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逐步消除灰霾 促进绿色发展
林 智 钦
(来源:《人民日报》理论版2017年2月24日 07版)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逐步消除灰霾、促进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制度设计和评价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逐步消除灰霾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逐步消除灰霾、促进绿色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循环产业。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从供给侧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的力度,促进天然气成为主力能源,引导支持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使整个能源结构更加绿色清洁。大力推进分布式发电,加快建设电力市场,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释放降电价、促发展的改革红利。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逐步消除灰霾、促进绿色发展,需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促进废弃物循环处理,降低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提高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主要依靠提升产品附加值水平促进增长。此外,还要建立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普及推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高效的技术和产品。
推动制度设计绿色化。制度建设对于灰霾治理和绿色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加快补齐制度短板,以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健全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严格制订排放标准,严格监管污染物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构建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为环境保护设置法律高压线,有效约束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特别是对于超排直排、造假逃避、纵容违法、以罚代刑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行业协会应建立企业诚信评估体系,并定期公布黑名单。
推动评价体系绿色化。标准就是导向,就是底线和红线。确立科学标准,能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精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逐步消除灰霾作出积极贡献。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与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紧密结合,使理论测算结果更接近公众的实际感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定绿色发展和逐步消除灰霾的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并建立完整、客观、对比性强的量化指标体系。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注重评价效果以及后续跟踪完善。
(作者为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224/c40531-29104299.html
附:相关转载链接
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官网 http://www.ceeschina.org/view.asp?id=771&cid=11&p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