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贸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金融时报:(邱兆祥)以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8-09-10   编辑:杜承泽

金融时报:(邱兆祥)以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间:2019-9-10 )

深化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业只有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强基固本,获得自身的发展。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牢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宗旨,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必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适应和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金融是因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其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则又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功能而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货币资本是实体企业的“第一和持续推动力”,决定着企业的启动及持续运转。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量的高低和供给资金的能力,是实体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极为重要的因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关乎着实体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助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新时代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使命、新要求。

1、优化发展理念,重建绩效评价体系。   

2、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努力加快建设 现代金融体系。

4、扩大金融开放 提升竞争力。 
5
、大力促进科技 与金融的深度结合。 
6
、打好防范金融风险 的攻坚战。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问题,需要从深化金融改革中寻找解决的途径。金融要发展,服务质量要提高,关键是要抓好深化金融改革,改革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健全,金融运行安全,金融发展具有创新活力,金融服务产品丰富,供给均衡,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广为覆盖的金融服务。那么,着眼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深化金融改革,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优化发展理念,重建绩效评价体系。在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也需要相应转变,应把发展目标更多地与“质量”“效率”等概念挂钩。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都需要从过去重规模、重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向“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树立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发展理念。金融业应按照新的重质量、重效率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把服务质量效率指标放在优先位置。优化发展理念和构建新的业绩考核体系有助于引领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金融改革则应立足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重心而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二,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业只有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强基固本,获得自身的发展。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牢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宗旨,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应着重抓好“两个优化”: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货币政策的指引作用,引领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二是优化融资结构。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通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竞争与互补,形成促进金融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源动力。

第三,要努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要构建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我国已建成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但还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的重点是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金融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要有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重要条件和制度保障。只有形成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增长动力的新要求,才能顺应全球科技进步和组织方式的新变革,进而为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要扩大金融开放提升竞争力。要积极稳妥推进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我国金融业应通过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的步伐。

金融是竞争性的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必定会带来更多的竞争,这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助推我国金融向高质量发展。

第五,要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科技与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二者的深度结合,一方面能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实现金融服务的科技化。我国现阶段,金融科技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金融,即信息技术与金融以“数字”为结合点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数字金融。当今世界正在加速向以数字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发展。金融业在向高质量发展 转化的过程中,在加强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促进金融技术化发展,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潮流的应势之举。金融技术化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有助于打破时间、空间和成本的制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范围、效率和精确度。

第六,要打好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中国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因此必须重点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风险要靠“防”,更要靠“改”,深化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改革的推进能通过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堵住体制上的漏洞,从根本上遏制住金融风险的孳生和蔓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附原文链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ll/gdsj/201809/t20180910_145769.html

关闭

金融时报:(邱兆祥)以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日期:2018-09-10   编辑:杜承泽

金融时报:(邱兆祥)以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时间:2019-9-10 )

深化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业只有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强基固本,获得自身的发展。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牢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宗旨,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也必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适应和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金融是因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其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则又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功能而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货币资本是实体企业的“第一和持续推动力”,决定着企业的启动及持续运转。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量的高低和供给资金的能力,是实体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极为重要的因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关乎着实体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助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新时代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使命、新要求。

1、优化发展理念,重建绩效评价体系。   

2、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努力加快建设 现代金融体系。

4、扩大金融开放 提升竞争力。 
5
、大力促进科技 与金融的深度结合。 
6
、打好防范金融风险 的攻坚战。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问题,需要从深化金融改革中寻找解决的途径。金融要发展,服务质量要提高,关键是要抓好深化金融改革,改革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健全,金融运行安全,金融发展具有创新活力,金融服务产品丰富,供给均衡,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广为覆盖的金融服务。那么,着眼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深化金融改革,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优化发展理念,重建绩效评价体系。在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也需要相应转变,应把发展目标更多地与“质量”“效率”等概念挂钩。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都需要从过去重规模、重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向“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树立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发展理念。金融业应按照新的重质量、重效率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把服务质量效率指标放在优先位置。优化发展理念和构建新的业绩考核体系有助于引领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金融改革则应立足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重心而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二,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百业兴则金融强,金融业只有通过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强基固本,获得自身的发展。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牢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宗旨,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应着重抓好“两个优化”: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货币政策的指引作用,引领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二是优化融资结构。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通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竞争与互补,形成促进金融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源动力。

第三,要努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我国金融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要构建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我国已建成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但还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的重点是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金融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要有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重要条件和制度保障。只有形成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增长动力的新要求,才能顺应全球科技进步和组织方式的新变革,进而为金融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要扩大金融开放提升竞争力。要积极稳妥推进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我国金融业应通过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的步伐。

金融是竞争性的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必定会带来更多的竞争,这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助推我国金融向高质量发展。

第五,要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科技与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二者的深度结合,一方面能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实现金融服务的科技化。我国现阶段,金融科技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金融,即信息技术与金融以“数字”为结合点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数字金融。当今世界正在加速向以数字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发展。金融业在向高质量发展 转化的过程中,在加强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促进金融技术化发展,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潮流的应势之举。金融技术化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有助于打破时间、空间和成本的制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范围、效率和精确度。

第六,要打好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中国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因此必须重点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风险要靠“防”,更要靠“改”,深化改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改革的推进能通过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堵住体制上的漏洞,从根本上遏制住金融风险的孳生和蔓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附原文链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ll/gdsj/201809/t20180910_145769.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