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光:有多少人在买股票前读过公司财报?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5-10-21)
在现实世界,一个人戒掉懒惰反对贪婪不一定成功,但不戒掉懒惰不反对贪婪则一定不能成功。股市专业性越来越强,对投资人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素养要求都比较高,戒掉懒惰和贪婪不一定能避免失败,但不戒掉懒惰和贪婪则必定会败得很惨。
古语说:逢懒必馋,说的是懒和馋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而馋,恰是贪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股市幻觉,而懒惰和贪婪的结合,是股票投资者最大的天敌。
懒惰的表现是没有正确的目标,即使有目标,也不想为目标而付出。贪婪的表现是有目标,强调尽可能得到更多的收获,不考虑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注重付出的多少。
通常,懒和贪有不贪不懒、不懒但贪、懒而不贪、又懒又贪四种组合。
不贪不懒的组合难能可贵。这是成为股市顶尖高手的必由之路。不贪,目标合理;不懒,有助于达到既定的合理目标,在股票投资中不会过分追高,常常有合理的止盈点,能拿到属于自己的盈利,这种组合难能可贵。一般说来,达到这种程度,非得经过长期的磨炼不可。
不懒但贪。贪,因其目标过高,但因为不懒常常会努力实现目标,有可能追高,也有可能止盈点过高而坐了“电梯”,导致盈利降低或者把盈利又还给了市场。还有一种情况,因为不懒,所以能分析出小便宜里的陷阱,一般不会吃大亏。有些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常常就是这种组合,他们不懒,但可能较贪,这常常导致杠杆比例过高。
懒而不贪。懒,因其目标很低,没有盈利,但损失一般也不会太大。
最糟糕的又懒又贪。懒贪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最大。懒惰和贪婪的结合――想要馅饼,却总等着天上掉。典型表现是不劳而获,少劳多获,慢劳急获,后劳先获;总想着贪点儿小便宜,结果往往吃大亏。
例如,现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就是利用了相当多的老年人喜欢贪小便宜又不愿意(或已无能力)深入思考小便宜背后是否有陷阱的弱点:开始阶段的免费体检,免费早点,免费礼品,免费试用等等。街头行骗得逞,也是行骗者找对了行骗对象,即喜欢贪小便宜又懒得深入思考的人。在股市中,又懒又贪的投资者,往往被主力资金的诱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又懒又贪,才是投资者的最大天敌。其直接表现,就是赌性太强。而股市幻觉,又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强化并放大了这种太强的赌性。
许多中小投资者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实现梦想的路程充满了艰辛,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是戒掉了懒惰、贪婪的结果。他们肯学习,肯反思,肯总结,遵循着想得到必须付出这个准则。但也有些中小投资者,被股市幻觉所迷惑,被自己的本能行为偏差所制约,没有任何准备就轻易入市了。他们入市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同事、朋友入市了,自己再不入市就亏了。笔者曾做过上千次调研,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中小投资者开户时对股票了解很少,这些投资者中有60%以上入市3年后对基本技术指标仍没有概念。笔者还访谈过多位78级工科大学毕业生、高级工程师,现在已退休的老厂长。当年他们竟然不知道什么是K线图,也敢在股市买卖股票。赶上行情好,确实也有些盈利,但后来这些盈利基本都还给市场了,并且有不少亏损,有的已深度套牢。有人入市快20年了,对基本的技术指标依然不太清楚。这类“老资格”的投资人的态度一般是,爱咋地咋地,懒得再去弄清楚了。真正比较起来,这类投资者整体上是勤奋的,但进入股市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股票投资,对投资人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素养要求都比较高,而他们确实不习惯。问题是,想要盈利就得努力改变习惯啊!
股市幻觉使人失去了勤奋的压力。因为涨跌错觉和入门错觉,不少人误以为股票投资盈利非常容易。既然这么容易,为什么不尽可能多得、为什么不贪婪些?为什么要付出?不付出、不勤奋照样可以盈利,干吗要勤奋?股市幻觉就是这样强化和放大了人们的懒惰和贪婪,由此更容易促进两者的结合。
股票投资的制胜之道,概括起来,就是戒懒、反贪、拒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不能让贪婪和懒惰结合,当然,要在股市尽可能不输或少输,还需努力做些功课。投资者入市后还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操作成功的比例有多大?成功是运气好侥幸碰上的,还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判断正确的比例有多大?例如,在决定买进一只股票时,问问自己,股指现在处于什么位置?这个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其盈利能力如何?成长性如何?如果这些工作都不做,投资者凭什么应该盈利?这就像农民种地,禾苗缺水时可选择自己浇水,今天浇水不一定明天马上就禾苗茁壮,但经常浇水,丰收是大概率事件;想收获却懒得动,靠老天爷帮忙浇水,那就看运气了,歉收是大概率事件。在现实世界,一个人戒掉懒惰和反对贪婪不一定成功,不戒掉懒惰和不反对贪婪则一定不能成功;在股市中戒掉懒惰和贪婪不一定能避免失败,不戒掉懒惰和贪婪一定失败得很惨。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www.p5w.net/news/xwpl/201510/t20151021_1231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