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贸大活动 > 正文

贸大活动

[论坛] 第八届国际高端论坛之杨光斌教授专场举行

发布时间: 2015年05月22日 编辑:

校新闻网讯(国际关系学院 供稿5月13日晚6:00,由国际关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风云高端论坛之杨光斌教授专场一一“世界政治锦标赛:民族国家--政治制度--治理能力”讲座在科研楼校董会议室举办。此次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二级教授杨光斌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分党委徐松书记以及教师代表出席此次讲座。

杨光斌教授与戴长征院长

戴长征院长开场致词,对杨光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戴院长向大家强调,杨教授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军人物,其在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中国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里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并体现了国际水准。杨教授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他的一些研究理论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对于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以及国家战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晚上杨教授的讲座必定会给在座的同学们带来深刻启发和重大的帮助,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同时积极与杨教授互动,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在此次讲座中能有所收获。

讲座现场

讲座中,杨光斌教授认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政治始于19世纪,两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主题不断变换着,并分别从三届政治锦标赛来介绍世界政治主题的变化。

杨教授首先阐述第一届政治锦标赛:“民族创设”。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欧洲“民族国家”诞生;而一战又成为“民族创设”的分水岭,帝国崛起,传统帝国解体,推动民族国家出现;二战则第一次把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建制,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诞生,而“民族创设”奉行“丛林法则”,使得战争频发,正如梯利所说:“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发动战争。”

第二届政治锦标赛:政治制度优劣之争。冷战编织的“制度的笼子”使得世界政治制度主要以英美式资本主义制度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为主,冷战变成了制度之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中国借助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终结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七十年代,东西方都遇到了不同的危机,西方陷入石油危机和民主危机,东方则面临经济停滞问题。到了八九十年代,西方不仅利用新自由主义度过滞涨,还借助民族主义肢解了苏联。世界政治的结局是伴随着国家治理失效的民主化转型。杨教授把转型国家划分为四类:Ⅰ类是政治转型,经济社会正常发展;Ⅱ类是政治转型为西式民主,但陷入治理困境;Ⅲ类是实现民主转型又回归威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正常:Ⅳ类是政治转型但出现周期性动荡、内战甚至分裂。

杨教授认为尽管民主化席卷了全球,但“治理不善”的结果却如同幽灵一样难以摆脱,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模式”成为焦点并不是偶然。“国家治理”由此浮出水面,得到重视。

第三届政治锦标赛:治理与治理能力。西方的治理方案是“投资人民”(investing in people),培育公民社会;而东亚却在1998年出现金融危机,“东亚模式”遭到否定。杨教授指出,二战后,世界上有上百个发展中国家,它们无法进入发达序列,是碎片化强社会中的弱国家,不具有“强政府”且缺乏治理能力,因此不能指望它们能够发展得起来。杨教授还从人类发展指数、贫困人口指数、其他清廉指数、GDP等指数对中印两国进行比较,展现了中国模式的优势。

提问环节

那么如何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呢?对此杨教授强调必须打造有能力的有限政府,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有能力、权力有边界、权力受约束,让国家政治集权,有实施政策、进行改革的能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让国家权力的司法权得到集中,而政治治权是地方分权的。最后,杨教授总结到,对政治的理解要跟上时代要求,应该让我们的政治能够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只是空口号而已。

合影

戴长征院长总结发言时表示,政治学是一门有魅力的大学问,需要大智慧,希望在座的同学要认真学习、解放思想、敢于质疑、长期积累,学好政治学。戴长征希望国际关系学院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中国政治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了长江学者的韬略之才,更让同学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获益匪浅。

更多资讯请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