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中国经营报》:(陈胜军)提高高管薪酬有利于企业绩效


发布时间:2015-06-19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万宏洁

近期,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下一届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希拉里参选的“第一把火”就是炮轰美国企业高管的薪酬过高。希拉里认为美国企业高管收入动辄超过工薪阶层收入的300倍,这拉大了美国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事实上,根据美国劳联-产联公布的2012年标普500指数,美国标普500成份股公司CEO平均薪酬为1230万美元,是普通工人3.46万美元的354倍,而1980年,两者的差距仅有40倍。

在中国,高管薪酬尤其是国企高管的薪酬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当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税前薪酬高达6616.1万元的新闻”一经爆出,舆论一片哗然。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央企高管应该获得多少薪酬,业界一直争议不断,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陈胜军博士看来,与其关注企业高管薪酬水平的高低,不如研究高管的薪酬差距,这对于企业绩效和发展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薪酬差距并不大

2011年,陈胜军博士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政策研究》,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大数据以及大量实际企业的实地调研,探究高管薪酬差距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我们课题组定义了三种薪酬差距,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差距,企业高管团队内部的差距,以及企业高管与同行高管之间的差距。”陈胜军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企业高管的薪酬调查极为艰难和敏感,薪酬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隐蔽的话题,一般人都不愿意对外谈论自己的薪酬问题,对于企业高管的薪酬则是一个更为敏感的话题,小则涉及到企业内部收入差距的问题,大则上升到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在四年的时间里,陈胜军带着自己的课题组和团队,研究了从2001年到2012年这12年里国内主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数据;在问卷调研方面,先后在企业发放了893份问卷,其中147份是企业高管的,其他问卷针对企业普通员工;在企业访谈方面,课题组共访谈了14家企业的82人,其中高管25人,获得了大量接地气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观点和结论。

“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和实际调研,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高管薪酬与普通员工收入的差距其实并不高,至少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低。连续12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表明,平均而言,企业高管的货币薪酬与员工的差距最高的年份是6.1倍,高管团队内部收入差距最高的年份仅为2.4倍。”陈胜军表示。

和美国标普500成份股公司CEO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连年拉大的趋势相比,中国企业的高管货币薪酬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大。事实上,他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家企业的高管收入较高的时候,企业内部员工一般都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甚至认为还可以再高一些,比较容易接受本企业高管的高薪酬;而对于本企业之外的高管的高薪酬则表现得不是很接受,感觉太高了,不公平。这说明企业高管薪酬的高低,也是一个认识、沟通和理解的问题,当一个企业的员工切实地了解本企业高管的能力、付出和企业绩效后,对于高管的高薪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合理拉开薪酬差距

陈胜军博士曾经给北京的一家知名的家具企业做顾问,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家家具企业的业绩大幅度提升,从排名不高的一家小厂一跃成为北京办公家具领域的第二名。谈起这家企业的崛起,陈博士认为这与这家企业的用人理念和高薪酬激励政策有很大关系。

和行业内的其他家具企业相比,这家企业的高管薪酬极具竞争力,即便是中层员工的收入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例如这家企业的车间主任的年收入就可以达到50万元,而企业的高管的收入可以超过100万元一年。

这家企业的CEO是从台湾震旦家具聘请过来的,没有高薪酬是吸引不过来的,由于高管的薪酬高,在企业内部无形中就拉大了薪酬差距。实际上,这种高的薪酬差距表明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对高管能力的认可。在优秀高管团队的带领下,该企业的业绩大幅度提升,相应地,普通员工的收入较其它家具企业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企业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快速发展态势。

通过对典型企业的案例研究,以及大量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陈博士带领的课题组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倒“U”型关系,即存在双倒“U”型曲线。随着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和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扩大,企业绩效都是先上升,但是当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绩效则开始下降。两个拐点分别是:高管与员工的薪酬差距,45.6倍。高管内部的薪酬差距,10.6倍。

这个研究结论说明,企业要想提高绩效,在薪酬上可以拉大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差距以及高管团队内部的差距,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高管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但其前提条件是:高管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然而,当高管的薪酬过高或者差距过大时,将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不公平感和剥削感,也会造成高管团队内部的矛盾,最终造成企业业绩的下降。所以,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和差距选择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薪酬水平和差距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要考虑社会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人多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实现了小康,有的地方尚处在温饱线上,甚至还存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情况,在这种国情背景下,如果一些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薪酬动辄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很容易引起大众的质疑和不满;加之高管的福利和在职消费等数据很难在公开数据中获得,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是货币薪酬,因此,高管的货币薪酬不能畸高。

访谈问题

国企高管薪酬是个特殊问题

《中国经营报》:前几年,某些国企高管的天价薪酬曝光,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对于高管的高薪酬,对比与国外高管的薪酬水平,您觉得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央企的高管的薪酬是否合理?制定什么样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才可以比较好的促进企业的绩效?

陈胜军: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税前薪酬高达6616.1万元。一公布,舆论沸腾。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特例,当年马明哲因为股票期权获得行权套现,恰好股价又比较高,所以当年的收入就畸高,此后两年的收入就低很多了。其实普遍地看,国企高管实际拿到手的收入并不算高,很多国企高管的高收入只是名义上的收入,例如2008年中海油公司老总傅成玉的年收入达到了1204万元,这其实只是名义收入,实际年收入大约在70-80万元之间。至于北京市区属国有企业的高管收入普遍在年收入50万元左右。作为企业高管,有胆量拉开收入的差距,这是对高管人力资本的肯定,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有竞争力的薪酬,是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

《中国经营报》:现实中,为什么国企、央企高管的薪酬更敏感?民众对央企高管的高薪酬也更容易表达不满,对于国企高管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的薪酬管理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陈胜军:和美国标普500成份股公司CEO与普通员工300多倍的收入差距相比,国内企业几十倍的收入差距其实并不算高,但是对于央企则另讲,比较特殊。国企、央企的高管很多都有政府官员的身份,是行政任命,而不是市场选拔,因此在薪酬方面也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去确定薪酬。另外,中国地大人多,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央企、国企高管的收入的制定要看当地的生活水平。而且国资委对于国企高管的薪酬也有说法,国企高管薪酬一般不能超过普通员工平均收入的12倍,是现在对金融类高管限薪60万元的大致由来,考虑了大众心理承受能力。但是,限薪也会带来连锁反应,如果老总年收入60万元,老总以下的员工的收入也会相应地降低,这连锁反应可能会对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2014年底,国资委将央企分两类:商业类和公益类,我觉得国企中,商业类的企业可以参考市场化的标准制定高管薪酬标准,而公益类的国企,可以参考公务员的薪酬标准来制定。

《中国经营报》:薪酬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高管薪酬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您觉得高管的薪酬管理应该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陈胜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的功能是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同时能够吸引优秀员工,留住优秀员工。对于企业高管的薪酬,一方面要考虑他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要与其能力、对企业的贡献以及企业的绩效相匹配。不能单纯地看薪酬差距的倍数,而是要看高的薪酬差距是否带来了企业的高绩效和长远的发展,这样才有利于调动高管的积极性。在企业高管薪酬确定的原则方面,需要体现三个公平原则:第一是自我公平,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纵向比,觉得付出和收入成比例;第二是内部公平,与同级别,同岗位的人比,付出和收入比较合理;第三是外部公平,与同行、同地区比,付出和收入成比例。总而言之,要尽量做到薪酬和高管的付出和贡献相吻合。

文:记者 赵正)

陈胜军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共管理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EMBA教育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OSU Fisher College访问学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教育中心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讲教师。给MBA、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

曾在首钢总公司人事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担任北京世纪京泰、锦绣投资、贤峰融智、青岛天泽等多家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在《管理世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行政管理》、《软科学》、《华东经济管理》、《经济问题》、《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北大商业评论》、《中国中小企业》、《经济日报》、《证券日报》等核心杂志和报纸上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五部,参编教材多部。

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者培训工作,包括: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国家邮政局,胜利油田,雪润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北广传媒,唐山铸恒钢铁公司,重庆东科集团,江苏华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阳钢铁公司,福建锦兴集团,内蒙古圣际达商贸公司等。

主持的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周边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参与的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建立香港与内地服务产业链的战略构想与对策研究”;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才战略研究重点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公务员职位职责规范研究”;国家公务员局课题 “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结构和胜任状况实证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公务员职位胜任特征和能力标准框架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研究”等。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news.cb.com.cn/html/money_10_24869_1.htm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