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媒体] 《上海证券报》:(郝旭光)你心中的哈姆雷特什么模样


发布时间:2015-03-16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编辑:李凤娇

郝旭光:你心中的哈姆雷特什么模样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期:20141212日)

不同的因素影响人们的知觉,使得不同个体对相同的事物总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因此之故,在做任何重大评价之前,我们就不能不先问自己:我是否能心静、心正、全面、客观?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受到人格、价值观、动机、态度、情绪的驱使?

风和树影直,浪静斜阳圆,水漾波涛起,影乱霞光偏。

今年早秋时节,我几次路过西山脚下的京密引水渠,饱览壮美雄健的风光之余,有一天偶然发现,风和景明之时,太阳映在水里,又大又圆,渠旁参天挺拔的杨树,在水中的倒影也是那么正。而在前几天,同样的地点,场景却不同,当风吹拂水面激起阵阵涟漪,水里的太阳就不圆了,树影也零乱了。

这不由得引起我的遐想,人们在知觉外界即评判客观事物和他人时何尝不是如此?由于人免不了总会依据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来判别他所看到的事与人,因而这种判断和评价总不免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因而总有一些变形。因为,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而知觉并不总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现实。因为我们对别人评价,就是对别人的感觉印象,这就有个选择、组织、理解、解释和赋义的心理过程。换言之,我们对事与人的印象,其实是解释,而非准确的记录。因而知觉并不总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现实。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因素影响人们的知觉,使得不同个体对相同的事物总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影响人的知觉的因素很多,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价值观和态度、个性、需求和动机、知识和经验。处于不同价值观和态度,不同立场的群体和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形成不同的知觉,例如,甲乙两队比赛,当出现有争议的判罚时,双方都会认为本方是对的;个性是影响知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个性的人往往在知觉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个体往往会更容易感知到能够满足自身需要和动机的刺激,比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看到路边的广告,最容易引起他注意的也许就是食品类广告了;人的知觉还会受到个体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的影响,人们总能最先感知与自己知识和过去经验相关领域的刺激。比如,在一台晚会上,舞蹈者或喜爱舞蹈的人通常总是更关注舞蹈类节目。同样的东西,各人可能给出不同的结论,例如,乡村的孩子非常清楚韭菜与小麦的区别,城里的孩子可能就无法分辨小麦和韭菜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植物学家、美术家、木匠所看到黄山迎客松,在心里激起的想法是很不同的:植物学家会判断它是哪一科哪一属,适合什么土壤,有没有招病虫害;美术家看的是美,美在何处;木匠想的是这几个树枝能制成什么,那个树干能有什么用途,总共能制成多少家具。

心理学在分析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时认定,人们在判断客观事物或他人时容易发生偏差,有所谓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选择性知觉、光环效应、刻板印象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个人内部因素比如价值观、态度、人格、期望、动机、经验和兴趣等的影响,所以不容易对具体信息做进一步调查;二是信息不足够、不充分;三是受到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实际上,由于个体知觉的差异性和错觉的存在,人们所知觉到的世界 ≠ 现实的世界,A知觉到的世界≠B知觉到的世界。

因此之故,人们在做任何重大评价之前,就不能先问自己一些关键问题:我是否能心静、心正、全面、客观?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受到人格、价值观、动机、态度、情绪的驱使?是否夹杂了自身的期望、兴趣、经验、偏好?是否与不同背景和偏好的人交换过意见?是否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

可见,对他人的评价,要能做到准确和可信,尽可能公正、客观、全面,是多么的不易。而若能到这一点,不仅对别人有意义,对自己更有利。试想,当人们看到挺拔、笔直的大树在水中的倒影是零乱的,太阳在水中的倒影是不规整的,就知道这水面是不静、不平的,或风摇起波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你对别人一时无能准确判断时,别人或者会怀疑你的水平,或者会不相信你的公正,或者明白你受到了某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对别人公正、客观、全面的判断?

对别人公正评价,就要前后一致,就不能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用共同的、连续的、一致的标准来评价。客观评价要求尽可能避免根据自己的人格、价值观、动机、态度、情绪、期望、兴趣、经验来判断别人。全面评价要求收集尽可能详细的信息避免以偏概全,这些详细信息包括整体、动态的信息,评价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他过去、现在、将来的行为方面的信息;他与别人在同样条件下的行为进行比较等等信息。

树直影正仰仗水“平”,水中日圆依赖浪静。要对某个事件、某个上市公司或某个上市公司老总做出准确评价,需要心平、心正,尤其需要不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干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41212/022221057148.shtm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