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2日,高校社科领军人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加快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来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并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进行了交流研讨,提出意见建议。我校吴卫星教授做了题为“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发展”的观点发言。
加快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高校社科领军人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6-3 第6版)
培养有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社科人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
习近平总书记既站在理论高度又贴近当前实际,就如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指明了方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以学科规划为基础,注意人才梯队搭配,培养既有本土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这样的人才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能从中国看世界,又能从世界看中国。
但是目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与自然科学同等的荣誉待遇和经费投入、缺少宽容的学术氛围、缺乏应有的国际社会话语权等。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尊重人才发展规律,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考核激励机制,革除一些管理上的弊端,诸如科研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的问题、科研考核重量不重质的问题等,进一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激励、选拔和任用的良好机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茁壮成长。
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评估标准问题,不能“权威期刊专权”,国外期刊不能成为评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水平的主要依据,不能让某些学科失去学术原动力。
重视中国话语权的建立与建设,面向中国及人类未来,将原来的“汉学”发展为反映现代中国的“中国学”,并通过多种途径向世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话语权。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却与经济地位并不相称。
梳理国家各项社科人才项目体系,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完善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和奖励机制,为繁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储备人才力量。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构建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对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提出了总的指导意见。一是重主体、抓长远。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抓好五路大军,从人抓起、久久为功。二是重标准、抓要求。明确人才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社会服务标准,培养造就“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三是重队伍、抓体系。按照“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要求,重点要发现、培养、集聚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四是重根本、抓制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良好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既获得精神动力,也获得物质支持,能够健康快速成长。
要切实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像重视自然科学人才队伍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尽快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荣誉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在国家层面尽快完善相应制度体系。二是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学科布局,并依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差异化分类评价。三是构建种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包括各个学科领域人才,既有传统学科人才也有交叉学科人才,既有理论人才也有应用人才,既有科研人才也有教学人才,既有杰出个人也有优秀团队。四是完善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既要做好不同层次人才队伍的合理衔接,也要做好不同年龄结构人才的合理衔接;既要做好国家各部委人才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也要做好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人才计划之间的合理衔接。五是做好引进人才队伍和培养现有人才队伍之间的合理衔接。
做好人才的发现、培育与奖励工作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有一重要判断:“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总书记的判断很准确。当今中国,例如在人文学领域,一方面人才济济,另一方面缺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坚毅之士。此外,比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评价标准不一,其成果很难量化。所有的“数字”,包括排行榜、影响因子、引用率、获奖著作等,用来衡量人文学,都显得有点可疑。同样属于文科,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相差甚远,于是有些人文学者纷纷转向,努力向社会科学家靠拢:申请重大项目、获得巨额资金、拥有庞大团队、辅助现实决策。这对人文学发展不利。
说说年轻人。由于排名的刺激,如今各大学都在争抢“院士”或“大师”,而且制定了具体指标。同样争人才,你要的是成果还是虚名?看虚名而不重实学,这对年轻学者的茁壮成长十分不利。近些年,我在好多场合呼吁,对青年学者不要太严苛。“人才”需要“养育”,前辈学者给我们遮风挡雨,允许我们慢慢成长,这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竟然要求人家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不客气地说,不少大学给年轻学者开列的科研指标,同校的资深教授都不见得能达到。
最后说说对于人才的奖励。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大锅饭,确实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但“奖优罚懒”不是万能的,学者们整天忙于填表申报各种奖项,不是好现象。建议清理一下各种人才称呼,不要政出多门,重床叠架;建议减少名目过于繁多的奖项,虱子多了不痒,荣誉多了同样不值钱。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保障,要充分认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把教师“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纳入师德考评制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支持计划,聚集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锐意创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改变简单片面地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完善以社会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积极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着力构建符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多元评价机制。从国家层面而言,应加强在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体系以及各类评价体系中教学能力的指标权重。从高校层面而言,在岗位聘任、培养、考核等制度设计上,也应当强化教学能力的指标权重。
要对广大教师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展搭建创造平台。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力度,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待遇,积极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补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短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短板,制约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没有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民族灵魂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二是缺少一批“真懂真信”,既具有文本功力,又具有现代方法、世界眼光和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三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缺乏,特别是符合总书记所强调的“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人才亟待大量培养,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与很好地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还有一定差距。四是许多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都已经被认识到,但缺乏真正的改革和行动方案,需进一步提高实施力。
要解决上述短板,必须在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全面梳理短板出现的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认识到这些短板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简单的人才供给问题,而是决定供给的各种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和利益问题。因此,在治理这些短板问题时,不能简单利用行政命令和管制措施来增加所谓的人才数量,而是要深入到制度和利益的层面,全面实施人才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改革的高度来治本。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梯队建设的问题,必须从育苗、选苗、育才、选才、聚才等一体化角度来实施改革,而不是简单补贴人才的方式。又例如,人才激励方案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要使创新者有价值归属,使人才的基本薪酬体系与特色奖励计划统一起来,防止出现过度功利化取向。
简化和规范人才称号与人才系统 (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
人才称号对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精神价值的改变,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但是从全国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类各地人才称号过多过乱、层次复杂,缺少连续性和一致性,文理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等,特别是文科人才称号不仅比理工科少,而且层次低、含金量不同、地位差异大。简化与规范当下中国人才称号与人才系统,非常必要。
一是人才称号应具有层级性和统一性。首先是简化。“功勋名誉,宁缺毋滥”,至少在同一系统、同一层级不能称号并存。其次是分类。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单位同一称号的三级差异化设置,实行“国家荣誉”不同层级体制。举例来说,就像“劳动模范”称号一样,分为“全国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和“市县级劳动模范”。
二是人才称号要尽量具有恒定性,甚至有些重大的荣誉实行终身制。在简化的前提下,对于没有年龄限制的人才称号坚持恒定性原则,对于获得者个人来说可以有时限,到期后可以再评再得,但是人才称号不能轻易改变。
三是人才称号要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系统化主要是尽量避免“名”出多门,致使一人多“名”、重叠混乱。要加强人才称号设置和评审的立法,评审标准、程序和周期都要规范化,用制度和法规来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四是要特别注重青年人才的关心和培养。人才称号的设置不仅是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其后是利益和资源的分配,具有人才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议要相对大面积支持,激励青年人才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要双管齐下 (南开大学教授柯平)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保障,也是关键。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提四点建议。
一是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贡献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中。改变以定量为中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把自然科学人才评价标准套用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做法,建立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主要指标由标志性成果、标志性贡献、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组成。
二是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梯队建设,特别要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应当在大学建立扁平化的学术组织、跨学科的学术组织,给予经费支持,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三是建立短期交流制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互学互鉴。一方面是高校之间的教师短期交流,包括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是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教师短期交流,让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基层从事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更好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对接。
四是给高校青年教师减负,促进青年教师静心教学科研。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科研任务过重,职务晋升压力太大、家庭负担重、身体健康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等一系列问题。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层面,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同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建设,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计划。现有的人才计划主要面向理工科,哲学社会科学类占比较低且没有院士制度。因此,建议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院士称号,扩大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比例。
二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重在培养,完善梯队。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队建设,鼓励建立跨学科、跨学校、国际化的学术团队。团队建设应该包括辅助人员的建设,不应要求学术人员做太多与学术无关的事情。
三是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体制机制。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制度,尊重学术规律,不要像管行政事务那样管理学术事宜。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四是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奖。国家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但一直没有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建议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奖,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贡献和成果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
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卫星)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获得更大进步,需要大量杰出人才做支撑。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发展提三点建议。
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比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评价更加复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问题根植于国家的发展现状,需要“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如果仅仅关注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易于量化的指标,而不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力、对决策的影响力等难以衡量的隐性指标;如果仅仅考虑短期效应,而不考虑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长期影响,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准确把握、科学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更谈不上思想理论的进步,起不到引领和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
搭建坚实工作平台。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和实验平台等硬件建设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更强调软环境。政策和重要数据的准确、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平台。另外,和自然科学一样,学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同样需要国家扶持。
提供良好生活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很多研究离市场较远,收入差距较大。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同事,迫于经济压力会去做一些并不十分爱好的工作。如果生活条件宽松一些的话,青年学者是愿意更单纯更执着更投入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研究。需要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又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解决青年学者的后顾之忧。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段鹏)
人才评价在人才管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但当前高校人才评价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遴选评价项目设置过多、人才评价行政化、评价理论和方法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构和人员不够专业等。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任务,面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现状,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调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创新评价机制,发挥评价“指挥棒”的积极作用。注重从实际出发,放开视野、着眼长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完善培养支持机制和政策措施。加强评价标准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推动评价标准的国际化,实现国内外衔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激励体系。
二是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维护评价的公平公正性。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参与人才评价,为政府职能中的评价职责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同时,改进评价方法,规范评价程序,对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公示,坚持国际认可、社会认可、业内认可与群众认可的“四认可”原则,从根本上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使人才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与说服力。
三是希望在人才计划项目中加大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支持力度。在当前国内外复杂舆论新形势下,要坚守新闻舆论阵地,必须加强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传媒行业输送更多人才。希望在人才评价中加大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校新闻传播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6/03/content_45749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