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记者 张艺萍 摄影 刘涛)3月9日,一个在中国行走了8年的前行者携着他的母亲迈入了惠园名师大讲堂。在近2个小时的讲座中,宁远楼三层国际会议厅掌声阵阵,全场观众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位“中日友好使者”感动着。他就是加藤嘉一,一位身在中国,并以独到深刻的思想解读中国的26岁日本青年。
加藤嘉一
环境改变人 时代造就人
一切故事都要从加藤嘉一留学中国开始说起。在崇尚留学欧美的年代里,很多人对他为什么选择到中国留学充满了好奇,加藤解释这与中日两国文化及其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日本的教育体系使他从小就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恰逢彼时北京刚刚申奥成功,中国的地位在日本年轻人的心目中逐步提高。而就加藤自身而言,当年15岁的他远赴澳大利亚进行初中毕业旅行,两周的行程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正当他决心走出日本去了解这个世界时,成绩优异的加藤获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在北京大学6年本硕连读的全额奖学金。就这样,中国之旅正式开启。加藤一直把中国称为自己的“大恩人”。
讲述少年时的故事
高中学习期间,由于要照顾家里的弟妹,同时还要兼职打工,加藤嘉一一直没能抽出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来到北京大学后,他在图书市场买下他的第一本课外书。“我需要补课,因为我没有积累。”尽管现在加藤工作繁忙,仍然坚持着每年300本的阅读量。真正从零开始的华丽转身。
阅读中文书籍,语言基础必不可少。在现场,加藤流利的中文早已征服不少观众,他也些许自豪地说,“我学习中文3个月后开始从事笔译工作,半年时间后开始涉足同声传译,但是我的中文学习没有花一分钱。”果真如加藤所说,他学习中文的方法十分简单。第一招是与卖冰棍的中国阿姨聊天,“她们闲着,很乐意与年轻人交流。”他还“俏皮”地称之为“双赢”。第二招是坚持每天听随身听里的广播。为提高学习效率,他杜绝了电视节目中的字幕提醒,甚至不与日本人交朋友。第三招更令人拍手叫绝,“中国有13亿人口,读过《人民日报》的人不少,背过它的人不会多”,而作为日本人的加藤竟每天背诵《人民日报》。
加藤对他那打动了无数人的奋斗史表现得很淡然,“年轻人不努力,还能做什么?”从小深受运动员父亲的影响,他和弟弟从5岁开始便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至今,跑步对于他已如同呼吸一样。跑步不仅能够给他带来写作的灵感,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他的状态。“状态决定成败”,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我们就要把人生跑下去!
讲至高潮,神采奕奕
加藤嘉一深信“环境改变人,时代造就人”。初到中国时,“非典”正肆虐横行,日本身处“泡沫经济”低谷,在中国的他更是亲眼目睹了所谓的“反日游行”。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时代让加藤思考更深入,给他在凤凰台发表言论的机会,从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用中文表达、用中文写作将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少抱怨 多挑战
加藤嘉一十分赞赏中国大学生的上进心和活力。“清晨漫步在中国的校园内,你可以听到中国大学生晨读英文的琅琅书声,而在日本这种情况却极为少见。”他告诫中国大学生不应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应崇洋媚外。“中国是一个能够包容另类的社会。”加藤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幸福的,大学生不应被主流文化所左右,而要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灵活前进,顺势而为。
观众踊跃提问
一位在中国工作、言论在中日两国影响颇广的日本青年,自然被期待对备受关注的中日问题表达看法。加藤指出,中日两国的依存关系显而易见,两国有着300对以上的友好城市,有2500万以上的日本企业正在雇用着1500万以上的中国员工,日本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上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日本将从中国的稳定发展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同时中国也能就日本目前面临的问题汲取教训,实现更好的发展。
加藤引用了肯尼迪在就职演讲中说的一句话鼓励中国大学生少抱怨,多挑战:“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这也是促使他积极推动中日友好的动力。“决策层和年轻人是最值得被改变的群体,因为他们决定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加藤,也将一直把他的角色做下去,赢得这场人生的马拉松。
题字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