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国科学报》:(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通识教育应与课程思政共生发展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20日 编辑: zy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通识教育应与课程思政共生发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1-07-20)

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来看,将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升级版,对于学生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把握学科知识大有益处,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知识的价值导向,明白所学的知识为何用。

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都非常强调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都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提升,都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共生发展是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中 把握两者的共生发展

要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仅靠一门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打通学科壁垒,推进跨学科教学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都不偏重单一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重视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体现出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通识教育起源于19世纪,针对的就是当时大学中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问题,希望通过通识教育的新方式,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不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

此后,许多国家推行并加强通识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课程思政则以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为教学载体,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充分挖掘蕴含于所有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从而推进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并贯穿到所有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推进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共进的教育体系建设,可以加强跨专业和跨学科的融通,提升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融会贯通的全景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开拓学科视野、优化知识结构、补齐知识短板、夯实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的一种“隐性教育”。

实现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相融通,可以提升通识教育的实践广度和力度,增强通识教育的思想高度和情感深度,同时也可使课程思政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在人文精神提升中把握两者的共生发展

不同于工厂制造机器,高校是要培养有血有肉、有理想、有人文情怀的人。

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都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它们强调的都不是简单的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而是指向了教育在情感、精神和价值层面的作用,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培养。

课程思政强调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它的实施意味着所有课程都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教育。

如果说课程教学都具有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功能,那么,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则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通识教育超越了专业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精神气质。

而课程思政则指明了这种精神气质所需要具备的真正内涵,它要求课程教学要强调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强化全面发展中把握两者的共生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人教育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存在非常明显的吻合之处。

全人”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目的不仅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获得均衡发展,拥有追求真、善、美的能力与素质。

通识教育重点是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不同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兼容并蓄和融会贯通能力。

通识教育是迈向“全人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其意义并不在于能提供给受教育者某种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追求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而课程思政也明确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学生全面成才成长,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夏文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CLxg76-G5VANUb5ReCvUw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