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疫情防控,惠园学者有话说②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08日 编辑:

首都高校在行动 | 疫情防控,惠园学者有话说②

(来源:《现代教育报》学习强国 2020-04-0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学科智库平台,聚焦疫情防控和“后疫情时期”经济形势和社会治理,全力开展应对疫情的决策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为服务中央决策和首都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通过主流媒体,积极发声,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

01

桑百川:疫情短期内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冲击——扩开放 优服务 稳外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在短期内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冲击。尽管目前稳外资面临诸多难点,但只要全国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千方百计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克服。

1、对吸收外资影响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在短期内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一定冲击。为了安全,一些外资企业可能会选择暂缓投资。另外,人员流动等都受到严格限制,这对投资活动也会带来一些不便,因而一定会影响到外商投资扩张。不过从长期来看,疫情对吸收外资的影响不大。从防控疫情情况看,中国在应对突发疫情中采取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效果非常明显。

2、对全球价值链冲击可控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企业复工率提高,经济快速恢复,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经济体量以及在全球经济中形成的密切价值链、供应链和生产网络体系,都决定了疫情不可能阻断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作用。

3、疫情过后投资机会不少

目前我国抗击疫情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各地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同时,我国相继出台了金融、财税、保险、社保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于稳定经济、稳定外商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长期来看,在抗“疫”中实现经济恢复,稳定外商投资,还可以出台更多支持举措。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企业扶持基金,精准帮助那些因为疫情冲击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更需要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应该积极推动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完善外商投资的营商环境。

02

林智钦:让绿色发展动力竞相迸发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林智钦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称,巩固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势头良好,应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三点将让绿色发展动力竞相迸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是严把产业准入绿色关口。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生态环境风险,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绿色技术进步,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强化过程引导和管控。一方面,不断完善决策评价和技术评价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发挥政策和技术的促进作用,实施目录+动态+全过程管理,为国际技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推广、专家咨询指导等提供保障,鼓励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农业等。

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许多都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坚决有关。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推动制度执行,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绿色发展。

03

杨立强:剖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立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中表示:“封城”、限制人员流动、企业停产停工等举措会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冲击,但这些举措有利于防控疫情。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将在疫情过后集中反弹,带动经济回升,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将逐渐回暖。从中长期看,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疫情结束后,建议采取减税、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刺激消费,扶持和帮助受影响的服务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疏解就业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措施,扶持受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和外贸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商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疫情结束后疫病防控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疫情过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 最严格的防控举措,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对中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 度评价。从疫情防护到病患救治,直至宣传教育,这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恰恰是对政府部门的一次‘大考’和锻炼,政府治理能力将由此得到提升。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引导公众预期,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出来,制度创新尚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经济在经历疫情等考验之后,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必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04

龚炯:全力控制疫情是复苏经济的首要前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龚炯教授在接受CGTN《对话》栏目采访时表示,“更多的信贷进入市场必然会使部分中小企业从中受益。目前经济尚未复苏的主要问题是人们还没有外出购物,没有进行消费。相关的金融政策并不是抗击疫情的手段,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疫情”。

龚炯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已过去,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我们要记住,经济上的牺牲换来了多少人的生命,使多少人免遭苦难,GDP的22%损失我们能够承担得起,我们也会恢复回来。随着3月开始的复工复产,各方面都会变好。虽然不会快速全面恢复到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但在经济和GDP上我们总是可以努力的,而宝贵的生命是无法失去再来的。

”我认为大多数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共同发力。事实上,我知道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发布了下一步基础建设的计划,这里的基础设施并不只是公路、铁路等,而更多的是提升中国的“软”基础设施的内容,这是一定会对经济有帮助的。

我们已经在经历经济上的衰退了,这种状态不会很快结束,我认为还有至少两个月的时间。美国和欧洲在很大程度上正在重演我们过去两个月的经历,因此经济短时间内不会复苏。如果我们很快击退了疫情,经济也会逐渐回暖,否则将是长期的衰退,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衰退”,龚炯说。

05

崔凡:稳外贸稳外资新举措,金融、汽车将进一步开放

应对疫情影响,3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六项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并且明确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南研究院院长崔凡教授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会议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往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主要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其是政策性保险公司。2013年开始有少数商业性保险公司获批此项业务,本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展该业务,体现了更大力度促进外贸”。

崔凡还表示,受疫情影响,国际上可能对今年春季广交会的正常召开存有疑虑,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信号,将给国内企业和国际社会提升信心。同时相信有关部门也会采取措施,防控输入性病例。

在稳外资方面,会议要求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崔凡称,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近年来的“常态动作”,本次提出进一步缩减,是政策的延续。今年在负面清单的缩减上,金融与汽车行业均将有进一步开放举措。

多部委密集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扶持政策。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揽子政策之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近期也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扶持政策。崔凡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密集印发支持外资发展的相关文件,“以往相隔几年才出台一次,2017-2019三年间就出台了4个。”

06

胡玫:把握抗击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胡敏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胡玫在《光明日报》发表专题文章表示: 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经历和体验,所有危机都是绝佳的教育契机。

疫情笼罩,孩子们在本次疫情中有着深刻的体验,这是一次很好的思考生命意义、发展社会情感能力、了解自然法则、树立学习榜样的机会。

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是谁”,并且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科研专家、人民军队、公共管理者们奋斗在疫情 一线,承担着各自的角色,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生命价值。孩子们也可以从 现在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是什么?未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自己的生 命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一定马上能够找到答案,但他们能够带着这些思考 去成长,就是此刻的教育价值。

重视“社会情感能力教育”。疫情防控期间,成年人应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才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从容积极地面对疫情。需要为孩子引入社会性视角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这次延长了的寒假的特殊性,理解疫情的严峻,以及如若防护不当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等等。

普及“自然教育”。在这样的非常假期里,给我们创造了与孩子一起认识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时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了解近年来出现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进而去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让孩子们通过认识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来选择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突出“榜样教育”。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太多榜样的力量值得年轻一代尊敬与弘扬。引导青少年去思考谁是国家真正的脊梁?身边有哪些平凡而鲜活的榜样?社会危难之时身赴一线,冲在最前线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呈现和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年轻一代最应该敬佩和效仿的榜样。

07

祝继高、梁晓琴:积极应对疫情影响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祝继高,博士研究生梁晓琴于《学习时报》发表文章: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际经贸秩序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充分发挥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坚实桥梁和重要平台作用,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国际视频平台等途径,传播中国民众的心理疏导经验,贡献中国民众的力量,协助各国做好疫情期间心理疏导工作。以此次疫情为契机,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卫生合作项目,强化国际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机制和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网络。

其次,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应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与企业经营出现的困难。另一方面,考虑到全球疫情或将延续到6月份,对即将在5月份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6月份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前制定“云展会”备选方案,利用AR技术开展线上展会以替代传统的展会模式,持续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后,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和中欧班列的国际物流骨干作用,保持贸易畅通,共同维护好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的环境。推动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国际经贸规则制度,全面总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经贸往来安排、人员往来管控、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作出妥善安排,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等全球突发性灾害对国际经贸造成的冲击。

08

王志民:特朗普希望竭力阻碍中国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就特朗普对华立场发表观点。

王志民认为,特朗普仍然希望竭力阻碍中国发展。但他也不能忽视他自己国家的利益。况且特朗普明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弊大于利。

从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双方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不小的损失。如果特朗普政府禁止向中国出口通用制造的航空发动机,不仅对中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美国亦是如此。而且美国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因为中国还可以采取反制措施,包括从别国购买发动机或者研发自己的专利,甚至还有可能减少对波音客机的采购。另外,美国向中国出售的是单个发动机,不存在技术流失的问题,美国公司需要依靠它来盈利。所以虽然特朗普不愿意看到中国技术的发展,担心同美国竞争的问题,但实际上他还是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包括一直对华态度不友好的彭斯也表示,中美难以脱钩。如果双方僵持得大家都下不来台并蒙受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王志民称:“包括空客和波音的飞机在内,几乎所有的大型高精尖制造业的零部件都在世界各地生产,像中国也有生产飞机零部件,只是通常核心部件都在本国生产而已。目前虽然中国制造的发动机还不能达到相当的性能要求,但是我想这也就是时间问题。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一直在努力地向高处前进。随着中国科技的投入,离达到自主研发发动机这一步应该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

09

刘斌、刘颖、戴臻:战“疫”稳外贸,中欧班列独具优势

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刘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刘颖、戴臻于中国日报网发表文章:

中欧班列具有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等独特优势,较少的转运环节有效降低了疫情扩散的可能。中欧班列的平稳运营,有力地保障了进出口货物贸易通道畅通,对有效应对疫情、稳定进出口贸易、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下应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优势。第一,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中欧班列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等工作,能够在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提升效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和制度性成本。第二,开通救援物资绿色通道,助力物资运输提速。对捐赠物资提供免费承运、免费仓库堆存理货、免费报关清关服务等一系列积极举措,破解企业特殊产品多程转运时效得不到保障的问题。第三,采取灵活运输交接方式,确保铁路口岸安全畅通。依照不同国家的疫情防控要求及标准,灵活调整作业流程,制定疫情期间特别交接作业办法,充分发挥七国铁路中欧班列运输联合机制作用,优化作业环节,保证货物在疫情期间仍能正常集散分拨。第四,增开重点地区中欧班列,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国际疫情局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防疫物资重要生产和供应国,应针对疫情严重地区增开车次以满足对救援及医疗物资的巨大需求。第五,对中欧班列运输费用实行分级优惠安排。对防疫急需的医疗救援物资、紧缺物资实行免费运输,对疫情期间尚未完全复工的进出口及相关企业提供费用减免,提升疫情期间企业存活能力,保障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

10

吕越: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约1.6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吕越受《中国经营报》之邀,在“企业战疫共克时艰”抗疫直播第七课《新冠疫情对我国产业链的新挑战及对策建议》中表示,伴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度与地位的提高,疫情影响或将触及更多经济末梢,中国各界已经、还需拿出更多举措与信心,积极面对不确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舆论普遍将其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对比,在吕越看来,无论从疫情发展层面还是经济影响层面,此次疫情与非典时期都大有不同。而从经济总量、外资外贸体量、服务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等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2003年同样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角度上看,吕越与团队测算出,相比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基于增加值的贸易创造增长约6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提高了1.6倍左右。

所谓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即“整个产品的生产环节不会再停留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企业,而是将其打碎到很多个国家、很多个企业”,吕越简要介绍道。由此她认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地位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应该要用价值链的视角重新看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效应” 。

基于疫情环境、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分析,鉴于各部门、各地方出台积极恢复生产的举措,应对疫情冲击,吕越提出供应链管理、帮扶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建立平台和营商环境等五大方面建议包括通过上下游的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关系,确保多边采购和后备供应管理上的推进;助中小企业恢复生产,进一步缓解其资本困境;鼓励分地区、分批次的错峰复工和创新复工方式,建立应急物流体系与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积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确保外资在中国的合法利益。

附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588443936250989101&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study_comment_disable=0&part_id=17588443936250989101&ptype=0&item_id=17588443936250989101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