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中华英才》:(熊李力)快乐教学的光彩人生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10日 编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导

熊李力:快乐教学的光彩人生

(来源:《中华英才》2021-09-01)

人物简介

熊李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高教学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中国中欧发展研究中心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2007年8月入校工作以来,熊李力一直工作于教学科研一线,先后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王林生奖教金(2015年)、“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19年)、“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21年)。熊李力老师自2010年3月开始担任国际政治学系主任,先后三次获得“优秀学系主任”荣誉称号(2011年、2017年、2019年)。


盛夏中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对外经贸大学或贸大),校园里绿草如茵,树木苍翠,空气中不时飘来淡淡的花草树木的芳香……在贸大的诚信楼,记者如约见到了本次采访的主人公——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导熊李力先生。初次相见,记者感到他温文尔雅,谦和有礼,一米八多的身高,俊朗的外表,得体的穿着、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熊李力可以说是对外经贸大学中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自2007年8月到贸大任教以来,熊李力一直工作于教学、科研一线,先后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王林生奖教金(2015年)、“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19年)、“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21年)等,并2010年3月开始担任贸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先后三次获得“优秀学系主任”荣誉称号(2011年、2017年、2019年)可见,他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做教学都成就斐然,尤其是所授课程深受大学生们好评。

熊李力在为企业高管培训班授课

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提升自己

1977年,熊李力出生在湖北省黄石市一个家境还算殷实的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小学教师,父母别出心裁地把两个人的姓氏放在一起,给他起了现在这个名字——熊李力,顾名思义,父母肯定是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男子汉。在武汉的外婆家度过了几年的童年时光后,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熊李力便回到了父母身旁。尽管刚上学的时候他表现得并不是那么突出,但进入到小学三年级后,这个体育不错,还有一点文艺细胞的男孩在学习上却再也没让父母操过心,而且也成为了老师眼中的优秀生。数学竞赛市级二等奖、作文比赛市级二等奖、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一项接一项的荣誉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初中毕业后的熊李力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由于从初中开始就对文史产生的浓厚兴趣,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和那些本着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骨的学生相比,这个善于发现学习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的少年郎继续着快乐的学习。高中毕业时他考上了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 (今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9996月,熊李力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四年的大学生涯,熊李力依然在兴趣的带动下,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毕业后的他进入湖北工学院外语系(今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在此后三年的教学工作中,熊李力深感自己有必要进一步地深造,于是毅然放弃当时学校的挽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经过五年的攻读,熊李力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8月,在博士毕业后,出于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热爱,熊李力选择重操旧业,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

贸大党委书记蒋庆哲为熊李力颁发研究基地研究员聘书

刚进贸大的熊李力不仅承担了《外交学(双语课程)》、《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在入职后的第一年里兼任学院教务员。教务员工作虽然十分繁琐,但在熊李力看来,这段兼职经历让自己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深刻理解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内涵。入职半年后,远在日本的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将其聘任为青年研究员,同年7月成为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就任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0年3月,在对外经贸大学工作还不满三年的熊李力便被提拔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政治学系主任,这一年的12月他又晋升副教授。

教研相长均出彩

在熊李力看来,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努力实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衡。不过,熊李力认为,两者之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冲突,但并不必然相互制约,自己在工作中的理想境界就是教学相长,让教学和科研实现相互促进,他的方法就是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贸大时任校长王稼琼为熊李力颁发“对外宣传之星”荣誉证书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如何在教学中纳入新的观点、思路、方法和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准备教学内容,如何让讲课吸引人,活动设计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作业设计如何体现思维梯度……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这些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熊李力孜孜以求的事情。

同样的风景在不同人眼里呈现不同。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殿堂,同样也是教师出彩的舞台。在熊教授看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可能是一个科研对象,他们的每一个思考都有可能会让自己得到启发,通过缤纷的现象发现问题背后的价值,成为他教学相长的不二法宝。

2010年一年,熊李力就有《论非政府专业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越“霸权均势”——亚太地区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外交》、《区域经济与政治大国双重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外交》,分别在《太平洋学报》杂志2010年第4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在杂志2010年第4期和《国际论坛》杂志2010年第5期发表。其中《论非政府专业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力》一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大量科研成果取得的背后是他辛勤的汗水和付出。

熊李力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接受访谈

在做好科研的同时,熊李力也十分注重教学工作,并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1月,熊李力荣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5月,他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全校每年仅评选5人)。

上过熊李力课的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不管是他给学生上《外交学》的双语课程,还是讲《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熊李力都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空洞乏味或是晦涩难懂的一些知识点转换成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案例。而在他的课堂上,老师的幽默也是人人皆知。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作以来,熊李力任教的课程已累计二十余次在全校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得排名前10%奖励。

面对当前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或困惑,熊李力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语重心长地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一种焦虑感,但其实同学们应该学会享受当下,放眼未来,在奋进中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奋斗的过程,不要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结果过分担忧甚至焦虑。他建议同学们要抓紧大学几年的学习机会,享受学习生活,快乐学习,获得乐趣,保持对学习充满的动力和向往,不要期待自己能过早地得到什么,要相信自己和将来。“只要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人生不是空转,享受了过程,就一定有好的结果。自己人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熊李力看来,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久而久之,他们都会爱上你的课。在给每一届学生讲的第一堂课,熊李力都会告诉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的课上,轻松愉悦地学习,同时又有收获。他不希望大家因为学习自己的这门课,学得太累,从而消磨了你们学习的兴趣,而是更希望学生们都能够在这门课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学习的乐取。谈到学生评价自己的课程不仅有幽默,而且有内容时,熊李力说这要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让他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熊李力与他的学生们合影

在采访中,熊李力举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他以国际组织为例面对几万个国际组织,要想记住每一个会非常困难,将来遇到的会很少,他说任何一个国际组织都离不开“代表大会、执行机关、秘书处”这三重结构,可能每个结构的名称或叫法不同,但是他们的普遍规律则是一样的。如果说同学们不能够找到这个观察和分析的框架,不能够做到横向联系、纵向比较,那么就很容易被海量的知识点所淹没,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转化成知识模块,让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分析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熊李力的这种善于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其实是他从上中学开始就练就的,初中期间,在很多学生选择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时候,他已经发现单词之间的规律进行巧记了。

在他讲的《大国外交与国际战略》课上,面对诸多的知识点,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大国外交的规律,找到这个规律,我们对他的预测和描述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有章可循,不会拘泥于一个个的细节,学会从细节中跳出来。他以法国外交特点为例讲述,上世界六十年代就开始凸显这种独立自主的大国身份,从戴高乐时代开始就强调大国外交的自主性。

小切口见大成效

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科研的方向选题,是要做得更加精专,具有专业导向性,还是让视野更宽阔?处理这个问题和处理教研同样重要。在熊李力看来,在做科研工作中,如果从一个点着手,找到科研中的小切口,就能以小切口推动大改变、实现大成效、开辟大格局。小切口的“小”,并不意味着格局小、难度小,而是从小处着眼,从一个点着眼,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实现精专和宽阔的有机统一。

熊李力说,在做选题的时候,基于自己最初研究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前期科研的选题多是他读博士期间科研的积累和研究成果,而进一步的细化和思考,是从2010年前后将研究方向扩展到区域政治经济合作上开始的,他以前期的科研选题为出发点,对于相关的议题进行扩散,2018年发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3期的《从欧盟、欧亚联盟到泛欧亚合作——俄罗斯外交社会化路径分析》,就是这种扩散后的一个成果。

在熊李力看来,如果在科研中从一个凝炼的切入点,找到更大的思维空间,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割裂他们,你的研究题才能不至于支离破碎,而是能够成为体系,对于大学老师做科研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作为高校老师,能不能做到科研的精专和宽阔有机统一,也取决于主观者本身的认知,这个时候研究者有一个系统性研究的基本框架,解决研究方向的精专和视野宽阔就尤为重要。自己做的科研选题之间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思维跳跃地从一个选题想到另一个选题,往往就是在做手头现有的选题时,灵光乍现地想到相关的选题也值得研究。

在谈到自己在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组织时,熊李力说,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就难免要去关注大国之间的博弈,譬如,特朗普当政期间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那么看待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孤立地去看待,要看美国在本土做了什么,中国又做了什么,这时候宽阔的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熊李力在《人民论坛》杂志2020年第9期发表的文章《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体现在何处》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研究上,熊李力更是系统地对亚太地区国际体系、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制度化路径、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专业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他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进行精细化的研究后,先后有《日本加入TPP谈判的动机及其影响》《共生型国际体系还是竞合型国际体系——兼议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历史与现实》《参与还是回避——TPP机制的发展与中国的区域战略应对》《TPP机制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兼容性分析》《TPP既非“经济北约”也非“新WTO”》《深化改革何须TPP倒逼》六篇科研论文在国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做到了科研精专和宽阔的高度融合。

熊李力在德国访学期间留影 

问及近期的科研项目,熊李力说他自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区域合作及泛区域合作,至今仍在这一领域努力深耕。熊李力认为,泛区域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区域边界,开创了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和机会,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到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泛区域大合作格局。

在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熊李力又把眼光放到了如何为社会服务上。他多次被评为对外经贸大学的宣传之星,2017年11月入选北京高校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2018年11月成为中国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12月就任北京高教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2021年5月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高级培训专家。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熊李力始终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让人感到他不仅是一个快乐、积极、智慧的学者,也一定是一个深受大学生们喜爱的好老师。

(记者 王玉君 通讯员 王彬)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