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贸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国际商报》(吕越):春山可望,国际经贸合作向新而行

日期:2023-02-21   编辑:王峥

(来源:《国际商报》2023-02-15)

2月中的北京,冬寒渐去,“七九”的风中,春意萌动。

位于东长安街2号的商务部,一连传来了两个好消息: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两个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方案也新鲜出炉。

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无论是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的印尼,抑或是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都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好伙伴,与中国的双边互利合作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要全面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作用,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一年多后,愿景照进现实,两份蓝图绘就。以之为指引,商务部会同福建省人民政府,依托中印尼和中菲“两国双园”项目,深化与两国地方经济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为落实党中央部署,在1月30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被列为2023年商务工作的六大重点之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以两个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设立精彩开年,中国国际经贸合作将从深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潜力、探索对外投资合作新领域、稳步拓展开放合作新平台等多个维度,做好“新”文章,奋进新时代。

新潜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安全、便捷、舒适!”1月24日,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搭乘西非首条电气化轻轨——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的首发列车时,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条轻轨全长13公里,由中国土木承建,是西非第一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用的全产业链的电气化城市轻轨交通项目。通车后,原本1小时的平均通勤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彻底改变拉各斯都市面貌,成为尼日利亚国家新名片。

中国土木总经理陈思昌表示,中国土木将继续优质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为“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更加繁荣、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加宽广作出更多贡献。

这正是2022年以来,各方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9.7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总额的17.9%;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22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5514份,完成营业额849.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296.2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4.8%和51.2%。

这一趋势在2023年将愈加明显。一系列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速建设、“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涌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快速升温。

哈萨克斯坦是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新年伊始,位于努尔苏丹的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中哈“友谊之路”,已建成通车的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国家道路交通网重要工程。

中国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全长约34公里,合同金额为1.69亿美元。建成后,首都的环城公路将全线贯通,实现与现有国际高速公路网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沿线过境物流效率,有效缓解市内交通拥堵。

除了上述项目,新兴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还有两个项目:梅布公路项目和卡麦公路项目。这三条公路的建设总里程715公里,总造价8.33亿美元,是“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新经济政策成功对接的代表工程。

“新的一年,新兴集团将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深耕哈萨克斯坦、贝宁、科特迪瓦现有市场,扩展辐射中亚、非洲区域,探索开发东亚区域。同时,积极承揽市政交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医疗设施、电力设施、政府机关办公楼等标志性设施和新能源绿色经济项目,扩大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张建信心满满。

展望202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导吕越表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将呈现两个新增长点:一是数字化。中国正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形成了更多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型服务贸易模式,数字化领域将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二是绿色发展。近几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了务实成效。未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将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新领域:对外投资合作攀高向上

2022年,中国对外投资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增长5.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424.9亿元,增长4.3%。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

1月份起,一系列对外投资项目签约纷至沓来:陕建安装集团中标孟加拉国天然气管道EPC项目、中设集团签约巴林锡特拉东保障房项目、国机重装签订印尼锡冶炼与锡材生产线EPC项目、中机国际签约智利Cala Morritos 200兆瓦备用电厂项目

与此同时,新的投资意向也在酝酿和萌芽。2月8日,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发出一份邀请函:中海协拟组织商务考察团,于3月3日-17日访问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四国,对新能源、传统能源、农业、食品加工、金融科技、电动车、仓储物流等多领域进行考察,并与各国政府官员、社会机构负责人、企业家等共同探讨和捕捉合作新机遇。

对此,吕越表示,“2023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重要机遇,对外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特别是对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投资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推动中国对外投资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吕越进一步谈到,当前,在中国企业对绿色低碳能源的对外投资中,光伏和风电投资占比呈上升态势。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中,水电项目占绝对优势。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汽车制造业占比最多,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接下来,中国企业应如何拓展对上述两个领域的投资空间?吕越给出了以下建议:

在绿色能源对外投资领域,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展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对外投资,探索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依托中国-东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东欧、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合作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核电、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相关技术人才的合作培养,助力开展能力建设、政策、规划、标准对接和人才交流。

在高端装备对外投资领域,一方面,深入推进企业高端装备创新发展,推动先进电子装备、智能成套装备、高性能医疗装备等重点关键装备的技术突破和水平赶超,提高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资金更多流向高端装备对外投资领域,尤其是扩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规模。

新平台:开放合作多轮驱动

“丝路电商”是按照“一带一路”倡议,与伙伴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和新亮点。

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合作,截至目前,已与29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五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及区域的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丝路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

兔年春节前夕,在作为上海网上年货节“丝路电商”直播专场活动的“品年味 汇全球”虹桥品汇丝路电商年货节上,来自巴西的精品咖啡豆、越南的紫衣腰果、巴基斯坦的盐灯、俄罗斯的伏特加等10多个伙伴国的“洋年货”亮相即“圈粉”,很快就填满了网友们的“年货购物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正在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2022年,虹桥品汇建成了上海国际友城港和直播电商基地两个重要的子平台。目前,3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丝路电商”伙伴国的近5000种商品入驻虹桥品汇。未来,虹桥品汇还将丰富保税展示功能,拓展跨境电商模式,开设“丝路电商”线上国家馆,为“丝路电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便利。

除了“丝路电商”,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近年来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于2021年印发的《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提出,打造绿色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建区企业推动区内产业绿色化,建设绿色低碳型园区;帮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能耗物耗,提升合作区绿色发展水平。同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也提到,建设数字化境外合作区。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参与科技研发型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境外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合作区和产业集群,构建跨国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

此外,2023年,中国还将继续积极商签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合作文件,为对外投资开放合作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达31个,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全面展开合作。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Sgj8ZoDz2z3CFcEeVHapQ

关闭

《国际商报》(吕越):春山可望,国际经贸合作向新而行

日期:2023-02-21   编辑:王峥

(来源:《国际商报》2023-02-15)

2月中的北京,冬寒渐去,“七九”的风中,春意萌动。

位于东长安街2号的商务部,一连传来了两个好消息: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两个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方案也新鲜出炉。

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无论是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的印尼,抑或是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都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好伙伴,与中国的双边互利合作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要全面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作用,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一年多后,愿景照进现实,两份蓝图绘就。以之为指引,商务部会同福建省人民政府,依托中印尼和中菲“两国双园”项目,深化与两国地方经济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为落实党中央部署,在1月30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被列为2023年商务工作的六大重点之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以两个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设立精彩开年,中国国际经贸合作将从深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潜力、探索对外投资合作新领域、稳步拓展开放合作新平台等多个维度,做好“新”文章,奋进新时代。

新潜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安全、便捷、舒适!”1月24日,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在搭乘西非首条电气化轻轨——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的首发列车时,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条轻轨全长13公里,由中国土木承建,是西非第一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用的全产业链的电气化城市轻轨交通项目。通车后,原本1小时的平均通勤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彻底改变拉各斯都市面貌,成为尼日利亚国家新名片。

中国土木总经理陈思昌表示,中国土木将继续优质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为“一带一路”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更加繁荣、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加宽广作出更多贡献。

这正是2022年以来,各方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9.7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总额的17.9%;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22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5514份,完成营业额849.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296.2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4.8%和51.2%。

这一趋势在2023年将愈加明显。一系列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速建设、“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涌现⋯⋯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快速升温。

哈萨克斯坦是最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新年伊始,位于努尔苏丹的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中哈“友谊之路”,已建成通车的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是哈萨克斯坦国家道路交通网重要工程。

中国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哈萨克斯坦首都西南环城公路项目全长约34公里,合同金额为1.69亿美元。建成后,首都的环城公路将全线贯通,实现与现有国际高速公路网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沿线过境物流效率,有效缓解市内交通拥堵。

除了上述项目,新兴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还有两个项目:梅布公路项目和卡麦公路项目。这三条公路的建设总里程715公里,总造价8.33亿美元,是“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新经济政策成功对接的代表工程。

“新的一年,新兴集团将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深耕哈萨克斯坦、贝宁、科特迪瓦现有市场,扩展辐射中亚、非洲区域,探索开发东亚区域。同时,积极承揽市政交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医疗设施、电力设施、政府机关办公楼等标志性设施和新能源绿色经济项目,扩大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张建信心满满。

展望202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导吕越表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将呈现两个新增长点:一是数字化。中国正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形成了更多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型服务贸易模式,数字化领域将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二是绿色发展。近几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了务实成效。未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将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新领域:对外投资合作攀高向上

2022年,中国对外投资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增长5.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424.9亿元,增长4.3%。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

1月份起,一系列对外投资项目签约纷至沓来:陕建安装集团中标孟加拉国天然气管道EPC项目、中设集团签约巴林锡特拉东保障房项目、国机重装签订印尼锡冶炼与锡材生产线EPC项目、中机国际签约智利Cala Morritos 200兆瓦备用电厂项目

与此同时,新的投资意向也在酝酿和萌芽。2月8日,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发出一份邀请函:中海协拟组织商务考察团,于3月3日-17日访问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四国,对新能源、传统能源、农业、食品加工、金融科技、电动车、仓储物流等多领域进行考察,并与各国政府官员、社会机构负责人、企业家等共同探讨和捕捉合作新机遇。

对此,吕越表示,“2023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重要机遇,对外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特别是对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投资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推动中国对外投资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吕越进一步谈到,当前,在中国企业对绿色低碳能源的对外投资中,光伏和风电投资占比呈上升态势。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中,水电项目占绝对优势。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汽车制造业占比最多,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接下来,中国企业应如何拓展对上述两个领域的投资空间?吕越给出了以下建议:

在绿色能源对外投资领域,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展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对外投资,探索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依托中国-东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东欧、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合作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核电、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相关技术人才的合作培养,助力开展能力建设、政策、规划、标准对接和人才交流。

在高端装备对外投资领域,一方面,深入推进企业高端装备创新发展,推动先进电子装备、智能成套装备、高性能医疗装备等重点关键装备的技术突破和水平赶超,提高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资金更多流向高端装备对外投资领域,尤其是扩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规模。

新平台:开放合作多轮驱动

“丝路电商”是按照“一带一路”倡议,与伙伴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和新亮点。

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合作,截至目前,已与29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五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及区域的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丝路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

兔年春节前夕,在作为上海网上年货节“丝路电商”直播专场活动的“品年味 汇全球”虹桥品汇丝路电商年货节上,来自巴西的精品咖啡豆、越南的紫衣腰果、巴基斯坦的盐灯、俄罗斯的伏特加等10多个伙伴国的“洋年货”亮相即“圈粉”,很快就填满了网友们的“年货购物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正在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2022年,虹桥品汇建成了上海国际友城港和直播电商基地两个重要的子平台。目前,3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丝路电商”伙伴国的近5000种商品入驻虹桥品汇。未来,虹桥品汇还将丰富保税展示功能,拓展跨境电商模式,开设“丝路电商”线上国家馆,为“丝路电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便利。

除了“丝路电商”,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近年来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于2021年印发的《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提出,打造绿色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建区企业推动区内产业绿色化,建设绿色低碳型园区;帮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能耗物耗,提升合作区绿色发展水平。同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也提到,建设数字化境外合作区。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参与科技研发型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境外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合作区和产业集群,构建跨国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

此外,2023年,中国还将继续积极商签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合作文件,为对外投资开放合作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达31个,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全面展开合作。

附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Sgj8ZoDz2z3CFcEeVHapQ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