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光明日报》《中国日报》 中新网 CETV: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第二届通识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9日 编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第二届通识教育论坛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11-27)

202111月27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第二届通识教育论坛,聚集“新时代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的变革之道”。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通识教育的新变革与新趋势”“新时代通识教育中教学理念的变化与革新”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的100多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表示,近年来,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为财经类高校加强通识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启迪和改革范例。他表示,对外经贸大学坚持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通识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明确提出加强通识教育,在公共基础课程基础上,建设通识通修课程。从2017年开始,全面启动通识教育改革工程,并将此项改革作为学校推进的重大教学改革工程。20172021年,共建设核心通识课程34门,选修通识课程79门,引入第三方慕课平台,遴选符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33门网络通识课程。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刘霄致辞指出,推动通识教育发展是将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路径,本届通识教育论坛是对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会议第一单元的研讨主题是“新时代通识教育的新变革与新趋势”,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教务处处长庄芮主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基于对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与全球趋势的观察与思考,认为通识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体现在国际化、双语教学、文理兼攻等几方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熊光清认为,当前,中国进入小康社会,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不仅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且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特别是,人的价值追求由此将发生重大转变,追求成为更全面的人,成为更有修养、更有理想、更有信念、更有情怀的人,不仅具备了更充分的社会条件,而且成为社会对人的更高要求。同时,现代社会复杂性不断增强,职业导向的技能性人才已经不是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专业或学科边界的固化与封闭很容易导致专业或学科发展的“孤立主义”,以及专业或学科壁垒的强化与对立,不利于受教育者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提升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知识量激增,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手段极大增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没有太高价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才是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

会议第二单元的研讨主题是“新时代通识教育中教学理念的变化与革新”,由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李桂君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梅赐琪介绍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的教学模式。清华大学从2018年开设“写作与沟通”通识必修课。2020-2021学年,全校共开设2332学分写作与沟通小班课堂,选课人数达到3400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大一新生全覆盖目标。清华大学开设这门必修课,首要的目标是要在价值塑造层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新通识理念、管理者对于加强通识教育的普遍共识、学校对于通识教育“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该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经济史学系主任燕红忠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全球经济史中的中国发展:经典导读”通识课程的教学特点,包括采用比较和全球化视角,淡化经济学技术、关注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互动、鼓励阅读和个性化思考、加强通识思维和课程思政的结合。通识课程需要凸显前沿性、纵深性和学科交叉性。

在会议总结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夏文斌校长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谢意。他指出,作为一场高水平的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本届论坛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起的第二次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应凸显“深”“实”“广”“新”四大导向。其一,通识教育应凸显深度,在立德树人、夯实学生价值基础上要深,在推进知识点的整合度上要深;其二,通识教育应走得更实,根据学生知识结构优化、思考与实践能力强化的需要不断改进通识教育,提升学生在通识教育中的获得感;其三,通识教育发展的视野要广,注重学科交叉,跨学科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其四,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不断更新,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

附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bd62735ad094d9e84f900219e9b4167

《中国日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11/29/WS61a43bbca3107be4979fa55d.html

中新网: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617547.shtml

中国教育电视台 CETV:http://m.cetv.cn/p/411572.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