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新征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22-10-20)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对外开放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机构统计显示,在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放”一词共出现14 次,属于高频词汇。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从对外开放角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思路,未来中国将继续和全球其他国家保持经济交流,中国将主动融入到全球贸易规则当中,一方面中国将着手引进来,通过优化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的方式,以法治化、优质化营商环境来吸引全球资本和经营者来华投资经营;另一方面中国将走出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维护多元国际经贸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蓉欧非”铁海线路的开通,就是最好的体现。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张燕生对记者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倒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国际贸易投资持续减速的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迈上新台阶,推动规则、规制等制度型开放走向新层次,推动创新链、人才链等知识型开放跨入新阶段。”
盘和林也认为,“总体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总体上是过去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而其中最为显著的亮点在于突出法治化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作用,未来将着重以法治化来拓宽对外开放的思路。既要在国内建立跨国公司法治化体系,也要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规则制度的制定当中,变被动为主动。”
信达证券还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均对树立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中国外贸规模从24.4万亿元增加到39.1万亿元,国际市场份额从10.4%提高到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巩固。与此同时,中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占外贸总值比重持续增加,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发展。
在这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10月17日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上还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吸引外资也面临新的形势。中国将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的力度,会发布实施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为外商投资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就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它突破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融合和工业化进程,构建了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科技实力差距很大,但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了沿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
王志民还指出,总的来说,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可以用“三通”来概括:“硬联通”方面,“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软联通”方面,中国标准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技术支撑,最新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有超过1/3采用中国标准;“心联通”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在沿线国家发起“光明行”“幸福泉”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沿线国家民众的幸福感。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整体营商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衷共济,不断加强投资合作,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占比从2013年的12.5%升至2021年的17.9%。疫情发生后,投资虽然受到人流、物流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和占同期总额的比重仍持续走高,投资活力和增长势头持续不减。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另外,从货物贸易额来看,2013~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规模已近11万亿美元,并且每年贸易额持续创新高;同时,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也逆势增长,累计总额已超1600亿美元。
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王志民对记者说,“贸易强国是指我们的高端制造业在贸易额中占的比重比较高。我们的贸易过去主要集中在商品和货物贸易方面,我们在这方面需加紧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王志民还表示,“除了商品和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这是建立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我国服务贸易多年呈现逆差,这是制约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一个方面。不过,我国过去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这从数据可见,在2019年~2021年,在全球服务贸易下降5.1%的情况下,但我国服务贸易仍保持了4.6%的增长,这很不容易。”
数据还显示,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的排名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与我国有服务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00多个。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额增长33%,与金砖国家增长52%,与东盟国家增长27%。
附:原文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19580245284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