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60周年校庆

[媒体] 《广州日报》:(胡少卿)理解父亲: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2-05-23    浏览次数: 次   编辑: 编辑:杨白雪玉

理解父亲 肖学周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11

这是一本不免使人心如乱麻的书。它使我们猛醒:原来每一个人,或迟或早,都会成为失去父亲的人。作者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自己亦已为人父,可是在“父亲之死”小节的当头一句就是:“我还没有长大,父亲已经年老了。”我们在内心深处,始终是孩子,父亲不在了,才无可逃避地曝晒在人世的太阳下,终于苍老起来。或许可以这样说:一个男人真正长大至少要经过两个步骤:一个是成为父亲,一个是失去父亲;前者是温习出生,后者是预习死亡。

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当属“父亲之死”。在这二十多页的篇幅里,作者忠实地雕刻了父亲最后的形象。他的父亲——一个名叫肖祥礼的普通人将无比生动地留存在这些文字中。他记载了父亲生病到去世的前前后后,笔调出奇的冷静,儿子对病中的父亲又爱又恨,甚至有点疏远,父亲就是那样一个病中的父亲,想吃好东西,有限,软弱,甚至可笑。没有号啕大哭,却痛彻心扉。“他穿上之后,就像一个陌生的戏子。”这是文中对临终时换上新衣的父亲的观感。自始至终,作者描写的态度是不客气的,像在和谁赌气,可是我们明明白白地体察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情感。这是怎样的情感呢?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因为绝望而导致的平静,而是一种自家人骨肉相连的无间隔感。自家人常常就是那样不客气的,就像我们从来不习惯像西方人那样对父亲说“谢谢”——是啊,父亲和我们本为一体,又何劳谢谢?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从来不会疏远到需要说“谢谢”。

“父亲之死”可以视为全书的情感引擎,而其余部分则是震颤之后的波纹。这些文字大概形成于父亲去世之后的几年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很长时间里几乎都没有走出这一事件。

这是一本难以归类的书,作者采取了文体杂糅的形式,读来却一气呵成,如流水行云。他转述了赵丽宏的父亲记忆:“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的那一天。这已经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七十岁了……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已是泪流满面。”经过儿子的询问,父亲才说出原由:“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有多少儿子就是这样被父亲一次次送出家门,而他们很难体会到父亲的落寞。父亲还能送你几次呢?

这本书试图给予父亲一次迟到的阅读和理解。在家庭中,父亲是山一样的存在,父亲承受了最多的压力,扮演的是钢铁形象,父亲受苦受累成为理所当然和自然现象。就像朽坏的房梁不被注意一样,父亲往往也是被忽视的对象。有一天,我们会幡然醒悟:原来父亲也会老,原来父亲也是人,原来父亲也需要关怀和宠爱。

生命本是一件光滑华美的瓷器,可是却不断在时间中产生裂纹。失去父亲大概是最为深远的几道裂纹之一。《理解父亲》体现了作者试图修复裂纹的努力。让我们记住作者的告诫——上天交给子女们一个任务:用各自的一生去理解那个赐予自己生命的人。

附:原文报道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5/19/content_1707603.htm

人民网转载:http://www.people.com.cn/h/2012/0519/c25408-601440872.htm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2010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9