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贸大 > 正文

媒体贸大

界面新闻:(赵永升)进入“金砖国家”主场时刻,G20能否找到全球经济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编辑: liyuqing

(来源:界面新闻 2022-11-18)

“在主导大国合作的方式上,还需要凝练出一种独特的G20方式,从而与其他多边机制形成互补。”

“这是在最合适的场合,一群最合适的人,讨论事关全球经济未来的重大事项。他们能否真诚合作,事关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谈及刚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17次峰会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这样说。

没有哪个国际机制能够像G20一样,同时将全球最有经济话语权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尤其是在如今分裂和对抗加剧的时期,这样的机会愈发珍贵。

G20成员包括19个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欧盟,囊括了G7这样最发达的经济体,以及中印领衔的新兴经济体。其成员占全球GDP总量的80%以上,占国际贸易的75%,占世界人口的60%。同时,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也列席会议。

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来的首次线下G20会议,同时也是人数最齐的一次。随着最受关注的2天元首峰会的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得以发布。宣言聚焦全球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议程,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金融稳定、粮食和能源安全、融资工具和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诸多方面。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多位观察人士眼中,多重危机世界中的这场G20峰会至少在及格水平以上。总体来看,它多少表现了一些诚意,传递了信心。至于其具体成果,“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但也不乏有指引意义的亮点条款。

“意外”的宣言

这份17页的联合宣言能够落地,多少有些出乎观察人士的预料。

在此之前,舆论普遍预计,这场经济论坛的主题会因安全议程等非经济关切而失焦。俄乌冲突、新冠大流行、气候危机、经济衰退,在多重危机叠加、分歧加深的时刻,主要领导人能顺利见面吗?见了能谈成吗?联合宣言能落笔签字吗?此类问题真实反映了一些专家的担忧。

乌克兰危机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最终,联合宣言在前段提及此话题,关于其措辞方式和出现位置,多数受访嘉宾用“意外”来形容。

“会议没有对危机进行定性,但是重申了联合国决议,不过同时也表达了观点,称‘这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场合’。通过策略性地表达,会议照顾到了各方能够接受的底线。这是联合宣言最终能够得以发出的重要原因。”朱杰进说道。 

中国的机遇

从联合宣言的具体内容来看,基本坚持了经济议题的中心地位,再次确认了G20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定位。

“从经济领域表现来看,满分100分的情况下,我会打出85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告诉界面新闻。

其中两句“不甚起眼”的条款,特别引起分析人士的注意。

宣言写到:重申2025年开展世界银行股权审议,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6轮份额总检查。欢迎各国自愿转借特别提款权。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告诉界面新闻,宣言主动提及世界银行改革的话题,其实“意义重大”。

赵永升也用“意义重大”来形容该条款。作为曾在巴黎有多年研究经验的金融从业者,赵永升特别指出,这对中国金融银行和货币领域的意义尤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来说,机会“前所未有”。

世界银行和IMF是最大的国际金融机构,均在欧美的实际掌控之下。数十年来,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要求分享国际金融机构的股权和管理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赵永升表示,巴厘岛峰会宣言重申世行股权审议,表明中国两年后可以依据自身的经济和财政实力,申请更大的股权占比,从而为新兴经济体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另外,宣言确认明年底前将完成IMF第16轮份额总检查,这给人民币在IMF一揽子货币特别提款权(SDR)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提供机遇。 

而宣言欢迎各国自愿转借特别提款权,提供了“特别提款权构成货币所在国——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之间相互转借的机会”,回应了加快落实向低收入国家转借特别提款权的要求。

转型的G20

在本次峰会上,中美等大国之间的互动,是焦点中的焦点。 

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反对把G20政治化,不能用意识形态来划线,也不能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因为二十大之后,外界非常关心中国在外交和全球治理政策上是否有新走向。从最新表达来看,中国实际上还是坚持了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一个方向。”朱杰进说。

另外,“习拜会”后,中美重启气候合作;联合宣言提到了中国参与的世界银行框架下的应对疫情大流行基金。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都是积极的政治信号,可以预期接下来的推动步骤。

G20脱胎于财长会议,经济议题是其初衷和核心。1999年它诞生于G7国家的财长会议机制,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升级为领导人峰会。但在特殊时期,G20等多边机制常被政治等非经济因素裹挟。

就其平台性质而言,G20已从最初的金融扩大到经济,现在其发展治理的属性愈发明显。张贵洪表示,在如今的特殊时期,已经无法完全避开非经济议题,他们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就此而言,G20还在转型中。

“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互动越来越密切,G20需要把公卫、气候这些社会议题纳入进来,这也是联合国推动的方向。但是纳入到什么程度?怎么应对?另外,它在主导大国合作的方式上,还需要凝练出一种独特的G20方式,从而与其他多边机制形成互补。”张贵洪说。

而要想真正成为有普遍代表性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G20需要提升其多样性。批评人士认为,G20虽然“块头大”,但是代表性不足,目前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

一个摆在眼前的选项是,有必要纳入非洲联盟。“目前G20中只有代表发达国家的欧盟这一个国际组织,需要将发展中国家的集团代表纳入进来,这也是中国的呼吁。从而推动它成为一个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的平台。”张贵洪表示。

随着本届印尼峰会的闭幕,印度接过了旗帜,将主办明年的G20峰会。同时这也将开启“金砖国家”的G20主场时刻。印度之后,巴西和南非将接连担任轮值主席国,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话语权的提高值得期待。

 

附:原文链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415539.html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