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正在改变策略
丁隆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16年7月8日)
最近一周,在土耳其、伊拉克、孟加拉国和沙特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从目标和手法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及其追随者是幕后黑手。发生在伊斯坦布尔和巴格达的袭击,报复色彩显著。达卡人质事件显示极端组织通过在东南亚的网络,企图在南亚建立外围组织。在沙特什叶派聚居的卡提夫发动袭击,挑起教派矛盾的意图明显。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境外”频频出手,正说明其已走上穷途末路。当前,该组织腹背受敌,颓势尽显,陷入缺钱、缺人、缺斗志的窘境。
去年1月底叙利亚科巴尼之战是极端组织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那时起该组织几乎未取得像样的胜绩。在多方持续打击下,该组织实力折损严重,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丢掉50%和20%的地盘,作战人员已由2014年的3万余人,降至2万人左右。
作为恐怖组织中的“建国派”,不控制城市“建国”便无从谈起。因此,该组织把攻占中心城市看得很重。然而,年初以来,“伊斯兰国”组织连续丢掉拉马迪、帕米拉和费卢杰等中心城镇。如今,“大本营”拉卡又遭到围攻,这对其形成致命打击。由于库尔德武装在叙北部发动攻势,土耳其关闭边界,导致人员和物资输入通道被封锁,石油收入锐减,“圣战者”流入人数下降。军饷不保,战场失利,必然导致军心动摇。
面对溃败之势,“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困兽犹斗。不久前,该组织发言人一改往日的夸夸其谈,发表了一份充满悲情的声明,要求“圣战者”不要在乎一城一池得失,大不了一切归零,重头来过。这等于极端组织间接承认了败绩,也表明其开始改变策略,退化为一般的恐怖组织。
极端组织在内部强化控制,残暴镇压反对派和“开小差”者。在外部,发展利比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的外围组织,为全面溃败做准备。同时,不再大规模征募新成员,转而化整为零,鼓动支持者“就地圣战”,以动摇打击伊斯兰国力量的决心,提振士气。最近多地发生的一连串恐袭,便体现了极端组织策略的调整。
然而,现在说“伊斯兰国”即将覆灭还为时尚早,该组织仍拥有相当的战斗能力,尚可顽抗一些时日。
更严重的是,一旦该组织被打垮,将成为一个专营恐怖的“特许经营商”。“圣战者”四散开来,回流母国,恐怖主义将殃及更多国家。最近“独狼式”、“贴牌式”的暴恐活动陡增,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尤其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恐是一场理念之战,“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拥有自成一体的意识形态和斗争路线,动员能力极强。它专挑政府治理薄弱、教派矛盾尖锐的地区,挑起冲突,趁火打劫,这个套路可以在世界许多地方复制。因此,比起军事打击,遏制极端主义的滋生和传播,将是一个更为艰巨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6/0708/12229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