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党员先锋半月谈:于海纯教授讲授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刘堃 刘璇 晨欢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20161222日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员先锋半月谈”第十八期活动在宁远230教室召开。法学院党委书记于海纯教授担任主讲人,他以“从横渠四句说开去——谈教育的意义”为主题,和学生们共同探讨教育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法学院分团委书记涂帅和来自各学院的六十余名本、研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

于海纯以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来自哪里?去往何处?”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开场,探问学生们人生的意义。接着,他结合自己十二年军旅生涯和退役后继续深造、从教的人生经历与听众们分享了他心中的人生价值——“担当、责任、忠诚、奉献”,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即使不能奔赴前线,同样要有民族和国家的危机感,要时刻将“担当、责任、忠诚、奉献”放在自己的心头。

“横渠四句”,意指宋代儒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荡气回肠的话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书人,尤其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仍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于海纯以“横渠四句”为视角,指出大学生不仅要在教育中获取知识,更要全面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迎接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于海纯指出,青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教育中获取至少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加大知识储备。作为未来社会中流砥柱的青年党员,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在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中,青年大学生要多思考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思考用法律如何救国、报国、强国,学经济的学生要思考用经济如何救国强国。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大学生要有家国情怀,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发展,都不能放弃心怀国家,胸有天下的情怀,应当时刻以“位卑未敢忘忧国”来警示和砥砺自己。国家的建设离不开青年的奉献,国家的未来与青年息息相关。国家的发展乃至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德行、有眼界、有胸怀、有方向的青年共同努力奋斗来实现的。第三,大学生要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于海纯指出,道德低下者永远不会走远,有多高的德行,才能成多大的事。宋代学人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既是立德的参照,也应当作为当代青年党员人生奋斗的价值追求。

最后,于海纯将话题回归到讲座的主题,“大学生在教育中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心有祖国,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将祖国和人民牢记于心;正如“横渠四句”所言,当代青年要做到“心为天下而立,命为万民而立,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

本次活动由学生工作部主办,法学院分党委承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