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岛上的“瀚宇”之花
曹欣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月6日 第9版)
你我为了同一个梦想,携手并肩远走他乡
我们短暂相聚就别离,也曾在孤独时刻流眼泪
每次听到问候感到欣慰,不同语言汇成中国话
听那不同肤色齐声说
你好中国 我爱你
……
——《瀚宇之花盛开的地方》
这是一首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之歌,每次听到都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因为我就是这千万朵“瀚宇之花”中的一朵。
今年8月中旬,我满腔热情地踏上了通向英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之路。我所执教的地方是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众所周知,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工作于其中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日程里除了汉语语言教学,还有大量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工作。
中英教育有一定的差别:英国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不断跟自己比,教育方法体现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国教育方式倾向于让学生横向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两种教育方法各有长短,因此在教学以及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中西教学方式相结合,努力找到一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实用方法。
刚开始教学时,我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的紧张之中,准备不同课型的课件、试讲、同事之间的听课评议、组织举办文化活动……感觉“压力山大”。但面对压力,我积极调整状态,从开始查找资料,到请教同事,再到尽一切努力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学特点、社会文化的特点等等,让自己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教学状态。为了了解英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特点、性格特点等,以便因材施教,我在课下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
第一次给学生辅导汉语水平考试(HSK)时,自己很有压力,教案改了又改;第一次给大学生上课时,自己手忙脚乱;第一次给学校教师上课时,自己又满脸羞涩;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课时,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第一次给商务人士进行一对一汉语辅导时,自己信心不足……这些“第一次”对于我来说,都是艰难而又宝贵的第一步。
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英国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跟学生和当地人的交流接触来了解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英国文化,调查了解英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从最初的畏惧上课,畏惧操办文化活动,到现在可以自信、优雅地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授课、熟练地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我对自己的进步很满意。
孔子学院的工作种类多样,繁重复杂。在这些琐碎和繁杂的工作中,我开始慢慢认识到责任心、使命感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不是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我很幸运,我热爱汉语教师这个职业,谋得了汉语志愿者这份工作。
孔子学院是中国同世界进行文化语言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它,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也了解中国。现在,英国社会也开始渐渐意识到汉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学习中文。面对这种形势,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感,意识到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责任。希望我们的汉语课程可以更多地走进英国的中小学课堂,让英国学生可以从小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语言及优秀文化。希望通过我们汉语教师的努力,让英国学生尊重中国,喜欢中国。希望能够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寄自英国)
(本文作者系英国利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1/06/content_1741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