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度报道

[特稿] 校庆60周年 英语学院人物专访(屠珍)

发布时间: 2011年09月22日 编辑:

【编者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庆60周年前夕,英语学院派出专门记者队伍特对二十名人物进行专访。他们或曾任学校领导、学院领导、知名教授、或是现任领导、校友,相信他们的故事一定会使你我更好地了解学校、学院的发展历程,也一定会激起你我对现在和未来贸大发展的深深思考……

特殊年代的一朵奇葩

记者 康晋 王雪玮

17岁考入燕京大学西方语言系,在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被免去三年的基础课,成为在大一时上大四课程的最小学生;法文翻译毕业,摇身一变成为英文翻译,活跃于国际论坛,被赞誉为“红旗翻译”;贸易天赋极高,却偏爱成为大学教师,赢得满园桃李芬芳;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都出类拔萃,难掩锋芒。她,就是特殊年代的一朵奇葩——屠珍教授。

阴差阳错 成就一生事业

大一结束便完成大学课程的屠珍,曾在大学二年级时被建议攻读德语专业,但年纪轻轻个性突出的屠珍自认为德语不够优美,选择了法语专业。屠珍毕业后被经贸部挑去,成为法文翻译。本应是顺理成章地在法文领域里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却因在国家亟需英文翻译的时候被发现精通英文而改变了一生的事业。

之后的人生,无论是作为陪同翻译出席国际会议,还是作为教师在大学校园里诲人不倦,英文都成了屠珍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成就了今日的屠珍。

独爱为师 传道授业解惑

当年的广交会开幕式上,被委以重任的屠珍总是接待团长级别的人物。因当时级别较高的红旗牌汽车,屠珍也被誉为“红旗翻译”。在贸易领域游刃有余的屠珍,却一直偏爱成为教师,研究文学。“大概因为我是资产阶级出身,而从小接受党的教育,觉得总和钱打交道不体面,所以一直都不爱搞贸易。”屠珍很释然地笑着说道。1963年,屠珍如愿以偿,正式成为对外经贸大学的一名教师。

因为喜爱这项职业,屠珍可谓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当时是个到处都是灰色制服的年代,而“宠儿”屠珍因翻译工作的需要,每天都需要清洗并弄卷头发,在灰制服里穿着红丝绒的短衫,十分惹眼。成为大学教师后,屠珍为和更多的人打成一片,改掉之前的生活习惯,每日穿列宁装上班。每日教授两三节英文主课,而且当时的学生入学时没有英语基础,屠珍的工作十分繁重,但她却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瞪着大眼睛学知识,我心里就痛快,累死累活也愿意每天都教给他们好多知识。”屠珍不仅认真教学,还打心底里喜爱学生。谈论其学生,屠珍滔滔不绝,学生已成为她最深刻最鲜活的记忆。当时整个国家都盛行艰苦朴素的风气,校园内更是如此,大家吃穿一样,生活一样,学生学习十分刻苦。最好的学生通常出自工农兵班,因为深知学习的来之不易而愈加努力。为了练习英文发音,朗诵句子一读就是100句。毕业后的他们跻身于世界各大商务层的商务处,在联合国大会上镇定自若地做出令人交口称赞的报告。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周文重便是屠珍第一届学生中最杰出的一位。

屠珍对学生的真心呵护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回报。文革期间,尽管屠珍曾在经贸部工作过八年,可谓典型的大小姐,却从来没有被贴过大字报。

屠珍思维活跃,富有感受力,对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我希望上过我课的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屠珍从小就对侦探小说情有独钟,于是也通过教学生如何读侦探小说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屠珍在侦探小说这方面造诣之高,以至于直到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还经常邀请她翻译侦探小说。

难掩锋芒 轻松游走于各领域

做会议翻译,英姿干练;做大学教授,孜孜不倦;不仅如此,屠珍自身兴趣广泛,不愿服输,无论从事何项事业,都洗练出挑,让人难忘。

与翻译结缘,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自身的兴趣。屠珍小时候在国外读书时就十分喜欢阅读小说,中学时在读过世界名著《简爱》之后,十分希望能将其译成中文,与更多的人分享。

除工作外,屠珍处理家庭生活也井井有条。照顾孩子,侍奉公婆,无不尽心竭力。屠珍作为儿媳妇从未与公婆争吵,这也让她有更好的状态完成工作。要强的屠珍甚至在下放到干校割麦子时也被评为工作量第一。

屠珍的故事总可以用“神奇”二字来修饰。当年台湾有一个叫星云的政治和尚,在全世界盖庙。有一次在美国洛杉矶盖了庙之后需要开光,星云把他在国内的师傅都请去参加开光大典。屠珍因为当时在洛杉矶带基督教代表团,被分派给这些师傅做翻译,“我的任务很简单,当名扬法师的发言不合适时,便领着他退场”。然而就是如此,她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代表团的认可,屠珍“去美国时还是基督教代表团的成员,回国时变成了佛教代表团的成员”,并将和尚星云大师介绍给了中国的各个有关方面。

校庆和院庆60年之际,屠珍的激动心情也溢于言表。放眼今日的学校,“现在学校越来越成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成熟度也有显著提升”,屠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之情。百花齐放的氛围,定能绽放更多朵奇葩!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