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特稿] 校庆60周年英语学院优秀教师专访:(汪廷弼)跌宕才显真精彩

发布时间: 2011年09月16日 编辑:

跌宕才显真精彩

记者:杨伶俐 王雪玮

古稀之年却不泯忧患之心,谈起学校发展言辞切切。学校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语言水平、经济知识上要发展,在道德教育上更要提高。学生要学到真功夫,也要在学做人上下真功夫。汪廷弼教授眉眼间印刻着深沉,是对学校也是对自己的深深思索。

汪廷弼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人生若只如初见

接触翻译,步入大学,邂逅妻子,初始阶段伴随着年轻气盛的阳光,处处都是美好的记忆。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安徽时汪廷弼还是15岁的少年,只身来到天津,从此演绎了颠簸闯荡的一生。每个翻译都有自己与翻译相遇的美好故事,汪廷弼亦如此,巧妙得恰到好处。汪廷弼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第二学期,同济大学改名为西南联大。当时的老师全部英文授课,汪廷弼也因此第一次接触翻译。成为翻译后,他从工科改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从此在翻译领域潜心深造。当时的求学氛围十分自由,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汪廷弼选择了清华大学的英国文学史专业。愈加美好的是,他就是在清华结识了同校学经济专业的妻子,开始了长达60年的幸福婚姻旅途。

毕业后,汪廷弼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妻子则就职于贸易部。汪廷弼在外交部的主要工作为翻译外国公司和各大使馆与周总理的往来文件。1952年,人民大学成立外交系,汪廷弼被调到人大外交系教授英文课程,又由于自身深厚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同时在外贸系担任教师。高商干校和人大外贸系合并成立外贸学院后,外贸系主任得知汪廷弼的学识和背景,便将其调至外贸学院。汪廷弼由此正式成为对外经贸大学的一名教师。

情至深处言辞切

作为一名教师,关于老师和学生的记忆永远最真实最深刻。汪廷弼与学生的深厚情谊经过岁月的荡涤愈显珍贵。直到现在,汪廷弼还保留着1958年、1959年学生的联系方式。不久前学生相约来到家中探望汪廷弼,满屋子的学生,装都装不下,他的自豪和欣慰溢于言表。

当时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外贸领域,有很多外贸商务处、领事馆都有学校的学生。汪廷弼从1982年开始出国讲学,不管是华盛顿、洛杉矶,还是纽约,所到之地都有自己的学生。学生们知道老师的到来,不论繁忙与否,都到机场接机,照顾汪廷弼在异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足以看出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

在英语学院担任教师时,汪廷弼白天授课,晚上准备教案,辅导学生。晚上学生下自习回宿舍时,汪廷弼才回家。当年老师学生吃一样的饭,完成一样多的劳动。汪廷弼经常与学生谈心,学生家里出了事情,汪廷弼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师生关系好,光靠宣传,单靠报告是万万不够的。对于当年的同事,汪廷弼如今回忆起,对何增楣倍加赞赏,把字典从第一个字背到最后一个字的,只有何增楣一人。

现在的知识学位愈加商品化。最后这句箴言,值得所有人掩卷深思。

(注:汪廷弼教授不幸于201010月因病去世。本文是在他生前的采访。)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