今后,人力资源工作将通过适度放权,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人才引进管理措施;集聚优势资源,在部分学院试点依托学科建设,集聚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上下联动,充分认识到人才强校的重要作用,形成全校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人才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不断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事业留人,不断打造公正平等、创新发展的工作环境;通过感情留人,不断营造团结和谐、见贤思齐的文化环境;通过待遇留人,不断创造稳定增长、优势突出的待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